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作用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08日 02:28

李林+++徐华明+++李世文+++苏九阳+++孟利洪

[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气象防灾与减灾工作逐渐的成为了各地区气象部门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的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便成为了主要的手段之一。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工增雨与人工防雹技术已经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展的因素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20-01

一、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分析

1.利用人工增雨抗旱减灾

从我国的气象条件上来看,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我国来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出现,严重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底,曲靖市因干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7.47亿元,近47万人饮水困难。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依靠人力进行“呼风唤雨”的传说。由此看来,我国古人便有依靠人力来改变气象灾害的愿望。然而,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来看,人工增雨并非不可能实现,只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科学的催化技术手段才能取得成功。从人工增雨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在进行人工增雨前,要先对需要人工增雨的云层物理特性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不同的时机,使用人工增雨炮弹向云层中撒播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起到促进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的效果。

例如:2015年,由于武汉市的雾霾十分严重,武汉市采取了飞机撒播以及炮弹撒播两种方式,向云层中撒播利于增雨的催化剂,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减缓了雾霾对武汉市造成的影响。由此看来,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在气象防灾与减灾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从人工影响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实际使用效果上来看,除了驱散雾霾以外,人工增雨缓解地方干旱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地区由于缺乏云层,无法满足人工增雨的条件,人工增雨也无法实行。

2.人工消雹减灾

冰雹作为破坏性较强的气象灾害,主要是由于气候变暖所引起。冰雹不仅会对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灾害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灾害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据史料记载:1959年曲靖地区由于遭受冰雹,小春作物损失达50%;1961年5月,宣威最大冰雹有碗大,重3公斤。早在多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在人工防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代末年便有了土炮防雹的记载。这说明,人力的影响,在气象灾害的防御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防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人工增雨的方法基本相同,利用“三七高炮”或火箭炮将防雹催化剂送入到云层当中,对冰雹的形成进行破坏,使冰雹无法成长,最终以雨水的形式落地,减少或消除冰雹对灾害地区造成的危害。

3.人工影响天气的其他作用

人工影响天气除了能够起到气象防灾、减灾的作用,还能够减缓或消除一些自然灾害。例如:1987年,我国的大兴安岭森林自然保护区发生了我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烧毁了境内1800万亩的森林。由于大火始终无法熄灭,便采取了人工增雨的方式进行灭火,并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由此看来,通过人力影响天气的变化,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我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情况来看,依旧沿用传统的作业方式,采用飞机或“三七高炮”、火箭炮撒播催化剂的方式,来完成人力对天气的影响。而且,其主要的影响方式就是抗旱与防雹,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方面还相对较弱。一方面,由于许多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属于世界性难题,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说,根本无法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充足,使得许多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无法持续进行,从而导致了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技术水平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由于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较大,许多地区在遇到气象灾害的过程中,无力承担该作业方式产生的资金消耗,使得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2.管理、作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从建国以来,我国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的重视程度便很高,多次开展大规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从事天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水平却始终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工薪待遇也不高,使得许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愿从事该项工作。其次,由于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较低,技术发展停滞,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缺乏积极进取的心态,工作热情不高。最后,由于部分地区在招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的过程中,准入门槛较低,导致许多作业人员在入职时便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水平,更有一些作业人员不稳定,使得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很难实现规范化管理,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关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未来的发展与思考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通过法制对当前作业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并以法律规定为依据,对各个作业点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细致的考察。从而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对气象防灾减灾的作业效果。除此之外,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还要建立全面安全防患体系,并制定相應的应急对策,使管理、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发生以后,能够依照应急对策尽快采取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对地区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2.建设气象观测体系

从作用上来看,人工影响天气是我国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气象探测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从而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不仅如此,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完成。而气象探测体系的建设,可以及时寻找到最适合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气候条件,通过对气候的推演与预估,使其向着有利的气候条件发展。

3.提高储备力量

在科技时代,人力影响天气作业若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除了在资金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以外,人才储备力量的强弱,也是决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大相关人才的后期储备,不仅能够加快相关技术产业的研发。与此同时,也能有效的推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逐渐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人员的综合性培训,使其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技能水平高超的服务型人才,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事业未来的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不仅能够有效的起到气象防灾与减灾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从法制、气象观测体系以及后备力量储备这三方面入手,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水平,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影响。

参考文献

[1] 宁瑞斌.人工影响天气在防御气象灾害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农业,2015(06):115-115.

[2] 朱马德力.夏力甫.人影工作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意义及思考[J].科研, 2016(12).

[3] 范有成.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农家科技旬刊, 2015(12).

[4] 丁永魁.人工影响天气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地球,2016(03).

作业 文章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