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健峰
[摘 要]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安全事故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找到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是需要施工单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精确查出隐藏的危险因素,就需要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本文给出几条控制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控制措施 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90-01
一、引言
在最近的十几年里,中国的经济获得迅猛的增长,建筑业在经济发展中尤为瞩目。而如今,施工技术日益增长,仍然有许多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各种施工事故新闻屡见报端,在这些事故中,既有施工单位盲目扩大生产而忽视管理,也有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标准,而最终造成的却是企业和家庭双方的损失。为此,找出这些关键的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
二、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危险因素
(一)工作人员高强度劳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比较珍贵工作时刻经常出现在温度相对高的时间段,头顶烈日,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人员仍督促施工进程,忽视员工的所处的环境与身体状况,就很可能因为工作人员身体劳累造成事故。
(二)对应防护措施缺失
防护栏杆没有设置到位,在关键位置没设置提醒。措施没到位经常导致行人与车辆出现意外。警示灯成摆设,夜间工作没打开往往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三)管理员施工人员缺失安全防护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管理人员为了效率而忙于工作调度而忽略操作流程是否符合安全规范。绩效成管理人员考核标准而安全制度即使制定完善也没能遵守。施工单位也没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训,而施工人员也缺乏学习安全规章意识。
三、出现施工危险因素的原因
(一)初始的工程规划隐藏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的确立是一个庞大的過程,其中涉及到各个方面的联系,同时又牵涉到各个投资方的利益分配,是集体经过议论,平衡各方利弊从而制定出相对科学的规划。而正是因为工程的巨大加之繁杂的内容,所以比较难能做出完美的规划,稍有欠缺也是在所难免,这样安全隐患也因此诞生。
(二)工程安排中出现危险因素
工程规划人员未能和业主及时有效的沟通,致使规划没能符合业主意图。规划的工作人员未能从大的整体进行考虑,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规划设计,导致项目脱离设计的初衷,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三)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危险因素
危险的事故经常发生在工程实施的进程里,前期规划不合理,工程繁杂,设施设备多,这些都容易对本身复杂的工程造成影响,从而引发事故,酿成悲剧。
四、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一)预防与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以预防为主,加以控制为辅。防范相对重点的危险因素,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严格控制。在一些危险的地方,需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危险因素所带来的干扰,尽量清除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保护施工人员设备预防要到位。时刻观察、注意危险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着重监控,做好特殊时期的防护措施。在规章制度上,尽量有一套体系来应对。比如拟订安全指标、设立相关部门、明确责任;拟订管理计划,例如安全技术行为标准和管控方法等;对于操作流程和操作准则进行明确,加强监督和监控,定期检验设备,明确检查人员的职责;在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地带要更加严格管理,对设备、人员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
当施工事故出现前时,消除安全隐患,尽量降低危险因素的产生,切断危险因素的相互触发的锁链,降低不必要的错误,按照规章制度的指导改正,采用正确的行为。当然,即使在预防方面上做好准备,仍然有漏网之鱼,这时,施工企业就需要主动采用管理措施进行控制,竭尽全力来降低施工事故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在事故出现的时候,需先阻断危险因素与工作人员的接触,加强对可能出现的二次隐患地点的排查与控制,将事故中未受伤的人员送到安全地方,救护伤员,提供标志让无关人员得以避开危险。
(二)控制措施
一般而言,危险因素分为五大块:机械设备、管理、环境、技术工艺、材料。在更深的层面上,这五大类又还有更为具体的内容。而危险因素在施工过程控制方面又包含以下方面:拟订施工方案、对方案的评估和实施的计划措施。
在机械设备方面,着重在采购更加安全、更为精细、高性能、安全度高的机体。对相应的机体配备对于的专业人员,对于风险较大的机械,需要有相应证件的人才可操作。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规章制度里的条例,按时进行检查与维护,对于磨损较大的零件要定期替换。
在管理方面,要按照相应的环境拟订符合相关措施制度,保证人员在面对危险因素时,有一套流程可以作为参考行动。定期培训,举办关于自我防护意识专题的讲座,传授相应的知识给施工人员。对于管理人员,要有一套考核上岗制度,考核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环境方面,需要保证施工场地干净整齐,对于每个设备的位置摆放需要有恰当、合理。对于特殊设备有天气因素影响的,需要有对应的人对天气加以留意。规划中如果对于施工现场的明确规定的,需要布置专人对场地加以照看、管理。
在技术工艺方面,对工程的规划需要按照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对工艺标准要严格执行。要使每个施工人员都的操作都有步骤、有标准可以执行,使安全更有保障。
在材料方面,尽量设置一套标准,让投标、招标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保障材料的来源和质量。
五、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需要我们去加以辨别并拟定一套严格的标准,使工作人员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去遵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而当危险因素触发时,又有控制措施来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避免更大的事故或二次伤害的发生。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完成各项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志伟.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0.(06)
[2] 罗福午.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