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刚
[摘 要]利用对比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内,防病效果较好的药剂分别是:咪鲜胺、比丰、使百克、维特克、稻艳和春雷霉素。
[关键词]不同药剂 稻瘟病 稻瘟病 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72-01
1.材料與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某水稻高科技示范园。土壤类型:平地白浆土;质地:粘重;有机制:3.9;pH:5.4;碱解氮:201.0ppm;有效磷:18.0mg/kg;有效钾:210.7mg/kg。
1.2 供试品种
水稻品种:空育131(主茎11片叶)。
1.3 试验
喷雾器要采用山东卫士WS-16型手动喷雾器,先用Teejet11001型扇形喷嘴,压力为两个大气压,在孕穗末和齐穗期进行喷药,喷药后10天对植株进行调查。
1.4 田间管理及主要技术
基施尿素2.2kg,磷酸二铵5.4kg,钾肥(60%)4.2kg/亩,硅肥4kg/亩;追肥尿素5.1kg, 钾肥6.3kg/亩。除草:12%农思它230ml/亩封闭灭草,速克毙防虫,叶面肥3遍。第一次防病多菌灵80g/亩+甲基托布津100g/亩;第二次防病氯溴异氰尿酸50ml/亩+农用链霉素40g/亩;第三次防病稻艳110ml/亩+加收米90ml/亩+使百克100ml/亩。
2.调查方法及要求
2.1 水稻稻瘟病调查方法
每处理内对角线五点取样,叶瘟每点调查50株,每株调查旗叶及旗叶以下两片叶。穗颈瘟每点调查50穗。
叶瘟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病斑长度小于1cm;
3级:叶片病斑少于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叶片病斑少于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
穗瘟分级标准(以穗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6%~20%(三分之一左右枝梗发病);
5级:每穗损失21%~70%(穗颈或主穗发病);
2.2 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按式(1)、式(2)计算:
式(1):病情指数=×100=………
式(2):防治效果(%)=(1-)×100=……
试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若施药前未调查病情基数,防治效果按式(3)计算:
式(3):防治效果(%)=(1-CK1×PT1)×100=……
3.结果与分析
3.1 对安全性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各处理没有出现药害症状,说明试验所用药剂对水稻秧苗安全。
3.2 对水稻病害的防效
在水稻孕穗期进行水稻稻瘟病病害调查;在水稻齐穗期进行褐变穗病害情况调查。
4.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因素构成因子的影响
从表可以看出:各处处理中产量最高的稻艳(三环唑),亩产622.7公斤,较对照高出24.5个百分点;其次是稻泰(三环唑),亩产612.6公斤,较对照高22.5个百分点;第三是克,亩产604.6公斤,较对照高出20.9个百分点。
5.结论与建议
5.1 试验各处理商有出现药害症状,表明在药剂说明标注的用药量范围之内,供试药剂对水稻品种空育131安全。
5.2 参试药剂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喷施,防治水稻稻瘟病和褐变穗均有不同的防治效果。其中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咪鲜胺、比丰、使百克、维特美克和稻艳、建议大面积推广使用,但生育期内多次防病不宜单种药剂重复使用,应该更换药剂加强防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