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生就业促进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23日 08:02

[摘 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难题。日本近年来为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而实行了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本文侧重从日本大学生就业体制的现代转型、就业政策的法律化和就业观念的理性化,以及日本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等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日本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的优化及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措施制定与执行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日本;大学生就业;措施;启示

中图分类号:R1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95-01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备受瞩目。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难题,也是各个国家都在探求的一个应用性、跨学科前沿课题。我国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公共政策过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邻国日本近年来为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而实行的一系列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启示意义。

一、日本大学生就业体制的现代转型

研究日本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不能不提到日本所实行的两项基本的就业制度:即“新卒一括採用制度”和“终身雇用制度”。所谓“新卒一括採用制度”,即“新毕业生一齐录用制度”,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普遍采用的一种以大企业为中心,以长期培养员工为目的,于每年4月对应届大学生进行统一录用的雇用制度。

“终身雇用制”则是人们所熟知的一项日本特色的雇用制度,甚至成为日本式雇用制度的代名词。在缓和劳资关系、提高工人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诚如矢野真和所认为的,日本式的雇用制度掩盖了教育与劳动市场的关系或者说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在新的就业形势下,这种雇用制度的转变是日本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旧的雇用体制也受到了经济衰退的巨大冲击,出现了重大转型。其一是“終身雇用制”的破产。其二是“新卒一括採用”的雇用方式趋于灵活,企业由大批统一一次雇用形式转向少数精选、灵活雇用形式,雇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雇用理念也越来越务实。

现行的就业体制为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过程提供了外部组织环境,它是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直接的基本依据,规定就业政策制定的基本倾向,影响就业实施过程的基本特点。正是这一体制的现代转型和市场回归,为日本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理性制定和有效执行创设了必要的制度条件和政策环境。

二、日本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法律化

1.日本从政策法律化的高度明确大学生就业的权利及政府和社会的义务。在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劳动领域中,由《日本国宪法》、《劳动基准法》、《职业安定法》、《雇佣对策法》、《学校教育法》等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劳动就业法律体系。

2.行政部门委任立法,积极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挑战,日本文部科学省积极地制定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3.作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文部科学省不断协调其同厚生劳动省及需求方各经济团体的关系,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日本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理性化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N·贝拉指出,历史上日本文化体系中的最高价值就是“忠诚”。这种价值观念表现在当代日本人的就业观念和行为中就是企业的终身雇用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随着日本就业体制和雇佣方式的急剧转型,一方面造成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另一方面使得非正式员工的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雇用体制的变化给日本人的生活、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在这一大背景下,日本的社会心理和人们的就业观念都发生了转变,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些变化进而促成了日本大学生就业观念更趋于理性化。

1.就业的“冰河期”促成社会心理的转变。日本社会和企业对于中途雇用和中途“转职者”采取越来越宽容的态度。

2.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企业雇用方式和用人观念的变化,日本教育界积极发展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

3.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实施,则进一步强化了日本大学生的理性就业观念。

四、日本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信息化与网络化

日本的就业指导采用的是一种以就业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模式,其出发点是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提供用人信息,着眼点是直接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用人单位。实现了就业内容的信息化与网络化。

1.文部科学省除及时公布各项就业促进政策信息外,还组织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如生源统计、就业希望率、考研希望率、供需比、签约率、就业率等),并且负责供求双方的各种联络和协调工作。

2.高等学校依据《职业安定法》设有专门机构为毕业生提供无偿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3.社会志愿服务系统、市场服务系统以及用人单位的自我服务系统也以各自的方式为毕业生提供无偿的就业服务信息。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日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基于就业体制的现代化转型,通过就业政策体系的法律化,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理性化以及就业服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等途径,不断改善和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促成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取得了预期的政策目标和实质性的政策效果。这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及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在体制和制度层面上,要改革就业体制,建立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新机制。

2.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构建“就业优先”或“以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同时,在已经实施的《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推动相关就业促进政策的法律化,并注意各项公共政策的相互配套性和体系化,如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此外,在就业政策的制定中还应体现公平公正的政策价值取向。

3.在社会层面上,要改变舆论导向,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在大学内部,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着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其他用人单位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和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广泛提供就业信息,规范录用程序,消除就业歧视和不公平竞争现象。

4.在个人层面上,要改变就业观念,坚决克服那种“等国家政策支持、靠学校帮扶援助、要家长供养接济”的“等、靠、要”思想。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主动应对就业市场的各种挑战,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务实求职。“市场就业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竞争,大学生要靠个人的高素质脱颖而出,获得理想的岗位。”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仅要有务实的就业观念,更需要有竞争观念、冒险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日]斋藤修启.日本大学的学生就业援助[J].陆素菊译.职教通讯,2007,(7).

[2] 李颖,杨秋芬,张如意.日本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

[3] 张季风.战后日本失业结构特征与就业体制[J].日本学刊,2000,(4).

[4] [日]富永健一.日本の近代化と社会変動[M].東京:日本講談社,1998.

[5] 卢宁.日本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大学教育改革[J].中国民族教育,2009,(2).

[6] 李文英.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6,(5).

[7] 杨伟国,王飞.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4).

作者简介

樊一霖(1996.9—),女,河北省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日语专业本科生。

项目基金

河北大学2016年校级创新训练项目“日本大學生就业促进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项目编号2016139)。

文章 共同关注 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