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栽培技术探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25日 15:45

赵晶

[摘 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非常可观,在粮食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产高效始终是玉米生产中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仅以玉米的栽培技术为基础,对玉米的标准化种植从选地、整地、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解释,内容全面而具体。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最终为我国的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玉米栽培 栽培技术 技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64-01

玉米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谷类粮食作物,也是禾谷类作物中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在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21世纪的“谷中之王”,在農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给玉米的种植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在玉米栽培技术方面。故笔者就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如下探析。

1.玉米栽培技术的选择应用

1.1 播种地的选择

在进行玉米播种以前,需要对玉米的播种地进行认真仔细的挑选。这也是保 障玉米健康生长的必要前提。虽然玉米本身就拥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土壤中。但是,想要确保玉米的高产量,就必须选用良好的土壤基础。所以说需要因地制宜,将玉米种在适宜其自身生长的地区才能实现高产高效。且该工作需要一定的规律。一些不了解的农民就会在该工作上有疏忽或是不懂,就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那么在实际的种植情况下,想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就要对该地点的酸碱度等指标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以保证栽培技术的作用被完好地体现出来。除了注意土壤的酸碱度以外,还要知道一些被多次种植的土地已经失去了让作物高产的能力了。但如果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玉米,会导致玉米产量的下降。因此,在对地点尽心选择时一定不能疏忽,要充分了解地点的各个指标,尽量做到因地制宜。所以说要想玉米的高产量,播种地的谨慎选择十分重要。

1.2 种子的选择

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而一般来说,种子的选择需要结合地 力选择,并根据地力调整种植密度。但从大的原则上来说,要选择籽粒饱满、大 小色泽一致、种子标签齐全,播前根据需要进行浸种拌种。另外,需要根据前茬作物、杂草害虫情况制定用肥用药方案,并确定是否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封 闭。鉴于以上条件,玉米种子的选择也丝毫不能马虎。

1.3 栽培方法的选择

对于玉米的栽培技术主要有:采用玉米大垄双行种植和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是利用地膜覆盖技术进行耕作制度的改革,这样可以使得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玉米的边际效应、显著地提高光能和土壤水肥利用率。是现在一种比较先进的玉米栽培技术。实践经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和保温等诸多功效。具体说有两种耕作方法:一种方法是在玉米种植打垄前,将过去的两垄合并成一大垄,然后在垄上种植两行玉米,小行间距40厘米,大行间距8O厘米或者90厘米;另外一种方法是将原来的3条小垄合并成2条大宽垄,并且每个大垄上种植两行玉米,即由过去的三行变成四行,小行间距3O厘米,大行间距6O厘米或者67.5厘米,起垄后及时进行镇压保墒的处理。而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是指与传统的耕作方式不同,玉米宽窄行改垄作为平作、改均匀垄为宽窄行,改浅耕为深松,隔年轮换休耕。除此之外,还包括改半精量播种为精量播种,然后进行种植;改化肥浅施为化肥深施;改根留茬粉碎还田为玉米秆自然腐烂还田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来年土地肥沃;改低留茬为高留茬,留茬高度为30~40厘 米。为了使得玉米的最终产量得以提升,灌溉技术同时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气候不断变化,一些地区干旱和洪涝也经常发生,玉米水分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明显,成为限制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为获得玉米高产、稳产,要注意在播种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灌浆期等关键时期及时合理灌水,保证玉米水分的供应。在灌溉时,也应注意应用科学的灌溉方法,做到按需供水,保持土壤中有较好的水分状况,提高水分利用率。目前多采用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能使水分高效利用,也容易使土壤 板结,对玉米的高产、稳产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对于玉米比较好的灌溉方法主要包括畦田灌溉、沟灌、隔沟交替灌、管道滴灌、喷灌、滴灌、膜上灌水及微灌等。

2.玉米栽培后技术的选择应用

2.1 结合苗情,合理用肥

玉米是喜肥作物,同时也是需肥比较多的农作物之一,施肥决定玉米的高产和增产增收。因此,一定要充分注意在玉米苗期进行合理施肥。在一定的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肥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增加施肥量不仅不能再增产,而且还容易造成产量的下降。因此说不是施肥越多,玉米的产量就越高。科学合理的施肥要求工作人员根据玉米的产量和水平,充分考虑到玉米种植土壤的供肥能力确定合理的施肥总量;要在玉米不同的生育期根据需肥量的不同进行施肥,苗期是养分的临界期,因此尽管需肥量不高,但是非常敏感,一旦缺肥以后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难以弥补。而在玉米的拔节期至开花期内是玉米需肥最大的时期,此时玉米的生长迅速,需肥量大;最后一方面是要选择合适的单质肥料或者比例合理的复合肥料。所以说,对于玉米栽培后,由于玉米苗生长的情况不同,需要的营养不同,合理的施用肥料来能保证玉米的高产量。

2.2 加强管理,及时除草

田间综合管理也是获得玉米高产的途径之一[1]。因此,需要在玉米苗的不同时期,给予不同方式,不同强度的管理。具体为:在玉米苗期应注意查苗、补苗、定苗、蹲苗,以保证有足够的株数和穗数。穗期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重施攻穗肥,及时浇水,同时要进行中耕除草,适当培土。目前,东北地区生产上常用的玉米除草剂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嘧磺隆或者莠去 津,或者二者混配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2.3 观察长势,防治虫害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30多种,主要有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病毒病和茎腐病等。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蝼蛄、红蜘蛛、高粱条螟和粘虫等[2]。其中,病害以大斑病比较严重,品种抗病性低。越冬菌源量多,中温、高湿的持续气候都是大斑病大面积发生的重要条件。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害虫会毁坏玉米秸秆,影响玉米的成熟,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防虫,治虫是高产的另一保证。具体防治时要结合作物的长势和发病情况,合理地采用抗(耐)病品种,实行轮作,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必要时可以与喷药方式相结合。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对玉米的管理水平与栽培技术无论怎样说都有一定的提升。其中的关键就是栽培的技术手段与方法、种植地点的选择、对种子的选择以及对土壤的管理等内容,这些细节都是种植技术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得到一个好的收成。在田间管理中,除草、松土、施肥都没有实现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玉米联合收割机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因此,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机械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 钟升玉,石春霞.玉米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分析[J].花卉,2016,06:90-91.

[2] 刘玉凤.浅议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科技致富向导,2015,09:19+31.

玉米 文章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