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军用雷达标准化原理及过程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20日 00:34

[摘 要]对于军用雷达标准化的内涵的解析,是建立在军用雷达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的,目的是对军用雷达的标准化原理进行探索,最终达到提高军用雷达标准化水平的目的。对于运用雷达的标准化过程的划分,要在军用雷达标准化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如军用雷达标准化效益、军用雷达标准更新时机等,都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才能找到定量方法的。

[关键词]军用雷达;标准化设计;过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91-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作战样式也在发生改变。雷达装备的性能需求以及标准化建设迎来了挑战和机遇。在传统的雷达标准化的设置中,有一些装备保障与时机要求不适应,或者与雷达装备发展的要求不一致的现象,需要从军用雷达标准化的原理和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得到关于军用雷达装备发展的建设的理论依据,为信息化作战做好准备[1]。

1、军用雷达标准化的内涵

从军用标准化的定义来看,其属于国防军事科技领域,是今年是装备的科研、生产和使用活动,经过对军用标准加以制定和实施,并对活动进行监督和实施,最终获得军事秩序和效益的最佳的统一的活动状态。

所谓军用雷达的标准化,是涵盖在军事标准化之中的,属于这一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参考军用标准化的话,则军用雷达表转化是对雷达设备进行整个生命周期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制定、发布、监督实施的活动,目标是实现军用雷达标准化秩序,实现军事的秩序的最佳状态,以及得到最好的效益[2]。

军用雷达标准化的所有设备和技术,是较为完整的,如系统的设备、部件、元器件、消耗品、程序、兼容性、通用性以及功能方法等等。对于军用雷达标准化的标准制定和综合修订,包含了标准的监督实施以及装备的三化技术服务。作为军用雷达标准基础性的工作,军用雷达标准化在雷达的全寿命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各种雷达的性能在标准化的组织、实施、监督下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而且整体的装备流程实现了系统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在维修管理上更加精确化[3]。

2、军用雷达标准化的理论分析

2.1 由于军用雷达标准的原理是对标准化科学的思路结合了雷达转杯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因此对于军用雷达的标准化的要求,必须遵行标准化原则加以归纳。

首先,军用雷达装备包含的类型是多样的,但是又有统一的特征,例如舰载雷达装备、机载雷达装备、弹载雷达装备等等,在陆海空等平台的使用又不尽相同。使用军用雷达标准化一般是多平台、多军种的,因此其具有不同平台的综合性基础标准,能够使用各类专用标准的特殊要求。并且这种共性和个性是共存在军用雷达的标准体系中的,能够保证军用雷达系统的协调、有序、共同的发展。[4]

2.2 采用对军用雷达标准化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是具有超前的预防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将问题的危害降低,防止事态变得复杂和多样,是军用雷达标准化开展问题的目标,同时,军用雷达标准哈还要对效益进行最大化的优化。在拓展自身局部标准化效益的同时,也要对系统和全体的效益负责,实现全局效益最大化。

2.3 采用协商一致的方法,使得军用雷达标准化的成果能够得到研究部门、生产厂家、不对等全部的共识,使得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保证军用雷达标准能够达到科学和合理,并且有效低按照标准进行条件的顺利创造[5]。

2.4 對于高新技术的使用要遵循对内一致和对外协调的方法。各个领域内的高性能技术都渗透在雷达装备中并且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融合了生物医学技术和数据信号处理技术于一体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等领域,得到了于雷达技术融合的机会,最终使得军用雷达标准具有了相互的联系和支持,实现了标准的交互现象,而且将雷达标准的内部一致性与军用标准的协调性加以融合,避免了矛盾和地处情况的发生。

3、对于军用雷达的标准化的原理分析

军用雷达的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必须是科学的有效的。遵照科学公认的标准化原理,结合雷达的特点,将原理加以具体化,形成了军用雷达标准化的原理的特征:

3.1 军用雷达标准化的第一个原理就是简化。这是一种较为基本的方法,对于产品的结构、品种、形式等加以优化和简化,例如缩减工艺的流程,种类,将管理的方法和程序加以简化。将复杂的混乱的统一进行缩减,根据科技和作战需求的变化,将雷达装备的组装,从型号系统到整机特征等,不断进行多样化的分析。规避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中带有的盲目性,对于发展中出现的混乱、不便等加以制止,将重复和浪费进行有效的控制[6]。

3.2 同类食物在被归一到一个标准化的范围内后,可能会由于着眼于归一而忽略了个性,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共性,也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秩序。这种秩序是简化的,精炼的,能够保证具有个性和共性。经过简化的情况在雷达设备标准化的应用中是普遍的。多个国家的多种雷达设备,无论是发射机系统还是显示器系统,从接收机到电路统一采用相同的结构。

3.3 雷达装备的功能的统一性的基础之一还包括了通用化的原理。这种原理,是将雷达装备的功能和接口加以统一的规定,形成标准化方法,在生产中以标准化方法为基础,产生前题为互换性的标准化程序。通用法在作战需求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将雷达装备通用在很多平台上,例如某型号的雷达可能在战舰上运行,也可以在战斗机上运行,而雷达装备的部件还能通过软件进行处理,使得多种类型的雷达能够通过低压电源进行通用[7]。

3.4 系列化的原理是以雷达装备的类型为基础的。在作战中能够实习爱你功能和性能的预测,对不同组建借助积木的结构进行组合,可以派生出多系列的多型号的组建,系列化是建立在雷达种类型号的简化的要求上的。系统化化的基础就是统一和通用。雷达设备无论品种和规格多么复杂多样,使用要保证统一和通用,这是保证雷达设备能够提高质量和性能的基础。

3.5 对于雷达装备系统中的功能进行分解和组合,是采用将装备系统中的模块进行组装的方法。这些组合包含了专用的功能模块,实现了组合的统一化和简化。模块化的综合应用实现了系统的分解和组合,经过重复和利用后,可以将新技术迅速地应用在雷达装备中,缩短雷达装备从研制到使用的周期的时间[8](图1)。

4、军用雷达标准化的过程

军用雷达标准化的原理是其制定方法的理论基础,在进行军用雷达标准的方法和系统工作原理的研究的过程中,应对军用雷达的具体工作阶段进行详细的了解(图2)。

从效益上看,军用雷达标准化的过程,是不产生效益的,投资对于军用雷达标准制定阶段来说,是耗费巨大的。不仅耗费的是物质,还有人力资源。在具体的工作阶段,除了对于实施费用加以贯彻,还会对标准化的效益加以评估。利用生产经济学理论,将军用雷达标准化的效益于军用雷达的标准化的发展进行对比,得到军用雷达标准化发展和生产发展的水平成正比的结论。

确保军用雷达标准化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环境改造性的内在机制,必须对系统发展的控制能力加以反馈控制,利用军用雷达标准化系统同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有序性,通过军用雷达标准化管理部门来进行各种技术和行政措施的实施。

在军用雷达标准化的动态有序原理中,要注意对军用雷达标准体系进行全面的贯彻的原则,保证其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发展,打破过去的军用雷达保准体系中的落后现象,得到新的标准化的有序系统,注意不能一味地增加新标准而不注重淘汰落后的旧的标准,避免在新旧标准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混乱,导致军用雷达标准化活动的停滞。

结语

雷达装备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的军事领域中,高新技术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使得军用雷达的标准化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地显现出重要的作用。这是军用雷达标准化内涵中重要原理的内容,是建立在军用雷达标准进程中的理论依据,也是军用雷达更新后进行定量的方法,并且作为军用雷达标准化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在军事領域中不断地被应用。

参考文献

[1] 席秋实.军用雷达标准化原理及过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05-108.

[2] 席秋实,何彦峰,胡冰等.军用雷达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初探[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2,26(1):39-42

[3] 刘鑫光.某雷达综合测试设备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4] 甘勇,许允倩,贺蕾等.RFID系统的安全及隐私综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2):69-71.

[5] 王磊.跟踪雷达轴系校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6] 闫海,李国辉,李建勋等.雷达抗欺骗式干扰信号特征提取方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1):50-54.

[7] 陈忠勇,蔡宏,向阿勇等.天气雷达探测遭电子干扰分析与解决途径[J].气象科技,2012,40(5):719-722

[8] 王士广,程梁.雷达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J].无线互联科技,2015,(3):64-65.

作者简介

金杰军,1983年09月,男,安徽六安,2006年毕业空军雷达学院雷达工程专业,本科,现供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雷达总体系统。

雷达 文章 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