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爱军
[摘 要]近年来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及状态监测也在逐渐变得复杂化,电厂化学监督项目的测试水平与技术难度也在相应的提高。传统的化学技术监督管理模式在当今电厂已不再使用,新的高水平设备要求电厂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用信息网络实现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的信息化监督。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电厂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可为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电厂;化学技术监督;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M6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83-01
0 引言
随着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电厂企业的化学监督技术及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目前电厂化学技术见得工作已从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分级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方式。但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仍有问题存在,其中管理问题、技术应用中出现的污染问题,都会阻碍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发展。加大电廠化学技术监督工作的信息化,有助于此项工作的效率提升,也有助于电厂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1]
1 传统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的不足
电厂的传统化学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主要是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标准实施不到位、监管制度不规范[2]。
1.1 人员素质不高
作为电力企业改制重点,管理制度建设也是当前电力企业改革中的薄弱环节。同样,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人员管理,这也是监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虽然电厂化学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人员素质却没有相应提高。知识未更新,对电厂化学技术掌控不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规范操作意识与安全操作意识不到位。
1.2 技术标准实施不到位
化学技术水平存在应用问题多发、污染问题严重的问题。电厂化学技术应用存在污染问题严重、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大多数电厂化学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都有各种不同问题的存在。例,除盐系统存在污染问题及成本过高问题,电厂本身对除盐系统不重视,除盐利用率低,且未对水体污染防治问题有足够重视;电力设备腐蚀现象较为严重;水处理控制校验工作内容不规范等。
1.3 监管制度不规范
(1)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人员监督管理制度不规范;
(2)化学技术实施监督管理制度不规范;
(3)化学技术监督技术标准不统一。
2 现代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系统的组成
现代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和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SIS)[3]。这三个系统在化学监督标准框架下,各自独立运行,支撑自身的网络运行,然后通过公用的数据平台实现无缝合成,以此来达到数据的共享。
2.1 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分散控制系统(DCS)又称总体分散型控制系统,它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分散型直接控制装置。它是由多个(对)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过程控制采集站,分别分散地对各部分工艺流程进行数据采集与控制,并通过数据通信系统和中央控制室各监控操作站联网,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的控制系统。而在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中,结合电厂的化学工艺特点,将控制系统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进行控制,它们分别是:原水预处理系统、补给水处理系统、凝结水处理系统、炉内加药系统、制氢系统和制氯系统等。
2.2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系统。它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其他外置设备进行各类信息的收集、存贮、加工、传递、使用和维护。它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收益与效率、企业战略竞优,同时还可以实现支持企业高层的决策、中层的控制以及基层的操作。电厂化学监督信息管理中引入MIS 应用,可充分利用已有数据,对生产管理流程进行合理规划,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以计算机为辅,来进行管理决策,从而提高电厂经营效益。在实际操作中,电厂各部门可通过MIS系统建立的数字化传输网络,来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这就提高了生产信息的交流效率,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2.3 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SIS)
电厂各工艺系统已通过分散控制系统(DCS)被分别控制,机组的信息化被很好地提高、自动化水平亦然。但各子系统间各自独立,其间缺乏信息的共享。但是监控信息系统(SIS)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管理人员以监控信息系统(SIS)从分散控制系统(DCS)中获取得到的即时信息与历史数据为基础,判断出主机与主要辅机是否有故障存在,并且通过诊断软件可分析出故障点与故障原因,进而得出进一步的处理方法,同时还优化了化学监督管理系统的控制。
3 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的信息化系统设计
3.1 电厂化学技术监督信息化理论
要建立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的信息化,首先电厂企业应确立统一的化学技术监督标准。并通过专业业务、数据管理与管理工作几个方面信息化,最后实现化学技术监督的信息化。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还要将其他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把全部工作人员所积累的先进经验、技术等信息通过信息系统保存起来,更加完善化学技术监督信息化建设。
3.2 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系统建设目标
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实现以下目标:
(1)需实现实时数据记录与全公司数据共享目标(可通过在企业总部建立集中式服务器实现);
(2)需建立化学监督的标准化体系,进而对企业进行标准化及专业化管理;
(3)需对数据进行量化和优化,以此来减少报表统计、汇总工作;
(4)需实现化学技术监督信息的共享,以此来提升系统中的数据利用率与系统自动化水平,从而降低维护费用;
(5)需实现化学技术监督的各级管理,并优化流程。
3.3 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系统功能介绍
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监督数据、监督标准、监督管理、基础维护等模块。其以设备信息管理为基础,将标准规范化,并建立流程平台,且采取专业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此系统应具有数据高度统一、信息完全准确并实时共享的特点。将所有化学技术监督的数据全部集中统一,可快速生成各类报表,且可对信息进行分类的查询与分析,全面提高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人员的效率。系统中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来共享信息,通过规范化工作流程,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监控,提高自动化水平。
4 结束语
作为电厂正常生产工作有效进行的有力支撑,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为实现高效的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实现化学监督信息化十分必要,且需高标准严要求。虽然问题重重,但是对于电厂企业自身而言,克服这些困难,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信息化化学监督体系,规范指标、标准,可以使其更好的进行网络信息传递,使整个化学监督工作水平提升,也为电厂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莫海军.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6,(03):129.
[2] 张紫艳.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02):163.
[3] 陈垒,周庆捷,黄圣祥.电厂化学技术监督信息化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1,(10):2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