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岩土工程施工要点的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0日 22:53

何彦伟+张海静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岩土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岩土工程施工的特殊环境,在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岩土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为今后岩土施工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岩土施工;桩基;基坑支护

中图分类号:P58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157-01

引言

最近岩土施工工程发展迅猛,同时岩土施工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岩土施工具有工作条件非常差、不安全的因素非常多、施工的危险性大等特点,由此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不安全事故,为了有效的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岩土施工中要点,进一步控制岩土施工的质量。

1 岩土施工工程的规律性特点与重难点

岩土施工工程是一个解决工程中的关于岩石和土地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它在解决以上问题时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进行,包含岩石、土、地下水等部分。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阶段进行划分,岩土工程工作内容可分为岩土工程的勘察、岩土工程的设计、岩土工程的治理、岩土工程的监测以及岩土工程的检测等五个方面。由于我国的地域广阔,地质及地貌的差别很大,岩土地质的条件非常复杂,加上气象变化比较大,环境比较恶劣,给城市的岩土工程施工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岩土工程的研究更为深入。

1.1 岩土工程的施工的不确定性

首先,岩土工程的施工有不确定性。原因之一,岩土工程的勘察报告的数据来源比较单一化,还有很多的勘察单位仍然采用的是工程地质的勘察方法,这导致了勘察报告内容只停留于定性的评价方面,而定量评价的数据非常少,这使得不容易知道场地岩土的所有性能。第二,我国很多的城市岩土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很容易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改变,但是施工的过程又容易使岩土环境的条件发生变化,这使得岩土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异常复杂,且使其不确定的因素非常多。

1.2 区域间的岩土性质的差异性

其次,区域间的岩土性质具有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岩土性质也存在非常大的不同,这种情况导致了各个地区之间的各种指标有很大的差别,如其抗剪强度的指标和工程处理的目的等。例如施工技术选用方面,上海主要注重软土,而四川则主要注重粘性土,与上述不同,山西则比较注重的是湿陷性黄土。

1.3 岩土施工的过程的隐蔽性

最后,岩土施工的过程具有隐蔽性。岩土施工的过程中,例如地基的处理,及桩基工程,还有地下连续墙和锚杆的施工等工作都是隐蔽的在岩土中进行的,即使项目工作完成了,其随后的运行还是隐秘的,这会使工程的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太容易被发现,并且问题被发现后,对问题的判别和处理难度会比较大。

2 岩土施工工程中的桩基问题

随着高且重的建筑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在基础的工程中,桩基的地位也越显重要,其中有三大系列的桩基有一定的发展,主要分为混凝土灌注桩和混凝土预制桩,还有钢桩,其中灌注桩有最突出的发展。灌注桩已经形成了挤土和非挤土,以及部分挤土这三个大类,有十多种的桩型大工艺,成桩的工艺。其中,挤土类,其主导的桩型为沉管灌注,它主要在70年代多数用于高层的建筑,而在80年代的后期以后慢慢演变并淘汰,原因是在原来的设备基础上继续开发出了夯扩桩是其主要原因。非挤土类则形成了泥浆护壁、干作业钻和挖孔等多种类的桩型,其中的泥浆型护壁钻孔的桩适应性比较好、并且桩径桩长的变幅较大,因此已经发展成为了高重型建筑、桥梁主导的桩型。最近几年来,人们又开发出了后压浆技术,与其相互配套,可以既能固化沉渣还有泥皮,又能对桩底桩侧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加固,大幅度的提升桩的承载能力,并且减小沉降,实现两种加固技术有机结合。而旋挖孔灌注的桩在近几年引进后,因为它可以降低泥浆排放、其工效高,很受欢迎,国产化的设备也已经开始进入到市场。长螺旋钻孔桩(直径400~800mm),由于近年来借鉴了国外经验已经扩展到了水下作业,即由钻杆泵灌混凝土,实现钻灌合一。

3 岩土施工工程中的基坑支护

主导型的支护结构主要为排桩和排桩—锚杆的组合以及排桩—内支撑的组合。桩—锚支护主要是用在非软土的地区,桩—撑支护则主要是用于软土的地区。由于基坑深度在增大,地下连续墙这种的支护结构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逆作法的施工技术同样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3.1 基坑支护的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基坑支护的工程中,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地下水的控制。看其周围的环境条件,优先要考虑到降水和回灌相互结合,在不允许降水的特殊情况下则可以采用截水措施。排桩等支护结构的截水措施,大体可

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桩间、桩后采用深层搅拌法、旋喷法、注浆法等形成的帷幕型;另一类是适用于水头高、强透水层厚度大的帷幕与封底组合型截水。

3.2 基坑支护工程的主要特点

(1)由于基坑支护的工程是一个临时的工程,虽然设计时的安全储备可以相对的小一些,但是也与地区性相互关联。不同的区域其地质条件的特点也都不相同。而基坑支护的工程是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还有施工技术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是很多种的复杂的因素相互有影响的一个大系统的工程,它是理论上还没有完全的发展的综合的技术学科。

(2)在支护型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包含很多方面。如支护体系的选型,其围护结构的承载力,还有变形计算和场地内外的土体的稳定性等等。应该注意要避免“工况”,注意避免计算内容中间可能会有的“漏项”,继而会致使基坑失误。

(3)基坑支护的工程有很多紧密相关的环节。例如挡土、支护、防水、降水、挖土等。而这环节中的任一环节的失效可能会使得整个工程面临失败。

(4)工程实践可以证明,基坑支护的工程是否能做得非常成功,必须要包括整个开挖支护全过程,而它包括了勘察工作、设计工作、施工和监测工作等一系列,因此强调了要精心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4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迅猛的发展,地下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地下工程项目规模和复杂度也日益增大。和普通的施工项目有所不同,岩土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也给我国城市岩土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岩土工程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并且结合具体的技术实际进行理解和吸收,增加其发展力度和创新力度,是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5 结语

总而言之,岩土施工必须充分的认识施工技术的特点和要点,在结合实际施工环境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效的控制施工要点,确保岩土施工的质量。同时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施工技术,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不断的在更新岩土施工,进一步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建设银行岩土工程五十年,刘金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2] 周超志.论述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1,09(9):175-175.

[3] 李希,浅析岩土工程与城市建设,李风兵康岚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4] 张书琴;宫自强.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初探[J].四川建材,2012 年06期.

岩土 文章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