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流通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19日 02:18

周春丽

[摘 要]农村经济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主要有农村经济总产值、农村产业结构、农户的收入以及农村城镇化等,从这些维度也直接构建了农村经济影响途径理论的模型,这其中所采用的检验依据就是典型相关分析以及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从这两个检验模型可以看出流通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哪些影响,也能看出流通业的发展对农村就业情况和农村经济总产值的影响。本文就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受到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就行阐述,从而可以看出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流通业;农村经济;影响;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062-01

在我国党和政府工作上,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一直都是常谈话题,并将其列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务院下发的文件中也都是将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列为一号文件。对农村流通设施的建设、农村基层服务组织的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以及对农村流通体系的改善都是国家首要重视的工作任务,流通业这项政策也对农村经济的改善起到了明显效果。但是,在实际施行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农村的经济增长水平、农村城镇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构建没有较大的效果,所以在农村流通业发展上还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出现漏洞,反而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

一、流通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上的途径

从理论上看,流通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上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产值增加上,拉倒了农村人口的社会就业率,使农户的收入有所提高,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以加速,进而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提高,让农村固定资得到提高。一般来讲,农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就是流通业,通过流通业促进生产和消费,最终达到农村经济增长的目的。

从以往的流通业发展来看,其对农村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明显的贡献就是产业产值的增长,如果农村流通业越发达,那么所实现的产值将会越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会越大。除此之外,流通业对农村的消费也会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拉动内需,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目的。从农村消费者身上来看,如果流通业发展的规模、流通的体系、流通的环境以及流通的业态都达到较高的水平,那么农村的消费指数将会越高,完整的流通业能让农村居民更主动更有意愿去消费,也会让其有更大的生产创造能力。流通业在影响农村就业增长上主要有两条途径,其一是流通业依靠自身发展去吸纳和发展更多的农户就业,因为流通产业对人员的门槛和要求都相对低一些,所以流通业的规模一旦增长将会带动更多的农户就业;其二是流通业依靠自身的关联效应去带动其他的农村产业就业,流通业本身具有的关联效应可以让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整合,让农村产业得到优化,调整好农村产业链,让产业生产扩大化,以此来吸纳更多的產业结构。

二、流通业发展指标的选择和指标

1、流通业的指标。本文所选用的流通业指标主要是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邮政业等,流通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则为农村流通业发展的一个变量,流通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选为农村流通环境改善之后的代理变量,这些为选用的指标。

2、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农村经济总产值(GDP)用农业总产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表示,前者一反映农林牧渔业的生产价值,后者一包含了农村经济中的手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为了分析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其他产业就业的关联影响,本文用农村从业人员总数减去农村流通业就业人数表示农村其他产业就业;农户收入用农村人均纯收入表示,按农村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人均收入;用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表示农村产业结构;城镇化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表示;用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两部分,这主要是为了探讨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是否促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

三、流通业与农村经济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是统计分析中计算两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助于综合地描述两组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为了挖掘农村流通业和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信息,作为对两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支撑,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刻画这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将两组变量的原始数据标准化,然后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结果见表1和表2。

四、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SVAR模型构建

为了动态考察流通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即期效应和滞后效应,本文分别构建六个二SVAR模型,每个模型含有的两个变量为流通业发展水平和一个农村经济变量(农村经济总产值、农户收入等),其中采用流通业从业人员总数(LT)作为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基十SVAR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流通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关系,而不是决定变量的系数,所以本文认为采用流通业从业人数作为流通业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是合适的。

模型1:农村流通业对当期农村经济总产值的变化没有反应;

模型2:农村流通业对当期农村其他产业就业的变化没有反应;

模型3:农村流通业对当期农户收入的变化没有反应;

模型4:农村流通业对当期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没有反应;

模型5:农村流通业对当期农村城镇化的变化没有反应;

模型6:农村流通业对当期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没有反应。

(二)实证结果

数据平稳性检验和模型的协整检验,在对VAR模型进行估计前,先对各个变量序列取自然对数,然后采用ADF和PP法对各变量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上,所有变量序列均是一阶差分平稳。为了检验农村流通业和各个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采用JJ的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法对流通业变量LT和其余各个经济变量进行基十向量自回归的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存在协整关系,这表明农村流通业和各个经济变量之间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调整机制。

五、结束语

在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相关政府还是要大力去发展农村流通业,让农村经济增长和流通业能够互动发展,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流通业可以带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让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式更加多样化,以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换过来说,农村经济增长同时也可以让流通业与农村经济影响产生关联相应,让农村产业结构向着良性方向演变。从此也能够看出流通业对的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对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都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所以应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同时也要避免流通业发展的副作用出现,进而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地增长。

参考文献

[1] 自全礼,郝爱民.国际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比较及对中国的启T田.河南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84-87

[2] 晏宗新.安徽省流通业发展战略研究田.江淮论坛,2008(1):54一61.

[3] 宋则.改革开放30年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考察田.商业时代,2008(34):11一14.

[4] 陈阿兴,李希刚.论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田.商业经济与管T}.2007(3):16-20.

[5] 工德章,刘朋朋.现代流通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田.商业研究,2006(13):28一30.

农村 文章 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