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志佳
[摘 要]锅炉检验较为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其中常规检验可提升锅炉的安全性,使其稳步运转。但检验内容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定、有效分析,这要求检验员除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外,也应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锅炉检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员可以提供出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锅炉;检验;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K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053-01
引言
锅炉通常是指电厂用于发电的锅炉,电站锅炉容量较大,常见的机组容量有300MW、600MW及1000MW。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锅炉的损毁和爆炸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最终将会造成设备损坏。因此有必要对锅炉进行定期检验,锅炉检验工作就是将锅炉的危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1.锅炉检验的主要内容
锅炉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外部检验,内外部检验和水压试验。外部检验可以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进行。其检验内容包括:人孔、手孔、检查孔是否漏水、漏汽;汽、水阀门和管道的状况;辅助设备运行情况;炉墙、钢架及炉膛燃烧情况;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锅炉的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水处理设备运行情况。内部检验是指锅炉在停炉状态下对锅炉安全状况进行的检验;主要是检验锅炉承压部件是否在运行中出现裂纹、起槽、过热、变形、泄漏、腐蚀、磨损、水垢等影响安全的缺陷。内外部检验的重点如下:上次检验有缺陷的部位;锅炉受压元件的内、外表面,特别是开孔、焊缝、扳边等处有无裂纹、裂口和腐蚀;管壁无有磨损和腐蚀;锅炉的拉撑以及与被拉元件的结合处有无裂纹、断裂和腐蚀;受压元件有无凹陷、弯曲、鼓包和过热;锅筒和砖衬接触处有无腐蚀,受压元件或锅炉构架有无因砖墙或隔火墙损坏而发生过热;受压元件水侧有无水垢、水渣,进水管和排污管与锅筒的接口处有无腐蚀、裂纹,排污阀和排污管连接部分是否牢靠;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可靠,水位表、水表柱、安全阀、压力表等与锅炉本体连接的通道有无堵塞;自动控制、讯号系统及议表是否灵敏可靠。在锅炉检验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一定严格遵守交接班以及岗位制度。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检查确认锅炉的水处理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因为这一设备能够起到降温作用,这对于整个锅炉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常见问题
2.1 腐蚀
腐蚀主要形成于应力集中地带,包含局部与集中腐蚀。其中局部腐蚀会减小元件的壁厚,在短时间内不会制约锅炉的正常使用;集中腐蚀则形成于锅炉元件中,包含点状与溃疡状腐蚀,参照产生原因能够将其划分成晶间与应力腐蚀等不同类型,一旦出现,将带来巨大危害。
2.2 裂纹
裂纹属于常见问题。因锅炉高温与高压的作用,其受压元件与锅炉管壁极有可能出现裂纹。另外,内部预埋件中也可能出现这一问题,一旦出现裂纹,将可能引发爆炸问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变形
锅炉变形具体指代锅炉受压元件出现鼓包与变形等问题,十分危险,若不能有效处理,将带来严重后果。
2.4 结垢
在常规检验过程,非常容易出现结构问题,即便可慎重挑选锅炉使用水,且过滤与处理均较为严格,然而,无法完全解决结垢问题,该问题通常表现在水位线周邊、炉筒底部与联通管道中,引发锅炉供水与排水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垢还会降低锅炉的受热情况,存在隐患。
3.解决对策
3.1 腐蚀的产生及对策
在筒体空气间等感应力聚集的部位容易产生腐蚀现象,腐蚀可分为局部腐蚀和集中腐蚀。局部腐蚀可使元件的壁厚慢慢变薄,短期内不会影响锅炉的运行;集中腐蚀主要是指锅炉元件上的点状、斑状和溃疡状腐蚀,结合其产生原因可分为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选择性腐蚀等。解决腐蚀问题首先要注重预防,通过对筒体结构进行改进,对易发生沉积的部位进行改造,消除藏污“死角”,减小沉积的可能;其次,对于已发生的腐蚀要先分析腐蚀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导致的腐蚀采取不同的办法。锅炉腐蚀分为氧腐蚀、酸腐蚀、碱腐蚀和铁垢腐蚀4种,可以采用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处理面积较大,还可进行必要的焊接。
3.2 结垢的产生及对策
在锅炉检验中,结垢现象也非常常见,它会导致锅炉供水、排水障碍,还会产生受热不均匀等后果。虽然锅炉用水已经过严格的选择、过滤和处理,但结垢问题仍然难以彻底避免。结垢主要发生在水位线附近以及筒体的底部。需要检查水位计的连通管、连续排污管、使用蒸汽加热管、水样取样管等是否畅通。筒体的结垢与筒体的腐蚀紧密相关,处理结垢问题要先从防腐蚀入手。
3.3 变形的产生及对策
锅炉受压元件局部发生凹陷、鼓包和歪曲等形态变化称之为变形,其危害因子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严重的会造成锅炉破坏。筒体的变形主要是由于锅炉运行的高温高压环境,通常出现在热负荷较高区域和折焰角部位。锅炉结垢的产生会导致锅炉受热不均,也会导致锅炉锅体变形。因此,为减小锅炉变形的可能性,可以从改进工艺入手,也可以通过避免结垢问题的方式。
3.4 裂纹的解决对策
锅炉裂纹通常表现在焊接缝周边,其中元件裂纹可利用焊补进行处理。通常应先研究裂缝成因,清楚裂纹的具体性质,并依照裂纹性质,依照实际状况做出处理。面向锅炉裂纹开展处理操作时应明确焊补工艺标准,针对可应用焊补的部位实施焊补修复处理,同时,使得裂纹焊接工艺满足标准,防范新焊接裂纹的出现,规避缺陷;而材料变质引发的裂缝等通常不宜进行焊补修复处理,一般可进行挖补处理,禁止马虎应对,应面向处理过的裂纹展开全面检查。
总结:总而言之,本研究主要对电站锅炉检验中常见问题,即裂纹、腐蚀、结垢和变形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锅炉检验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工作人员要熟悉锅炉检验中常见问题,掌握相应的对策,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保障锅炉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谢李兵.CFB锅炉给煤系统的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探究[J].科学之友,2011,20:29-30.
[2] 王淑芳,任晓军,郑磊,耿亚鸽.有机热载体锅炉检验常见问题及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6,04:49-50.
[3] 卢黎明,林凯明,黄晖,周庆江,余珂.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的压力控制及保护装置的操作与检验[J].工业锅炉,2014,04:37-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