浅谈农网改造中的农村低压电网的规划与设计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16日 18:49

邢忠元

[摘 要]电力网络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我国农村地区的电网改造问题入手,对低压电网的规划与设计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农网改造;农村低压电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107-01

前言:在电力领域,低压电网主要指的是一些输电线电压小于10kV的配电线路。这种电网体系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体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电网系统与农村地区的农田灌溉、生活照明问题和一些乡镇企业的工业用电问题之间表现出了较强的关联性。为了对农村地区电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有效提升,低压电网的规划设计问题成为了农村电网系统改造工作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村电网的改造现状

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网的建设问题是国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农网改造工程的开展,对农村地区电力网络的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对这一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提升,科学化的设计方案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要素,从农村地区的电网体系现状来看,电网的电气化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将农村地区的电网电气化水平与城市地区的电气化水平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地区的电气化水平仍然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之中。从电气设备的应用问题来看,电气设备的陈旧化,是农村地区的电网系统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1]。在电网系统的安全性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因电力设备老化问题所引发的火灾事故会对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电网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电能的质量问题的出现,让电网系统的线损率表现出了一种不断升高的特点,除此以外,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地区电力供应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低压电网的规划设计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是配电线路的路径选择问题和变压器容量选择问题中所要遵循的一大原则。从变压器的容量问题在电网设计中的影响来看,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电力部门需要从农村电网在今后五至十年内的发展情况入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从电力材料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新材料和新工艺入手,对变压器的型号问题进行选择,可以让农村低压电网的电气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针对农村地区电网系统的配电线路路径选择问题,从农民的使用情况线路建成以后的运行维护问题入手对线路进行设计,是對农村地区的电网线路的线路路径问题进行优化的一种表现。在导线截面的选择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将用电负荷问题看作是处理这一问题的一种参考依据[2]。从电网系统在未来5-10年内是对用电负荷变化情况入手,在对系统自身的机械强度问题和电压损失问题进行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对电网导线的导线截面进行最优化选择,可以让低压电网在实际应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特征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安全性原则

所谓的安全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低压电网的设计过程中,电网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原则。例如防雷保护机制的应用就是遵循安全性原则的一种表现。在农村地区的电网系统中,绝缘等级相对较低的特性是低压电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主要特征。是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电网在雷雨天气中很容易在雷电的影响下出现安全运营问题。雷云对电网线路的直接放电现象和雷云在对地面放电的过程中受电磁感应因素影响而对电网送电线路造成的冲击,是雷电对电网系统造成破坏的两种表现形式。因而在对低压电网体系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安全性原则就成为了电力企业需要严格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低压电网的规划设计措施

(一)对农村低压电网的网络布局进行合理优化

在农村低压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合理化的线路布局走向,可以让基层电力企业的电网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因此,对电网网络布局问题的优化,就成为了低压电网设计过程中所要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农村地区低压电网的供电方式的勘察设计阶段,对电网系统的统一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因迂回供电问题和电线线型选择不当问题而引发的电网线损问题[3]。为了对电网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在农网改造措施的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可以从基层电力部门的综合物价及线损承包等问题入手,对电网网络结构问题和线路的线损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二)对低压电网的相关设置进行完善

在低压电网的设计过程中,变压器台架和跌落式熔断器也是两种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了有效避免雷电对电网系统的破坏,在电网系统的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在电网系统中安装避雷器和接地装置。在借助台架将变压器固定在电线杆上以后,电力部门除了要在高压柱头上安装防尘工具以外,还要在变压器附近设置警告标志。

(三)对农村电网的安全防护方式进行完善

中性线触电问题是农村地区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电力安全事故。用电负荷问题所带来的停电事故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农村低压电网自身的特点来看,在出现因用电负荷问题而引发的停电事故以后电路中的电动机会在惯性转动和励磁作用的作用下转变为发电机,这种现象所带来的放电问题就可以被看作是中性线触电问题的主要产生机理。这样,为了对电网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提升,电力部门也需要对中性线在电网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进行充分的普及。对电网中的无功补偿问题进行优化,是对安全防护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铁损问题是变压器无功补偿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变压器容量的10%进行无功补偿,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无功补偿方式。

(四)对低压电网的电压等级进行简化

从农村地区的低压电网系统的特点来看,在放射状的布局模式下,以单向供电为主的供电方式成为了农村地区低压电网的供电方式。随着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单向化的供电形式已经难以对安全的间隔距离进行保障,因此,在农网改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低压电网配变容量的提升,就成为了简化电压等级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低压电网的改造过程中,环网设计方式的应用,对电网自身的供电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对电网的负荷调整机制进行完善,接电箱的设置也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式。

结论

受到我国村落分布特点的影响,复杂性是农村地区的电网改造工作的一大主要特性。针对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低压电网问题,从网络布局等多个方面入手,对这一体系进行完善,可以让农村低压电网的电气化水平得到充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黎煦华.农网改造中的农村低压电网规划与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05.

[2] 黄永宁.农网改造中的农村低压电网规划与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94.

[3] 李显生.农网电网升级改造中的农村低压电网规划与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1:143-144.

电网 文章 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