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03日 03:13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设计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落伍网

蔡炜

[摘 要]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现代化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機会,也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教学效益的提高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学生的先天素质、认知程度、家庭教育环境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应该实行分层教学。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39-01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风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为主要目的,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实行分层教学。

1 分层教学的含义

所谓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就是要以新课程的标准作为教学依据,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教学原则,承认并尊重学生在认知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程度的检测,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身在学习中的收获和进步,都体会到信息技术教育课堂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自信。

2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即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地对学家务事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从学生的知识和认知基础差异出发,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间的差异,使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3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由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差异,需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分层教学主要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兴趣等因素进行划分,促使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层次,之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符合学生现状发展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学习的环境,对其进行指导和鼓励,促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将学生按照计算机掌握水平,实行层次划分。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水平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实际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而且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同时避免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程,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因此,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综合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促使学生兴趣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体会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4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实施的策略

4.1 对学生进行分层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所接触的人、事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在个性、能力、兴趣、学习等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概而论,在对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活动,保证每一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都能掌握良好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4.2 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较大的提高,在具体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教学目标。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跳一跳”可以摘得不同高度的“果实”(即完成教学任务)。在备课时要分析教学内容,从而制定与不同层次学生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对于优层次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如书本中的“亲身体验”、“开动脑筋”或者课后有难度的习题;为优层次学生提供相应提高题,这样能够激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为良层次学生提供一些基本题,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比如五笔输入法的学习,Word的基本应用功能的掌握等具体的学习目标,而对于优学生来说,除了以上目标外,还要搜索资料、设置主页等。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能让各层次学生在学习中都有适合自己的目标,都有努力的方向,并要求活跃学习氛围。

4.3 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动作体系。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4 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分层评价是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因素,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有一定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与各自的标准差距水平大致相同,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上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教师的评价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起到强化或矫正的作用。力的题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5 对课后作业布置上进行分层

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梯度化进行分层,将作业分为课内必须统一完成的作业和课外不同层次学生发挥完成的作业两部分。如:针对学困生,以简单的基础知识巩固题为主;针对中等生,可以突出对课后习题的练习,使其掌握、运用好课堂重点和难点知识;针对优秀生,则布置一些提高他们探索和创新能力的题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总结: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内涵,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研究,制定分组方案,以此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避免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分层的动态调动,调控不同层次的学生,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始终保持在高效率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杨文正.分层教学与过程性评价整合应用研究——以小学信息技术课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10):100-103.

[2] 梁晓梅.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12):165.

[3] 俞琦岚.新课标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4(71):128.

学生 文章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