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魏瑞军
[摘 要]经济飞速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发展作为环境考量的重要指标,其生产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林业发展态势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影响,高林业覆盖率可以有效的减免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质量,同时可以减轻自然灾害。然而,当前的林业发展仍然处于严峻的形势中,合理的营林造林生产规划有助于改善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阻碍。
[关键词]营林;造林;生产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089-01
营林生产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的发展会对另一方产生直接影响,加之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环保战略的推行,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了资源保护力度,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予以高度重视,相应的在林业持续发展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更好的协调营林生产同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保证新时期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我国未来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营林、林业的现状
1、营林的工作结构
营林工作首先是对林苗的培育,树苗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林业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树苗的培育要格外的重视。对于一些生命力不旺盛的树苗更加爱护、悉心照看,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营林工作规模的制定。在实施营林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林种、树种、种植的树龄以及营林区的规模面积。根据具体的营林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在营林的过程中需要对树苗进行有效的监管,保障树苗的健康成长。
2、林业的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根据林业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的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公顷,森林面积15894.1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全国人工林面积为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10.1亿立方米,林业覆盖在每年的数据上都会产生大幅度的流失,解决林业覆盖的水土流失情况就需要有序进行的营林造林,有了营林造林做基础保障,才能可以尽最大可能弥补林业覆盖的面积,因此,新生林木的培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有着重要作用。
二、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概述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共同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目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实现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目的。可持续发展中主要是指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其中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对能源、资源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使用效率,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同资本之间的关系;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包括生态自我调节能力、还原力以及对资源的承载能力水平;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包括社会中人口数量、素质、生活方式以及体制完善等多方面是否稳定和健全等,实现营林生产同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两者健康持续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林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林业产业首当其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于林业产业发展中,而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前提,就是营林生产工作。只有营林生产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结合时代发展水平,不断扩大营林规模,才能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营林生产技术水平存在着局限,尚不能推动林业产业持续发展,应着眼于全局,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营林生产不能过于盲目的重视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应该为了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寻求更合理的平衡点和发展点。只有通过对营林产业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措施,才能促使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林业产业能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始末,林业生态系统的健全和完善。由此,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才是根本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三、营林生产同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实现林业生态持续发展,应在营林生产方面优化林木品种,结合实际市场调查结果,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营林技术和经验,引进更容易成活的林木,提升林木成活率,这种方法具有较为实用的经济价值,保证营林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对于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此外,营林生产在市场营销方面,应加强林业产品科研力度,促使林业产品能够实现深加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3]。诸如,先进国外有众多国家从我国进口一次性卫生筷子,我国的卫生筷子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加工便进入市场进行销售,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较小,同时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2)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当前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达成了统一共识,即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这一战略构想,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思想,增加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有序开展,促使营林生产能够朝着更高层次迈进,提升营林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实现科学发展。
(3)健全和完善林业法律制度
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营林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需要加强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当前推行的森林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当前的林业产业发展应中分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但是从当前整体建设现状而言,林业产业缺乏具体明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条款,以致于我国林业产业在实际开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相关法律内容不完善,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违背了林业生态发展规律,不利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的推行。所以,针对此类问题,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林业法律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并结合林业产业发展情況构建相应的生态评价机制,以求能够对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做出客观评价,营林生产活动开展有章可循。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环境保护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的统一共识,在林业发面,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构架相应的生态评价机制,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解决林业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增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促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通吉.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J].南方农机,2017,(02):171.
[2] 周淑梅,程显军,程漠远.走出现代营林生产困境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步伐[J].吉林农业,2016,(08):112.
[3] 许日范.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J].绿色科技,2016,(0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