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01日 10:39

陈震鹏

[摘 要]作为土木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施工技术应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得以保证,进而保障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各种需求。而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众多,工程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还有其他因素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不利于土木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同时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很多环节还有待完善,只有在传统施工技术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22-01

1 导言

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其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作用下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在当前提出的创新创业大背景下,结合本文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在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其创新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未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一些初步思考。

2 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2.1 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环节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也称之为桩基施工,在这一施工环节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桩基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这一施工环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端承型。端承型桩基是通过端庄侧阻力来承载竖向荷载。二是摩擦型。摩擦型桩基是通过桩磨阻来承载竖向荷载,而并非通过桩阻力。

2.2 钢结构施工技术

传统的钢结构施工技术环节主要是指在钢构件吊装之前,要进行施工场地的清理工作,为钢构件的吊装环节做好准备,钢构件运输时应注意运输道路的顺畅。运输到施工位置时要注意起吊的力度,保持起吊过程的平衡度,同时在钢构件吊到相应的平台时,应保持钢构件施工平台的清洁。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

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混凝土施工环节,关键体现在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是现场浇注方法,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浇注方法,主要指待混凝土搅拌完好之后将混凝土及时进行现场浇注,体现了混凝土浇注的实时性。二是将混凝土提前搅拌好待用也称为预制法。是指事先对混凝土的需求进行了解,然后将混凝土先行搅拌好待用。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地位,在施工的整体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工程的需求,然后选取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在土木工程中,施工人员应明确现场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式,针对不同的情况,应用那种施工方式。土木工程會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条件、施工场地的选址、载荷和资源,都会对施工造成一定制约。所以针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创新,并不简单,施工人员应拥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当施工不会受到其他因素限制时,才能实现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升土木工程的实施效果。下面针对土木工程的创新进行详细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3.1 土工工程施工技术中新型预应力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对预应力技术进行创新,这个过程的主要内容体外预应力的发展和使用。体外预应力主要是将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构件布置情况相比,能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或无粘结预应力相对应。这种技术的创新,是为了体外预应力能够更好的在特种结构和混凝土道桥施工中得到较好的利用。其中,粘接体外预应力是体外预应力应用中的特征之一,这种预应力在管道结构外并不会产生较大摩擦,所以在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中比较方便。施工人员应在这个过程中,做好技术实施的控制工作。其中使用较多的体外预应力施工方式是无粘接力的体外预应力体系,这种形式的操作比较简单,单根无粘接施工产生的摩擦损失比较小,所以综合分析,体外预应力与传统预应力施工相比,更加合理,具有科学性,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3.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

在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对土木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过程中,增加了抗震设计,地下空间建设等方面,为了保证这些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应做好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支挡项目。深基坑支挡技术,是土木工程不断发展的成果,最有代表性的是桩锚支挡体系的应用,针对深掘深度较深的土建施工,施工人员要明确施工的地质条件,如果施工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图纸疏松,坑壁的密度不高,需要选用灌注桩体系和预应力锚杆,提高施工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文图层,施工人员要选用引进的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土木工程施工中,许多临时支挡的加固桩或地下支撑墙或永久性的支挡桩或支挡柱可以实施支挡与承重一体化的支挡技术方案。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保证一体化的承重和支挡系统,能够满足支挡的各项需求,并在承重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施工的速度,节约的施工资源,增加了施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土木工程的支挡技术创新,需要保证旋挖灌注桩的成矿质量,在管控关注桩施工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避免施工出现,不利的影响因素。

4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4.1 科技化含量更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国未来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方向中,首先就是科技化方向。土木工程技术科技化发展也是提高施工单位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项目质量水平的技术保证,在促进土木工程行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先导作用。科技化发展指的是在土木施工技术中更多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例如在施工前期的准备中,需要利用科学化的方式核算工程费用、款项,需要运用更先进科学的检测工具来考察检测施工环境,需要运用更高明的科技手段来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障碍。科技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力资源的解放与施工周期的进一步控制,而且在更高效的科学体系化施工下,可以将原本存在故障的设备剔除,将存在问题的材料予以排除,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强检测设备科学性,从而让一切问题设备和材料无处可藏。

4.2 生态化趋向明显

生态化发展是我国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由于资源、环境、能源的日渐短缺,节能减排是每个行业都在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中,生态化发展也是重要趋势。主要表现在对施工材料的最优化使用,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并且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施工设备、装潢材料等环保化发展,从而促进绿色工程发展。

4.3 智能化发展要求

智能化发展是当下乃至未来发展的必然,目前已经存在一些机械领域智能化技术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施工作业更加简便化。智能化发展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主要体现在控制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起吊机运输参数,更加准确的运输材料,减少高空施工引发的事故。其次,智能化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工程设备管理中,从而能够更加统一有效的管理施工设备,依据高度智能来第一时间发现施工设备的故障问题,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5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离不开施工技术的创新,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对技术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使工程施工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必将通过不断的创新,达到技术科技化发展、技术生态化发展和技术智能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艳艳.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5,12:94+93.

[2] 王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以及创新探究[J].四川水泥,2016,04:241.

[3] 刘江.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263.

[4] 史光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与创新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245-246.

文章 土木 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