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烨璇
[摘 要]H4工况,是指在核电站发生失水事故15d后两台低压安注泵或两台安喷泵已不可用的超设计基准事故,而H4管线的设计,就是连接RIS和EAS系统,使低压安注泵和安喷泵互为备用,仍然能够实现堆芯的长期冷却,确保安全。在调试阶段,需进行H4工况下RIS系统与EAS系统互为备用的试验,通过选取低特性的安喷泵以及两台低压安注泵(高特性和低特性),确认在备用状态下各项性能仍能满足安全要求,并在试验中验证向RCP系统冷段和热段注入时,泵的出口流量满足福清3、4号机组项目调试大纲中安全准则的要求。
[关键词]H4工况;RIS和EAS;备用;流量;调试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13-01
0 概述
本人参与了福清3、4号机组的调试工作,在3号机组调试中深入参与了RIS系统的调试试验,在4号机组深入参与了EAS系统的调试试验,对两个系统都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在此对H4工况下RIS和EAS系统的备用试验进行分析。
在核电站设计当中,失水事故定义为通过RCP破口处,或者通过RCP隔离阀内侧的与RCP相连接的管线破口处的冷却剂丧失。失水事故发生后,安注和安喷系统都要投入运行,在发生失水事故15d后如果发生两台低压安注泵(RIS泵)或者两台安喷泵(EAS泵)完全失效的超设计基准事故,即产生H4工况。H4工况下,将投用RIS和EAS的连接管线,A/B列各有一组,即为H4管线,通过H4管线的连接实现RIS和EAS泵的备用,确保堆芯长期冷却的实现。
在本文中,将对H4工况的详细配置以及备用试验进行深入分析。
1 H4工况运行原理
1.1 H4工况下备用原理
在H4工况下,无论是RIS泵作为EAS泵的备用或者是EAS泵作为RIS泵的备用,均是从安全壳地坑吸水,依次经过EAS泵(RIS泵作为EAS泵备用时为EAS泵旁路)、EAS热交换器、H4管线、RIS泵,然后进入堆芯。
在失水事故发生15d后,如果RIS和EAS系统4台泵中仅有1台泵仍在运行,那么通过H4管线的连接,这仅有的1台泵仍能够完成RIS和EAS系统的功能,即:向反应堆堆芯注入冷却剂并将余热导出安全壳外,保持堆芯的完整性,确保安全。
1.2 H4工况下管线配置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H4管线上设置的2个隔离阀处于关闭状态,将RIS和EAS系统隔离开来,分别执行各自系统的功能。当进入H4工况时,管线隔离阀打开,使得RIS和EAS系统互为备用。
在H4工况下,安喷和安注泵房(RX厂房-6.7m)有存在放射性的可能,因此阀门均设计为远传阀,手轮安装在泵房上层的电机房间内(RX厂房-3.4m),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RIS泵作为EAS泵备用情况下,为防止RIS泵气蚀,需打开安全壳喷淋旁通阀EAS045VB(A列)或EAS046VB(B列)将EAS泵旁通,以减少管阻。在RIS泵出口也设置了带限流孔板的旁路管线,以限制出口流量。
实际上在福清3、4号机组上配置的H4管线已经与早期M310堆型有所不同,尤其在日本福岛事故后,为了防止因为全厂失电事故而导致堆芯冷却水丧失,在H4管线2个隔离阀中间新设补水管道并安装隔离阀,将接管口引至染料厂房外方便连接移动式泵组和有水源的地方,平时以盲板法兰封堵。假如出现全厂失电事故,二回路排热不可用时,将一回路压力降低后由移动泵组通过一回路应急补水管线、H4管线、低压安注管线向堆芯提供应急冷却水,最终实现对堆芯的冷却,保证堆芯的几何形状和完整性,确保安全。
2 RIS和EAS系统在H4工况下的备用试验
2.1 试验目的
1)验证通过H4管线,EAS泵作为低压安注泵的备用向堆芯注入冷却剂的能力。
2)验证通过H4管线,低压安注泵作为EAS泵的备用从安全壳排出预热的能力。
2.2 验收准则
1)安全准则:
EAS泵作为RIS泵的备用:Q≥112m3/h。RIS泵作为EAS泵的备用:a.当反应堆冷却剂压力为0.1MPa.a时,一个RIS安注系列冷段或热段注入的流量至少为112m3/h;b.根据地坑水位确定试验配置下的流量准则。
2)运行准则:
在EAS和RIS泵的运行过程中,应保证没有异音,泵的各项运行参数,如振动、温度等应满足EOMM手册的要求。
2.3 试验条件
1)按照TP4RIS54和TP4EAS50,在地坑过滤器周围,设置临时地坑,在试验过程中,检查地坑不溢流;
2)压力容器是打开的,在试验过程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水位不能超过冷却剂接管;
3)4PTR001BA可用,在试验过程中,不能向换料水箱充水或排水。
2.4 试验步骤
2.4.1 “EAS作为RIS的备用”试验
在低压安注管线中,热段注入管线的管阻与冷段管线的管阻相比要大,所以如果选择1台最低性能的EAS从热段注入,能够满足验收准则,那么另外1台EAS泵必定满足。根据已完成的TP4EAS50试验确定使用有最低总压头的喷淋泵:4EAS002PO,也就是选取B列进行备用试验。
在试验初始阶段,通过PTR水箱對地坑进行重力充水的过程中,进行地坑水容积的标定,地坑的水位最低要达到1.6m。假定4RIS002PO失效,用卡转子装置锁定。在对阀门进行在线的过程中,应注意EAS泵的最小流量要求为300m3/h,因此要将4RIS060VP打开。启动4EAS002PO,待流量稳定后,由4RIS015MD测得流量为648m3/h,满足流量大于112m3/h的验收准则。在试验过程中,为防止H4管线里出现吸空,地坑液位不能低于0.4m,有需要可启动4RIS001PO从PTR水箱取水补充到地坑。
2.4.2 “RIS作为EAS的备用”试验(注入热管段)
与“EAS作为RIS的备用”试验原理类似,根据TP4RIS12试验结果,确定使用有最低总压头的1台RIS泵:4RIS002PO,进行主要试验。在进行主要试验前,需进行初步试验,对孔板4RIS024DI进行流量验证,经试验确定,孔板孔径33.6mm满足流量要求,可进行主要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需将4EAS002PO锁定,并打开4EAS046VB将4EAS002PO旁通,以减小4RIS002PO吸入口的管阻。确认4RIS002PO出口隔离阀4RIS060VP关闭,防止出口流量过大造成4RIS002PO气蚀。在阀门在线完成后启动4RIS002PO,等待地坑水位降至1.30m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根据液位变化,每段时间各记录一次,分别为1.30m、1.15m、1.00m、0.85m各测量一次,通过计算△H来计算流量,确认在流量限制范围内,其中最小流量限制是安全准则,最大流量限制是运行准则。
2.4.3 “RIS作为EAS的备用”试验(注入冷管段)
与注入热管段的试验原理相似,但在注入冷管段的试验中选取的是有最高总压头的1台RIS泵:4RIS001PO。在进行主要试验前,需进行初步试验,对孔板4RIS023DI进行流量验证,经试验确定,孔板孔径33.6mm满足流量要求,可进行主要试验。
主要试验过程与注入热管段的试验类似,不再赘述,最终计算结果满足安全准则和运行准则的要求。
3 结论
在本试验中,充分验证了RIS和EAS系统在H4工况下互为备用的可靠性,流量完全满足验收准则和运行准则的要求,RIS泵和EAS泵在H4工况下的各项参数也没有异常,符合设计要求。据此我们确信,即使在核电站运行后真的出现H4工况,仍能保证堆芯的几何形状和完整性,确保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