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食品安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31日 07:03

张瑞

[摘 要]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食品生产新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种植和养殖方面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均衡。加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立对防止劣质食品进入市场,防止消费者遭受健康和经济权益损害,将起到重要的技术保证作用,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将使食品生产全过程标准化、规范化,保障和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食品 法律法规 监管 惩罚 技术标准 提高 作用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341-01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资条件。长期以来,关于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话题。比如:劣质奶粉、染白粉丝、注水肉等等,这些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每逢节日及重大活动前都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但劣质食品依然存在,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食品生产新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种植和养殖方面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均衡。主要表现在:1、环境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的首要因素,2、农产品、禽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高,3.制造食品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及及添加有害物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针对这些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亟待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

从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现状来看,由《食品卫生法》为主导,《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构成的法律形态,是我国食品安全体系框架的现实,为全面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发展的需要。如《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消费者的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证。相对于生产者和销售商而言,消费者处于弱势,他们几乎无法预见到食品潜在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范围,更无权处罚生产商或销售商。目前我们有《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行为,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有时不能很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2.存在“矛盾”和:“交叉”情况。根据调查,1949年至今,我国部级以上机关所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等多达800多篇。而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政出多门,导致有的方面管理依据相互矛盾或者监管职能交,另一些方面却是监管无为。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政府监管方面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不能完全监管到位,法律法规的不配套,市食品安全执法的首要障碍。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则削弱了执法力度对于一些效益好的食品企业,多个监管部门重复管理,增加了企业负担;而对群总反映的食品安全难点问题,很多部门有互相推诿。部分场所执法行政干预过多;一些地方对开发区、旅游区等特殊场所出台保护政策,限制执法人员执法;监管队伍严重不足、经费短缺也是执法不能完全到位的重要原因。同时,在与其他非食品安全专项法律衔接上也不统一弱化了法律的惩处力度,导致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在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一些盲区,比如没有针对批发市场的管理法规。由于生产过于分散,如果完全靠从生产环节抓视频安全管理,其漏洞太多。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亟待加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和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奠定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框架,但是食品安全的法制建设存在着时代发张遗留的缺陷。我们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明确应急机制各部门及其法律责任,对主观上故意梦宝、不作为、隐瞒信息等行为多必须追究法律责任,完善全面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加大对食品检验检测研究及应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为我们大力开展的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我们还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食品安全性评价是评价食品中有關危害成分或危害物质的毒性以及相应的风险程度,这就需要利用足够的科学资料确认这些成分或无知的安全技术范围。食品安全评价在食品安全性研究、监控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坚强对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关技术等为项因素的评价,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食品容器以及新研制、发现和引进的新资源食品都要严格建立在食品安全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

三、对完善和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议

*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2015年10月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并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制建设和监管工作,因此我们要积极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和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

*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是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制度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服务制度等等。通过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法律法规,明示食品安全信用安全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强调要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为此,应尽快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要建立畅通的信息评估和通报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安全体系。

推进体制改革,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综合执法力度。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水平,不断探求新的分析检验方法,开拓新的分析检验领域,并在食品危险性评估技术、关键控制技术和食品标准等方面进行努力研究,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的食品管理经验,将监督管理的重点从最终产品的检验过渡到生产经营的全程控制。同时,要认真研究、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增强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规范食品市场,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做好发展规划,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落实实现目标。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力保护。监管要下大力气,监管部门监管必须到位;要建立问责制,对地方官员的管理要严格,责任到人,层层追责。坚强舆论监督,要敢于说话,敢于说实话。对食品安全的报道关系着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党中央意志相一致。

食品安全的健全和完善在世界各国都被当作意见战略性任务、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立对防止劣质食品进入市场,防止消费者遭受健康和经济权益损害,将起到重要的技术保证作用,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将使食品生产全过程标准化、规范化,保障和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 文章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