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宇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农机故障维护的研究,在保证农机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机存在的常见故障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维护保养措施,以保证农机性能,为农业生产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农机保养 问题 维修策略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93-01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机的使用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从而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很多经济效益。但是,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民对农机过度使用或进行不正确操作,其结果导致许多农机过早地报废或出现很多故障,长此以往就会影响生产。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农机保养工作的重要性,对出现问题的农机要及时进行维修,这样才能让农机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农机保养的内容及应达到的效果
1.1 农机保养的内容
农机保养应当贯穿农机寿命的始终,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在新机期的磨合、在使用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判断和农机使用方式的选择,对机械工作环境的改善,在日常维护阶段对机械选用正确的清理方式和合理的储存空间。要想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就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保养达到延长农机寿命、保障机械作用效率的效果。
1.2 农机保养应达到的效果
农机保养的目的是让农用机械在实际应用阶段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期达到设计时的预期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农机保养应当达到的作用效果:在新机保养阶段应当让机器各部分良好地进行运转磨合,为日后的各项保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了解每台机器性能差异的最佳时期,针对这台机器的易故障环节要着重保养;在农业作业阶段,应当最大程度地减少机器的磨损和损坏的概率,保障运作效率。在日常的保养和维护阶段,应当对机械做好清理工作,减少污物对机械的损伤和腐蚀,做好保养和修整,提高农机整体的使用寿命。
2.农机保养中的常见问题
2.1 农机主要故障种类
农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各种零部件都处在不断的磨损中。当这些磨损后的零部件不足以支撑农机的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各种故障。农机类型众多,因此出现的故障种类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农机使用年限长久,各个零部件性能磨损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烧蚀、断裂;对农机日常保养工作重视不足,螺栓松动未能及时处理使农机零件脱落;农机内部压力过大或过小引发机器出现失调型故障;使用方法不科学,往往导致农机的零部件加速磨损和老化,最终出现脱落;有些农机出现漏气、漏水、漏油等引发管道问题。这些是农机常见故障,给农机性能带来不同程度影响,阻碍农业生产活动高效、稳定地进行。
2.2 化学腐蚀对农机的影响
在农机故障中有一种故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即由零件腐蚀引发的故障。农机部件中大部分零件由金属材质制成,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腐蚀[1]。按照腐蚀的类型可以将其划分为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指农机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环境,当和酸、碱、盐溶液接触时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例如:受到酸碱气体影响引发农机部件出现腐蚀现象。化学腐蚀指农机金属零件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农机零件在干燥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等。由腐蚀引发的故障多出现在农机的电路上。
2.3 农机内部和外部故障
这些农机故障表现形式不同,总的来讲可以将其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种类:外部和内部故障。对农机内部故障而言,从农机外表很难进行准确的判断,因此日常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察觉,这类故障只有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表现出来。这类故障的发生没有较为明显的征兆,不能进行有效的排除,通常只是通过保养等工作进行防范。此类故障一旦发生,农机就无法正常工作,如果出现在高速运转的环境中还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农机外部故障容易察觉,但是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或者平时保养过程中忽略了某些部件等,也会引发多种故障[2]。总之,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故障,一旦出现都会给农机性能和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平时应注重农机保养,分析农机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从而及时有效地排除各类故障,保证农机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农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3.农机故障维修策略
3.1 科学合理操作农机
农机故障大部分是由不科学的操作造成的。因此,规范农机操作行为是避免农机出现故障的有效途径。科学操作农机包含的内容多而杂,下面做个简单的介绍:在农机正式启动之前应注意检查农机的机油、水箱中的水是否充足,发现不足应及时添加。另外,为了提高热循环系统的热交换率,可以在水箱中添加适量的冷却液减少水垢的产生;农机启动后进行五分钟左右的低速预热,这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冬季农机启动后,机油处在黏稠状态,润滑性能降低,加大农机内部零件磨损;农机正常工作时,操作人员应对各项仪表进行严密的监视,出现异常应立即检查;保证农机在其能够承受最大负荷范围内运转,并注意负荷的增加应均匀,以此降低农机部件的磨损。
3.2 检查农机部件配合间隙
农机正常工作时不同机型对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有不同要求,只有保证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发挥农机的最大潜能[3]。农机中部件之间存在间隙的位置很多,例如:活塞和缸套配合间隙、气门间隙等。因此,平时维修中应选择对应规格的零部件,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安装,同时认真调试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最终保证农机处于最佳的性能状态。
3.3 保证部件之间良好的润滑效果
農机部件运行过程中各部件处在高度运转和活动状态,彼此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据不完全统计,农机出现故障大部分由润滑不充分造成,所以农机维修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摩擦较大位置处的润滑。农机使用频繁时期应注意定期更换润滑油,在更换润滑油时应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型号、优质的润滑油,从而实现农机部件之间的良好润滑,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
3.4 定期进行保养
预防农机发生故障的最佳途径是定期对农机进行保养,作为有经验的农机操作人员,应明白保养对保持农机优良性能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农闲时期应更换使用时间长久的润滑油并清洗农机滤清部件。对农机内外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另外,选择优质的燃油,并保证其具备良好的滤清性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机械摩擦表面,从而达到降低机械磨损的目的,提高农机机械性能。
3.5 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用于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机产品种类逐渐增多而且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相应的农机故障类型也不断增加。农机维修人员要想尽快地排除故障,必须不断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对不同农机产品的了解和研究,分析引发农机故障因素的异同,从而建立系统的故障排除知识体系。另外,维修人员对之前农机故障的排除方法应多进行综合和对比,寻找出最佳的故障排除方法,提高故障排除效率。
4.结语
农机在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故障,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加强农机故障原因分析,并通过定期保养尽早排除故障的发生,为保证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农机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常见农机故障的维修效率将显著提高,使农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朝军.农机保养的主要工作和要求[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5(02):56-58.
[2] 乌日娜.加强农机维修管理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01):34-35.
[3] 安静,孙晖.谈农机维修操作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工业设计,2014,(0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