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18日 22:53

张攀+满绪民

[摘 要]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及特点,然后结合“人、车、路、环境”等交通因素探讨了我国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方案。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规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X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914X(2017)02-0293-01

引言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交通事故次数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0万人以上。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每年全世界有近120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针对交通事故规律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目前交通现状制定了预防措施和对策。

1 道路交通事故规律分布

道路交通事故是低概率的随机事件.它的出现千变万化,事故原因非常繁杂,每起事故均具有特殊性,但如果对交通事故进行深度研究,其在整体上又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1.1 星期和月份布规律

以山东省某市2015年全年交通现状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可知,该市在一周之内交通事故的次数、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布比较均匀,周末事故发生次数相对工作日来说稍低。从该市2015年1月至12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经济损失的月分布规律来看,8月至11月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2月和3月事故发生率最低。数据显示该市8月至11月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39.53%;因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数占全年交通事故受伤总人数的37.26%;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年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36.32%。该市2月和3月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2.92%;因交通事故造成受伤人数占全年交通事故受伤总人数的13.16%;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年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13.76%。

1.2 24小时分布规律

通过对该市一天24小时事故发生状况分析可知,无论是交通事故数量还是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起伏都比较大。一天中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在上下班时间段达到高峰,11时至12时占全天交通事故总次数的57.8%,17时至18时占全天交通事故总次数的58.2%。伤亡人数的高峰出现在16时至21时期间,占伤亡总人数的30.28%。经济损失的高峰期出现在10点至12点和15点至18点。

1.3 各种类型道路上的分布规律

由数据统计得知,该市城市道路中主干路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段,占交通事故总量的21.01%;非城市道路中二级和三级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最多,合计占48.34%,死亡人数则占到死亡总人数的61.40%,经济损失占59.09%。

2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2.1 人的因素

2.1.1 驾驶员因素

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足、疲劳驾驶和酒后驾驶等原因,容易造成反应迟缓而酿成交通事故。酒后驾驶体内酒精浓度增大,反应时间相对变长,反应迟钝,情绪容易激动,胆大妄为,不知危险,习惯于超速、超车行驶等,这些行为极易诱发交通事故的发生。

2.1.2 行人因素

行人因素主要考虑行人穿过人行横道、地下通道和天桥时是否符合交通法规的要求,若行人任意横穿机动车道或翻越中间隔离带,不遵守道路交通信号及各种标志等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2.2 车的因素

我国机动车种类繁多,不少车辆性能较低,管理难度大。从车的角度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的主要原因是车辆状况不良,这类不良的技术状况大致可分为:车辆制动器失效或制动效果不佳;转向系统失控;机件失灵、灯光失效;操纵机构各连接部位不牢靠;轮胎爆胎;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及货物绑扎不牢靠等。

2.3 路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不过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仍然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需要,潜伏着大量安全隐患。目前我国85%以上的公路路面等级较低,行车道宽度有限,平整度差,沿线道路标志和安全设施较少,行车安全性差,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较大。

2.4 环境及管理因素

由于环境或交通管理不善而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表现主要有执法力度不够;道路交通设施欠缺;科学技术管理落后;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部门缺少严密和长期的合作等。

3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3.1 预防疲劳驾驶、坚决杜绝酒后驾驶

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因此避免疲劳驾驶显得尤为重要。专家认为15%的车祸是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引起的,尤其在夜晚驾驶员容易误认为夜间车流量较小而长时间驾驶。

3.2 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

我国应该继续加大公共交通供给,坚持公共交通公益性的原则,将信息技术在公共交通中推广应用,加强宣传教育,使“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加强安全护栏与防眩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系统内部各个部门的法规建设及协调合作,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惩罚力度,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宣传教育,培养公民主动参与意识。

总结

道路交通安全与百姓生命息息相关,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和居民良好的安全意识能有效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首先结合国家统计数据分析了道路交通安全分布规律,然后从“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以上因素分析提出了改进及预防对策,为今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邹康.现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探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45.

[2]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5年度),20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4] 裴玉龙,王炜.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张永波,陆化普,刘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对策[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9):58-62.

交通事故 文章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