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的主要问题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05日 10:36

... 中 东部三维地质结构与成矿作用研究合作项目第八次工作会议成功举...

张杰++潘亮++齐旭义++何丽君

[摘 要]矿产开发的环节,首先要明确地质构造,并进一步研究成矿作用,才能够深入地开展矿产的开采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新疆北部地質的构造,并对成矿的作用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主要的问题,希望能够为今后新疆北部的地质研究工作带来参考,也为今后的矿产开发带来借鉴。

[关键词]新疆;地质构造;成矿作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P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13-01

前言

新疆北部的地质构造是极为复杂的,而且作为矿产开发的首要因素,对地质构造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极为必要的工作,所以当前分析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相关的问题也是很有价值的。

1 新疆北部及邻区主要构造单元

西伯利亚西南陆缘构造带是由被年青侵入体和上覆岩层分隔的古老变质岩块所组成的几个地块,有图瓦-蒙古地块、桑吉诺地块、拜达里格地块等。其组成物质下部以片麻岩、角闪岩为主,夹麻粒岩、紫苏辉石花岗岩;上部以页岩、石英岩和碳酸盐岩为主,以含大量石墨大理岩和含铁石英岩为特征。其英闪片麻岩同位素年龄为2650士30Ma,时代相当于晚太古代,据此推测夹于其中的变粒岩残留体可能是早中太古代的物质。扎布汉洋盆习称湖区带,起始于晚元古代陆缘破裂、缓慢拉张而形成的一个“广阔的而各地深度不同,具有不同岩石组合,发育有陆棚、大陆坡和许多岛屿、岛链的海盆。据其物质组成等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又可分为无明显界线的由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安山岩-英安岩建造组成的、具年青岛弧特征的北段;由硅质页岩-碳酸盐岩建造组成的,具边缘海盆特征的南段。西部主要由已被强烈肢解破坏的扎布汉蛇绿混杂岩组成,其岩墙群与枕状熔岩组合内产有玻镁安山岩等边缘海一洋内弧环境产物,碎屑岩、碳酸盐岩内含震旦纪早寒武世生物化石。奥陶系底砾岩内见橄榄岩、辉长岩及同位素年龄为547-480Ma之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之砾石,表明洋盆成熟于震旦纪,收缩俯冲于中-晚寒武世,奥陶纪闭合造山。哈尔锡林-阿尔泰陆缘构造带位于湖区以西,是晚元古代西伯利亚古陆西南陆缘,其上沉积了震旦-寒武纪的复理石建造和中寒武世-奥陶纪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的陆源碎屑岩建造,表明其自元古宙以来一直处于稳定沉积环境,具被动大陆边缘特征。

南阿尔泰弧盆带是西伯利亚古陆西南缘向安第斯型—活动型陆缘转化形成的沟一弧一盆系构造。古亚洲大洋持续向北俯冲,引发陆缘后部的张裂,早古生代末期使得原为古陆边缘的库尔丘姆-卡利吉尔、巴甫洛夫及克兹尔苏伊等元古宇块体,发生离陆方向的裂移,相继形成南阿尔泰弧后盆地、西卡尔巴弧前盆地以及由这些古老块体发展演化而成的卡尔巴-纳雷姆岩浆弧。南阿尔泰弧后盆地包括谢尔巴FH等划分的霍尔宗-萨雷姆萨格塔、矿区阿尔泰及额尔齐斯3个亚带,主体由泥盆系火山岩一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成,火山岩时代有自东向西趋新之显示,岩石组合主要为细碧-角斑岩、玄武岩-流纹岩及英安岩-安山岩等等,以盛产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而闻名于世,其枕状熔岩同位素年龄为350士27Ma困。哈萨克斯坦近中哈国界处出露有较多的石炭系,由碎屑岩-类复理石建造组成

2 新疆北部成矿作用方面的主要问题

新疆北部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勘探现已发现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矿床.但是,与上述地质构造方面的问题一样,同样也存在许多成矿作用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地质学家和矿床学家.这些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有:

2.1 阿尔泰山可可托海稀有稀土金属矿床主要成矿时代是晚古生代还是中生代成矿构造背景是陆缘还是陆内?在新疆其他地区还有可能发现类似的矿床吗?

2.2 阿尔泰山南麓与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有关的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还是与下伏地慢柱活动有关?该带向西可以对比为国外的矿区阿尔泰成矿带,但是向东在富蕴县城以东,却未见踪迹,是被剥蚀殆尽,还是原本就不存在?

2.3 在东准噶尔和西准噶尔地区已经发现的成矿作用,主要为Cr,Au,Cu等金属矿床,与阿尔泰山和天山有明显的区别,这意味着该区地壳形成演化与其他地区有明显的区别?还是意味着该区成矿作用的本来面目尚未被揭示?

2.4 在博格达山尚未发现任何重要的金属矿床,这与现有对该区地质演化的认识很不协调.是该区蕴藏的矿床尚未被发现,还是目前对该区地质历史认识不符合实际情形?或者说现有关于成矿作用方面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5 喀尔力克山被多数学者认为是泥盆纪的岛弧但是该区尚未发现与岛弧岩浆活动有关的重要矿床,这与同样被认为是活动陆缘的阿尔泰山南部和吐哈盆地南部有明显的区别.其原因是该区原本就不是泥盆纪岛弧,还是该区矿产勘查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6 近年的研究和勘查工作表明,吐哈盆地南缘存在着一条长达600多km的活动陆缘岩浆岩带其中蕴藏着比较丰富的铜金等矿产资源.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带可能延伸到蒙古南部,构成古亚洲构造域一条规模最大的活动陆缘成矿带.然而,该带向西如何延伸?

以上列举的仅是与新疆北部地壳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有关的一些存有重大争议的或疑难的问题,此外,该区还存在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可能还有一些重大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方面的问题被遗漏,对所列举问题表述也可能不够确切,欢迎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3 结束语

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和成矿的作用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当前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要重点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并进行总结和分析,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新疆的采矿工作朝着更加健康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锦轶,何国琦,徐新,李华芹,孙桂华,杨天南,高立明,朱志新.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J].地质学报,2016,01:148-168.

[2] 王广瑞.新疆北部及邻区地质构造单元与地质发展史[J].新疆地质,2016,01:12-27.

[3] 郭召杰.新疆北部大地构造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评述——兼论地质图在区域构造研究中的重要意义[J].地质通报,2016,07:1054-1060.

文章 地质 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