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因子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02日 11:53

唐泽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民生活近年来带来了麻烦,中国的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为了了解中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况状,采用SPSS17.0采取了因子分析,综合评估了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不理想,污染程度有一定程度上要提高中国重点城市的环境保护,有助于空气污染问题。根据分析显示,目前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慢慢缓解,交通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农村地区的空气环境进行了研究;另外,中国目前的城市绿地空间对于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还是很小的。根据多变量统计分析理论,介绍了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分析方法。每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按照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并根据城市群的要素得分分层,然后给我们的环境治理一点意见。

[关键词]因子分析;空气质量;环保重点城市

中图分类号:X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22-01

自从空气污染还未人们关注以来,慢性死亡率是533/10万,占2012年死亡率的86.6%,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健康状况的重要危害因素,如呼吸系统异常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引发了重型工业大量出现。但是,随着空气质素的严重及恶化,工业能源消耗和由于失职造成的人力损耗进而造成人类健康的威胁。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急性中毒,急性死亡和慢性中毒。及时采用措施控制减少空气污染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模型与中国各大城市空气质量相对比的主要步骤:①选定指标的初始变量和城市空气样本数据建立初始数矩阵,②矩阵标准化的初始数量,③对标准化矩阵的数量采用因素分析法主成分法,为了得到共同因素的数量,④使公共因素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利用旋转共同因素进行研究并给出解释⑤关于常因子回归的旋转分析,计算选定城市的样本空气因子得分值,以及所选城市体重的因子贡献率,计算综合得分和排名的空气质量,给出了分类的类型。因子分析过程数据主要用于标准化而且预处理研究数据单位多元化,然后是因子分析。KMO标准应为:0.9以上的值表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大于0.8的值意味着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超过0.7的值意味着可以进行阶乘分析;低于0.5值不能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764,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检查了391.903的卡方值,概率为0,低于0.01,显示出非常高的水平。假设在显着性水平被拒绝,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另外,研究变量已被证明是相关的,表明因子分析是可以进行的。因子分析的因素分析是通过研究相关变量矩阵的相关系数和找到可以控制所有变量的几个随机变量来描述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显然,要素分析只是为了方便分析,简化复杂问题,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因子提取和结论,3.536和1.055之间的特征值具有两个以上因素的特征值。第一个因素解释了58.925%的差异,第二个因素解释了17.575%。可以得出结论,累积方差贡献率包含76.501%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可以作为说明的指标。第一个常见因素是二氧化硫的高负荷,可呼吸颗粒的年平均浓度,年平均浓度的NO和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表明四个因素相关,可以称为类别。第二个常见因素是NO2的年浓度高浓度和8小时臭氧最大浓度为90%,这被称为一类。因此,空气质素因素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可以导致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计算两个因素。另外,得分系数矩阵可以用SPSS获得如下:F1=0.301X1-0.027X2-0.308X3+0.426X4-0.262X5+0.215X6,F2=-0.059X1+0.439X2+0.010x30.306X4+0.666X5+0.124X6.

二、空气污染及建议

建议空气污染是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例如,工业中的烟雾,有机物和氧化物,煤燃烧,火山喷发和森林火灾是污染物向大气中释放的原因。最近国家经常严重污染天气,不同城市发出橙色警戒和黄色警戒。阴霾越来越多,当天的相关标准越来越低。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控制空气污染。将重工业从人口稠密地区转移到郊区城市高层建筑事实上是缓慢的。空气循环下降,抑制污染气体的消散。城市人口密集,居民受到非常大影响。改变重工业的做法是一个重大的补救办法。鼓励多种树,森林砍伐和根据第八国民自己增加森林覆盖率。可以总结出结论,也就是说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建议:

1、完善法制制度

在完善法制制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优化产业结构。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到污染物排放。并且由本文分析可知,第三产业发达的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于第二产业发达的环保重点城市。因此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地区应该合理地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2、环境信息公开

缺乏公共环境要求是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社会事业。所以我们需要公开的“自下而上”的参与来保护空气环境。采取行动进一步扩大企业环境信息,扩大企业范围,确保污染数据的真实性。政府要加强公众的环保要求,表达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和鼓励公众监督的重要性。

3、完善相关环境政策

改善企业政策污染物排放,企业处理污染物收取制度,环保节能产业,现代服务业给予所得税优惠等,只有企业利益的建立和环境损害成本是与系统成正比,将环境污染成企业内部化的成本,避免向全社会污染空气环境的成本,从而使污染物排放的合理控制真正成为企业的有意识行为。

4、分区域进行治理。

不同领域的空气污染问题是不尽相同的,除了上述建议外,最重要的是当地情况。工业发展应更加紧迫地解决工业污染物,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提高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燃烧,反应,加工等污染物;也要大力推进空气环境保护和空气污染防治重要,使每个公民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保护环境,进入每一个人的生命,最终杜绝资源的浪费和空气污染。

结语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严重影响自然環境以及人类生活。在过去几年,我国已经将空气治理作为了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在节能减排、工业转型、绿色出行等方面都下大力气推进空气污染治理。但是对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实证分析却不多见。对一个国家不同地区进行研究有利于比较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社会环境的地区在空气质量上的异同,总结经验教训。因此,为了保证城市发展,提高空气质量,很有必要对我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国空气质量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不同地区空气污染问题的可行路径。排名和聚类结果表明,西部和沿海地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中央工业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因此,全国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城市质量差到市参与良好的环境保护管理和投资力度,大力发展无污染产业,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规划应从大局出发,考虑经济布局,地理范围,自然条件等因素。

参考文献

[1]王五一,叶敬忠,张世秋.环境与健康:跨学科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李春林,陈旭红.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叶林.空气污染治理国际比较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文章 空气质量 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