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砚
[摘 要]新时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需求,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20-01
新时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新形势下改革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需求,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结合本人近几年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档案管理意识,提高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化、网络化的运用,使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转变。很多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了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再加上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没有积累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档案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社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的文字材料,它如实地反映了干部本人德、能、勤、绩、廉等内容,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不断地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提高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关键。有的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档案工作在一个单位可有可无,因此,对领导加强有关档案方面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要经常把有关文件、材料给领导看,在领导的脑海里留下印象,尤其是一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材料,很可能会使领导看后受到启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多谈一些搞好档案工作对单位的益处,使领导更加重视档案工作,形成“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主要抓,档案管理人员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强化基础,完善制度,推进干部档案的规范管理。
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完善、准确及安全,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他涉及到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它直接关系到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评价、培养和使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目前,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仍存在着薄弱环节:一是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二是鉴别不准确,把不该归档、手续不完备和有问题的材料归档,造成干部人事档案失真。三是对收集来的档案材料没有按规定及时归档,导致无序管理。四是基础设施不配套,档案保管环境差,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五是制度不到位,材料的转入、转出、档案的查(借)手续不按规定履行,档案管理不规范。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不断加强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事档案收集制度、鉴别归档制度、查(借)阅制度、档案转递制度、保密制度等,并且认真按照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办事。要突出抓好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一是收集归档程序化。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材料的归档制度,应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收集,保证档案材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二是鉴别整理规范化。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范》规定认真细致地鉴别、整理、加工、确保干部档案材料精炼详实,分类精确,达到统一的标准。对破损模糊的材料进行技术加工,做到整齐规范。三是设施建设的标准化。按照档案管理设施建设的相关要求,配标准的档案设备,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四是管理工作制度化,自觉执行档案管理的八项制度,使每项工作都制度化,档案管理员要坚决做到“五不查”、“四不借”、“三不转”,即无介绍信不查、非正式党员不查、涉及本人不查、牵扯家属不查、未经领导批准不查;未经领导批准不借, 非特殊需要不借,手续不全不借,亲属档案不借;个人带档不转,没有调令不转,材料不全不转,有效提高档案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保证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
三、强化队伍,搞好培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档案的手段也随之进行相应地调整和变化。因此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也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做到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按着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干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仍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一是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的管理人员,或者兼职人员主要精力不在档案管理上。二是档案干部整体素质不高,有的档案员在政治上原则不强,业务不熟练,工作不踏实,应付了事。三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四是部分人员工作不安心,缺乏奉献精神,影响干部档案管理的质量,为此,我们应该通过档案干部整体素质,来促进档案队伍的建设和提高。一是加强领导。各立档单位应明确一名领导分管,同时按照规定配备档案管理人员,兼职人员不可兼职过多,应以干部档案管理为主,保证档案干部的工作时间。二是搞好培训,通过举办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档案人员培训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同事鼓励档案干部不断学习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方针和政策。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原则性。
四、强化管理,转变方式,增强干部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档案除了满足工资制度改革、干部工龄认领,老干部待遇落实等一般性日常管理外,对各级党组织公正、客观的培养和使用干部,存在很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问题,一是资料收集手续落后,二是管理方式落后,三是服务方式单调,只满足于干部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干部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服务来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一是实行现代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干部档案数据库,及时更新,动态化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保证干部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二是实行开放式管理,一方面,建立干部工作业绩档案,及时将干部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和在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收入档案,重点收集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及参加各种知识考试、注册考试等能反应个人才能资料,真实、准确、完善、立体的反映干部的情况·提高决策工作能力。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实行服务式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既重藏更重用,传统的单一保管模式无法发挥档案应有的服务效能。在工作中注意时效、努力为干部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干部档案的使用效率。
五、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
随着发展,人事档案数量越来越多,需归档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因此,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条目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那種以"卷"为单位时案卷目录这一检案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材料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总之,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立足于本单位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加强学习,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培养档案管理的历史责任感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档案管理工作热情,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