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打柴舞初探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07日 08:10

陈金峰

[摘 要]黎族是中国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是海南岛上居住最早、最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古越人“路越”中的一支是它的族源。黎族是海南省第一大少数民族,人口已过万,和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傣族等南方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黎族是一个崇尚自然,重视人伦,善于吸收各方外来优秀文化的开放的民族。黎族的民间舞蹈中尚有原始观念的遗存,反映了黎族人民在海南岛上的原始性农耕文化和崇信鬼神的习俗。

[关键词]黎族;打柴舞;分析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29-01

1 导言

黎族打柴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民族色彩,黎族打柴舞是黎族人民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密切相关,然而在社会日益发展的趋势下,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的生存状态,。

2 打柴舞概述

2.1 打柴舞的起源

关于黎族打柴舞的起源问题,目前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其发源于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带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黎族先民去世后为保护尸体、驱赶野兽、祭奠亲人祖先的一种丧葬舞蹈。“打柴舞是海南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家也叫‘跳柴,黎语叫‘转刹或‘卡咯,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的丧葬活动”;另一种,海南舞蹈界学者吴名辉认为打柴舞是“建茅屋时丢上去的竹竿不时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时地跳呀跃的,就逐渐模仿和改进,形成了‘跳柴。”

2.2 打柴舞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打柴舞这种在丧葬特定环境氛围中才能见到的民间习俗,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将这一丧葬传统习俗改编成为有鲜明民族气息的群众性广场舞蹈。打柴舞被赋予新的内容而发生着演变。根据王蕾《黎族打柴舞的兴起与演变》中关于打柴舞演变的方式,笔者总结为三点:一是打柴舞性质发生变化,打柴舞是黎族人的丧葬舞,注入了娱乐性质,跳柴的习俗逐渐演变,成为黎族“三月三”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青年男女通过舞蹈建立情谊,尋找伴侣;二是打柴舞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基本舞步和丧葬歌词已经消失,更多的是歌颂爱情与生活的内容,赋予打柴舞新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三是表演方式与技巧的变化,舞蹈表演者由先前的“女打男跳”变为“混合打跳”,舞蹈技巧大幅提高加入翻跟斗、踩高跷等高难度动作。

2.3 打柴舞面临的生存危机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生存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的打柴舞面临生存的危机。根据笔者对三亚地区部分中小学和高等院校的海南学生做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海南年轻人能跳打柴舞的甚少,懂打柴舞文化历史的更是微乎其微,打柴舞一般只出现在旅游景点以及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堂,随着老一代的打柴舞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传承面临断层。既然黎族打柴舞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如何让这一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发扬,是每一个关心黎族舞蹈文化发展的海南舞蹈工作者所应该思考的。

3 现状介绍

打柴舞的道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打柴舞在初步形成时,打柴者多持木棍进行打击奏乐。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开始传播和发展,木棍不便于携带和使用,由此演变成为竹竿,故亦名为“竹竿舞”。

3.1 舞蹈形式多样化

黎族打柴舞以丧葬形式为代表,初期有代表性的跳法有三种。第一种:打平柴式,是两位打柴者将竹竿平行打击,舞者在竹竿的合分间隙中,脚步交叉跳跃,逐竿踩踏而过。第二种:跳跃式,舞者的节奏和步伐与打平柴式相同。持竿者的打柴方式有变化,一、三对竿分时,二、四对竿合。舞者在竹竿的间隙中跳跃,双脚交错,单脚落地。每一步跨两根竹竿,难度相对于打平柴舞稍有增加。第三种:交错式,又称为编结式,这一形式因交互交叉的竹竿相似于编制打结的形状而得名。舞者的节拍和步伐与前者相似。持竿者将竹竿抬起与之进行敲击,舞者一般将身体穿梭在竹竿中,舞者只有跳到一定的高度才可以完成动作。难度较打平柴式和跳跃式更大,需要持竿者和舞者具有高超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程度,明确不同的节奏和动作。第一种和第二种打柴舞在一度空间进行完成,第三种是竹竿举起在二度空间进行完成。有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打地面四种最基本形式。

3.2 节奏型

打柴舞的节奏非常欢快,当舞者灵巧地穿梭在竹竿之间跳进跳出时,持竿者会呼喊:“嘿!呵嘿!”场面非常热闹喜庆,观看者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打柴舞的节奏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2/2拍,由持竿者打出的节奏是分、合、分、合。这种节奏型一般用于最简单的打平柴式。舞者的步伐跟随节拍,一般是左右左右脚的步伐落在竹竿的间隙中。第二种是4/4拍,这种节奏型更加复杂,舞者的步伐动作也更多。并且这种节奏型同时包含了第一种,在舞蹈形式中的用法更加广泛。

4 打柴舞的演变

随着黎族哈应人的迁徙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黎族歌舞逐渐引起各级政府的注意和重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挖掘并加于改编,它的艺术魅力才得以充分地展示。然而,打柴舞作为跳丧舞,因其带有封建迷信和神秘巫术色彩,在文革期间破四旧时,被加以禁止无人谈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禁固思想被打破,打柴舞作为跳丧舞随黎有的丧葬习俗的兴起而慢慢复苏,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提倡下,得到发展,其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增添了时代特色。打柴舞毕竟只是一种在丧葬特定环境氛围中才能见到的民间习俗,其娱乐、健康和民族本色等健康内涵被掩盖。

但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地进行挖掘,在保持原来民间舞蹈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推陈出新,将这一丧葬传统习俗歌舞改编成为舞姿优美明快、热情欢畅,具有鲜明民族气息的群众性广场舞蹈,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和欢迎,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脱胎于跳丧舞的打柴舞成为黎家节庆和民俗表演的经典曲目,男女老少耳熟能详,闻曲起舞。打柴舞不仅保留其民族性,而且兼具大众性、娱乐性、广场性,表演性、观赏性,深受黎家人民以及国内外参观的游人所喜爱。1957年首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引起很大的反响。70年代初,走出国门对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欺坦、日本等国家,进行出国访问演出,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被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多次参加国内各类文艺汇演,艺术节及民族体育运动会,分别获过一等奖、优秀奖、表演奖,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神神秘秘、遮遮掩掩的黎家跳丧舞—打柴舞,经过种种周折和改编终于揭开它朦胧的面纱,与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要求相吻合,改头换面,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5 价值与发展

随着海南岛国际化和民俗旅游的发展,海南的黎族打柴舞已经成为游客观赏性和参与性很强的一项文化活动,也成为了海南黎族文化的象征。黎族打柴舞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旅游价值。美国著名人文学家格雷登教授曾经说过:越是濒临灭绝和消亡的东西,越吸引当今的都市旅游者。黎族打柴舞经由加工和编排,被开发成为海南风情旅游中的精彩项目。在三亚的旅游景点槟榔谷中,专门有打柴舞的节目表演。在每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打柴舞”备受中外嘉宾的青睐。众多嘉宾和政要在会议间隙,都要被邀请加入到“打柴舞”的行列之中。正是因为黎族打柴舞富有民族生活气息,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民族个性,它的健身和娱乐价值对海南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黎族打柴舞现已成为海南欢迎外来宾客的一种礼节,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一种文化象征,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6 结论

总之,经济特区在取得超常发展的同时,不可忽视特区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近年来,海南文化的多样性逐渐消失,黎族打柴舞是海南省黎族文化艺术精华的代表,应加紧展开保护措施,保护珍贵的民族艺术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欧阳晓芹.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黎族打柴舞传承探究[J].新东方,2014,04:43-46.

[2] 詹贤武.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3)黎族打柴舞[J].新东方,2008,08:67.

[3] 颜妹.探析黎族舞蹈的文化艺术价值及传承——以黎族打柴舞为例[J].大众文艺,2014,19:3.

[4] 王晔菁.浅析海南黎族舞蹈《打柴舞》的独特魅力[J].大众文艺,2015,16:173.

[5] 韩伯泉.试论黎族“打柴舞”的宗教性与自娱性[J].民族艺术,1986,02:72-79.

文章 新东方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