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汉+晏可
[摘 要]国家的军民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家的政产研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可以推动其深入发展。如果军民融合在发展期间缺乏主体间的协同,那么就很难将军民融合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让人们忽视其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对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协同视角;军民融合
中图分类号:F42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75-01
前言:军民融合是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社会军事建设的深刻改革,可以有效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家快速发展。在开展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工作时,应该将现有的发展模式创新、完善,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特点与规律,深刻理解军民融合思想内涵,并以对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为基础开展军民融合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思路。
一、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概述
协同创新主要自我激励人员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的集体愿景,并通过网络多媒体将原有的发展思路创新、完善,加强对相关系信息的整合,加强目标建设,根据社会发展现状构建全新的发展思路,更好的实现发展目标,从而提高我国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创新的基本创新体系可以有效的增强各项工作任务的创新,加强对国家战略、资金的扶持,构建全新的沟通保障机制[1]。
军民融合具有较高的战略性、综合性等特点,其中有军又有民,可以将二者更好融合。而协同创新理念在军民融合中的应用具可以有效的建立一项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实现军民融合。在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主要在指根据国家发展现状制定一项全新的军民两用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军民技术与协同创新的融合。另外,在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时还应该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创新,并根据军民两用技术构建对应的双向转移与保障技术,并将军民融合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体现出来。军民融合具有一定的自组织系统,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内在动力与源泉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时可以做到发展有序,做好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将其中的价值体现出来[2]。
二、我国军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军民融合与市场经济环境的不协调
要想将军民融合中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就应该充分发挥出市场作用,并建立一科学、合理的国防与军队建设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民融合的发展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然而,近年来,我国国防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军民融合不重视,军工体制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所开展的各项国防工作任务只停留在计划基础上,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军民融合与市场经济环境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另外,国防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真正融入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从而导致军民的真正价值被忽视,军民融合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下去[3]。
(二)军民融合与国家法制环境的不协调
军民融合不仅要与社会市场经济进行协调,同时还要运用相关法律制度合理规范军民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民融合可以通过一体化的形式发展下去。现阶段,我国现有的居民融合法律体制主要在规划经济中制定的,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原有的法律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军民融合的发展不适应,从而导致现有的法律制度不能对军民融合进行保障。
(三)军民融合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协调
军民融合中的相关公共服务体制对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保证我国军民融合走上具有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民融合道路上[4]。然而,现阶段,我国军民融合与社会公共服务体制不协调,军民之间的信息不能进行全方面沟通、交流,民营企业在发展期间不了解军工单位,而军工单位也不了解民营企业,导致二者之间缺乏信任、了解,各项工作任务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一些高新科技的研究成果也能进行全方面转移,严重影响了整个军民融合的进程。
三、军民融合路径选择
(一)战略协同
军民融合是一项创新系统性工作,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时应该加强当地政府对其的支持,并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大力开展军民融合工作,将其规划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民融合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其次,当地整个还应该做好军民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一项全新的融合机制,加强对军民之间关系的管理,消除一些影响军民关系的相关因素[5]。最后,在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时还应该将其与国家整体改革规划体系融合,并根据自身发展现状构建出一项全新的军民融合运行机制,从而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技术与标准的协同
现阶段,我国现有的军用标准与民用标准之间兼容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很难开展国防与军队建设工作,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加强军用标准与民用标准之间的协调工作,减少二者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民融合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促进军民技术共同协调发展。另外,在开展居民融合工作时还应该做好军用标准的改革工作,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全新的行业标准,消除军民标准之间的障碍问题,从而更好的实现军民融合[5]。
(三)军民法规的协同
我国在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时,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出全新的军民融合体系,加强对军民融合的规范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民融合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首先,在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时,应该加强对军民融合的投资,并从民营企业的角度上开展军民融合工作。其次,军队在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做好武器装备的生产科研工作,根据国家发展现状构建出全新的法律政策,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开展军民融合工作。
(四)信息协同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科技信息量角度大,种类较多,因此,在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时应该建立一项完整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军民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并定期传播军民技术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军民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保证军民融合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6]。
总结:军民融合是国防体系建设最高阶段,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来说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防建设水平还会直接将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组织能力水平等现状体现出来,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对科研、生产力量的投入,从而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家快速发展。本文对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进行了簡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魏维.J公司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园区)项目发展策略及可行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2] 胡红安,刘丽娟.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度实证分析——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3):121-126.
[3] 张勇,李海鹏,姚亚平.基于DEA的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7):89-93.
[4] 杜兰英,陈鑫.发达国家军民融合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126-130.
[5] 舒本耀,谢文秀,王珍.关于军民融合思想的几点认识[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5.
[6] 吴翔飞.美国军民融合法律机制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