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s形势下大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26日 05:08

张红+冯定+刘旭辉+侯作富

[摘 要]Moocs形势下各高校为了后期能打造出本土化慕课课程,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办学使命,加快教学改革,根植于学院和学校的文化土壤和特色,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专业基础课入手,指出应首先提升专业基础课教师的素养和能力,然后应着重于研究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和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关系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网络模型,为后期打造本土化慕课课程奠定基础。

[关键词]Moocs;专业基础课;教师素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32-02

1 引言

“慕课(MOOCs)”,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基于网络的以大规模、开放式、在线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课程模式[1]。最早于2008年提出[2],2011年国外掀起了大规模在线课程的研究,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催生了Udacity、Coursera和EdX慕课平台三大巨头,2013年主要发达国家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慕课平台,如英国的“未来学习”、法国的“数字大学”、德国的“我的大学”等;在我国,清华大学推出了“学堂在线”,与北京大学一起签约Edx;上海交大推出了“好大学在线”,与复旦大学一起加盟Coursera;此外,国内各大高校也纷纷探索开发“本土慕课联盟平台”,上海交大与北大、清华、复旦、浙大、南大、中科大等共建中文慕课平台[3-4]。

慕课正如一股洪流以不可逆转之势向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渗透,各大学各学院面对这场教育革命也应积极响应与应对,结合自身特点和办学使命,加快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国内及国际影响力。為了后期能打造出各高校的本土化慕课课程,各高校应根植于学院和学校的文化土壤,充分挖掘所在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发展,从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入手,提升各专业基础课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研究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对Moocs形势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构建基于关系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网络模型,为后期打造本土化慕课课程奠定基础。

2 Moocs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2.1 教师应引入慕课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大数据支持下的慕课时代,科技进步带来的教育革新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更高,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教法已无立足之地。教师在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慕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应引入慕课教学理念与方法,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应追求个性化培养模式,重视教方法,导规律,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习和生存。另一方面,教师应从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中心调整为以学生求知提问和教师点拨解惑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为目标。

2.2 教师应引入慕课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在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时刻以慕课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指导,为后期慕课的制作和推出做好技术储备。后期慕课“微课程”的制作需要教师掌握视频制作、剪辑、后处理等制作技术;后期慕课的推出,其教学过程大部分依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必须掌握网络技术背景下互动环节的设计以及在线课程测评、研讨交流等的技术手段,这就需要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云信息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充分挖掘和分析师生留下的后台动态数据,探索慕课时代全新的教学方法,完美地实现技术与学术的结合,开发设置出更多优质的慕课课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3 教师应协同创新,构建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课程群

基础课课程体系的研究,不论是课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还是后期慕课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组建研究团队进行协同创新,构建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课程群。针对后期的“慕课”教学模式,教师应开展研究讨论,逐步领会慕课能给课程带来的革新之处。Moocs时代是10分钟以内的“微课程”,这对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知识点划分及学习安排提出了新要求,对教师的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知识点梳理,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教师应根据慕课特点,结合学科特点、发展趋势和所涉及人群, 协同创新,构建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课程群。

3 Moocs形势下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

针对大学本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受众来源广泛、基础和学习目的差异大的特点,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结合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特点和慕课建设要求,首先分析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理清课程体系下的子课程及课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对各课程进行有效划分、重组子课程知识点,并对课程知识点进行重新描述。

3.1 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基础课课程设置分析

各高校各学院都设有不同的专业,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其课程体系和基础课课程设置的内容与门数必然不同。但每个专业所修的专业基础课由相近课程组成课程系列,在不同系列课程之间必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而且在一些专业基础课间,内容肯定存在交叉、重叠、相互引用的部分,课程间存在多种关系,因此分析专业培养目标,研究课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也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工作。

3.2 各专业基础课间的关系分析

以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分析为基础,进行各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关系分析,主要包括拥有相同课程的不同专业分析、相同课程不同专业的学时设置分析、不同专业之间相近课程分析和各专业的特色课程分析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相似课程,应把存有相近关系的所有基础课程挑选出来,采用网络图的形式,把课程当作网络中的节点,课程间关系当作网络中的有向边,建立基于关系的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网络体系。

不同专业在所有课程的安排上,其学时、学分、学期安排可能都不同,其中学时分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和上机学时,对于不同专业也会有区别。教师团队在进行分析时都应该一一梳理清楚。

3.3 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划分和描述[5]

对每门课程,根据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将需要讲授的知识,按微课程长约5~15分钟的要求,划分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在知识点划分时,每个小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独立,而且便于学生学习,也便于教师考核。一些较复杂的方法,由于内容、环节和步骤相对较多,依赖性较强,联系紧密,要将它们划分成一个个短小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对内容把握非常准确、精细、到位。知识点划分完后还要对每个知识点、知识点内容、难易程度、重要性等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也便于教师考核。

3.4 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

對梳理出来的每个小的知识点,需要再分析这些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建立知识点进行分组、分块、分群,构建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

4 小结

总之,构建各高校各学院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一方面能够满足Moocs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需要,促进教师间的协同创新,提高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对每个知识群独立学习机会的多线程模式,能满足来源广泛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基础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能够根据课程体系、群落结构和自己的基础进行有针对性、有自主性地选择学习学习,能让课程教学更加人性化,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

参考文献

[1] 刘继斌,赵晓宇,黄纪军,等.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4):7-9.

[2] 李曼丽,张羽,黄振中.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中国青年报,2013-5-23.

[3] 顾骏.借力“慕课”,推动中国教育更快前行[N].中国教育报,2013-07-19.

[4] 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

[5] 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5-7.

基金项目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慕课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长江大学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Y2015009

作者简介

张红(1982-),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在读博士,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机械工程。

通讯作者

冯定,男,1963年11月生,2006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学位,现为长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石油机械及井下工具的设计、诊断及动态仿真的技术研究。E-mail: fengd0861@163.com。

课程 文章 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