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途径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30日 07:37

凌翔

[摘 要]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而来的是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尤其是对文化领域的追求,显示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作为服务人民的国家事业单位而言,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必须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内涵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用文化这一有力武器作为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最大程度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本文从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管理出发,以政工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弊端为切入点,针对性提出适合于我国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管理的创新途径和方法,并为实现更好的事业单位政工管理做出贡献。

[关键词]亊业单位;政工管理;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064-01

1 事业单位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事业单位既承担着国家职能的行使权利,同时也承担着盈利目的的一部分企业性质,加之在股份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角色则更加复杂。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单位根本性质,确保事业单位能始终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利、办实事,必须落实好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可以这么说,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做好单位政工工作是保证单位未来发展的企业“红线”。是事业单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引领位置的根本政治保证。综上,为了最大程度保证事业单位的健康性,必须落实好事业单位的政治工作,从政治角度净化事业单位基本氛围,彻底改变单位内不良风气,全力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2 目前国内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中呈现的弊端

2.1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轻视政工工作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渴望日益提升,尤其是对于既熟悉管理又精通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言,成为现今社会各个单位尤其是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作为事业單位的政治工作而言,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工作热情及工作创新意识,尤其对于复合型高级人才而言,必须重视对其进行妥善的政治工作,确保其思想先进性。但是,目前,国内很多事业单位的政治工作落实情况不尽人意,很多政治工作管理者对政治工作本身的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政治工作对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缺乏主动建设单位政治教育体系和相关机制的意识和责任,以上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2.2 事业单位内政工工作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低

对于高效完备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而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组成的团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国内大部分事业单位中,很多政工工作者专业素质亟待提升,绝大多数政工工作者专业素质较低、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成果不显著。上述弊端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其一,事业单位大部分政工工作人员并不是拥有专业知识体系的对口型人才,其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较低,无法胜任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其二,对于具备专业知识体系的政工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态度,在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中无法起到引领还指挥作用。

2.3 事业单位现有政工工作方式落后

考虑到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政工工作的重视不够,加之政工工作者普遍专业素质较低,导致很多新颖的管理方式无法在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中奏效。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国内大部分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管理能力和方式效率低下,完全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要求,在具体的政工工作中,工作内容老旧,缺乏新颖、富有创意的政工活动,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事业单位政工工作者工作懒散,参与政工活动的积极性较低,长此以往,由于管理低下,政工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逐渐放松,最终引起恶性循环,导致事业单位政工工作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2.4 事业单位政工工作考核机制不完善

完备而科学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体制是确保政工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和质量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工具。但是国内大部分现有的绩效考核制度相对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 国内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基本以评委会为主体,通过参评者评价来完成,由于在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阶段,均需要人为确定,大量的人为因素势必导致评价机制过于主观,各种不可控因素对评定结果的影响较大;其二,事业单位政工工作评定体系基本以定性指标为主体,缺乏必要的定量化指标,从而导致评价体制相对模糊,阻碍了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针对事业单位政工工作弊端的相应举措和建议

3.1 深化政工工作意识

为了提升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深化事业单位政工工作者对政工工作的认识和责任,必须从管理者角度加强对政工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强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其一,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管理人员应重视单位部门组建工作,优化部门人员配制,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大程度杜绝部门人浮于事、人员过多冗杂的问题,尽可能提升政工工作效率和质量;其二,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政工工作管理的力度和创新意识,建立合理科学的奖励惩罚机制,提议建立破格提拔制度,对于人才要高度重视,最大程度激发员工政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2 切实提升事业单位内工作人员素质

对于政工工作人员素质问题,首先,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工工作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对所有能够胜任政工工作的人员都敞开大门,竭力建立公开透明的任用环境,从而选拔出正真适合于政工工作的人才。再者是,事业单位政工部门应重视在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给员工创作终身学习的机会、条件和氛围,此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重视在职人员的创新意识培养,将创新想法和实践工作有机融合,不仅提高政工工作效率,还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政工工作氛围。

3.3 不断革新已有政工方式

首先,为了提高创新交流,改变以往的闭门造车模式,政工工作管理者可以定期举办各种交流会,将以往的闭门造车式的工作方式转向双向交流式政工手段,为了提高创新性工作方式的适用性,倡导员工在思考新式政工工作手段的同时要紧密结合政工工作实际。比如,事业单位在平时可以组织情景处理模拟活动,模拟真实实践,将员工提出的各种创新性工作方式使用到情景中,课后员工间相互交流,论证方法的适用性。

3.4 建立完善的政工工作考核机制

首先,为了约束政工工作的制度性,必须先建立刚性的政工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划分,在刚性制度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人性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建立一套刚性与柔性并济,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绩效考核形式,最大程度保证政工工作精准到位。再者是,还应该落实好单位的日常事务监管,从小事入手,及时发现政工工作中的懈怠现象并进行改进。

4 总结

为了迎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高效化、信息化、透明化、科学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政工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从创新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管理能力上突破,完善事业单位的政治工作,加强事业单人才队伍建设,全力确保各项政工工作合理、有序、高效推进,切实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健康、良好、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燃气企业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途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28).

[2] 赵云飞.事业单位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途径分析[J].低碳世界,2014(13):298.

政工 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