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水利施工过程中大体积的砼裂缝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0日 04:40

嵇华东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同时,对建筑中混泥土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使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发展推进,需要建立完整的的监管体系,确保施工进行中混泥土的质量。文章主要总结与分析目前水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泥土裂缝现象,并且对于出现的裂缝提出了相对应地解决方法。

[关键词]水利施工;砼裂缝;防治措施;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188-01

0 引言

砼裂缝是水利施工中人们特别重视并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出现砼裂缝会使砼的构建强度下降、质量降低。对钢筋产生锈蚀.轻则造成结构或构建的外观质量和扛渗性下降。重则对建筑物的强度性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还会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出现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如果不对砼裂缝的问题予以重视,整体建筑物的安全都会受到危及.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耐久性和适用性。砼产生裂缝穿绳的原因有很多。无论是何种原因都需要认真研究。并且在施工当中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来防止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从而确保安全。

1 水利工程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1 水利工程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的原因有:由于外荷载包含使用和施工阶段的动荷载、静荷载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裂缝,同时还有包括温度、湿度变形或者是不均匀沉降等一些其他原因造成混凝土变形,造成混凝土的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裂缝。当然还会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比如施工的操作所引起的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依据裂缝的形状、方向区分有:垂直裂缝,水平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向裂缝和放射状裂缝等。而依据裂缝的深度区分有:深层裂缝、贯穿裂缝及表层裂缝。,通常是由下面的这些原因造成在这些裂缝的产生:

1.1.1 关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本身的某些原因所造成的,比如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水化的时,经常会在水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热量不可以散发出去,因此会造成内外的温差,混凝土因为内外温差较大,形变超过极限,从而出现裂缝。

1.1.2 混凝土硬化的过程当中,常常会产生挤压和压缩,这样一来,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高强度的操作,所以就会出现体积的变形,进而在受到约束时产生裂缝,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若压缩的强度过大,裂缝的宽度就会相应的变得很大,甚至会贯穿于整个构件。

1.1.3 在较大厚度的构件当中,混凝土通常也会有裂缝的情况出现,由于产生的这种裂缝会在较大的程度上引起混凝土的一些剥蚀,或是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塌落,从而会造成相关的裂缝出现。

1.1.4 对于混凝土在受到一系列的外部环境约束时,也会有一些损坏产生,尤其是在混凝土热涨冷缩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体积的涨缩产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受到外部的一些的约束,产生了温度应力在混凝土的内部,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非常容易由于温度的原因引起的拉应力拉裂的情况,进而会产生温度裂缝。

1.2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1.2.1 发生渗漏现象,产生很大影响

因为很大的水压力作用力,会让裂缝范围逐渐增大,水渗入混凝土中,会被水解破坏,若出现严重情况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是由裂缝引发渗漏水的。引发相应的收缩开裂现象由于混凝土碳化的原理,来让混凝土结构裂缝破坏,较大程度上会让水泥中的化学成分和二氧化碳引起化学反应,产生碳酸钙,即为通常说的混凝土碳化现象。在潮湿的环境下,水泥里的化学物质容易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的碱度很大程度的降低,造成钢筋的破坏。裂缝扩大裂缝处水拉性能降低,产生很大的影响。

1.2.2 电化学造成的钢筋腐蚀

由于电化学腐蚀钢筋的过程中,反应过程的条件为氧气和水份,腐蚀后的产生的物体体积比钢筋自身的体积大,所以钢筋膨胀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对混凝土有推挤作用。同时,为钢筋腐蚀制造了适宜的反应空间由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钢筋严重腐蚀时,表层的混凝土会脱落下来,较大面积的脱落会引起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损坏。在水利水电工程大面积的施工进行当中,最害怕这种现象的出现。

2 探讨水利工程中砼裂缝的防治措施

2.1 防治收缩应力产生裂缝

在有效的控制砼裂缝的详细措施上,围绕收缩裂缝中应力出现的各种现象,就要从多方面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各项参数的指标进行控制。一是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应用。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当中,施工中的主要材料为砂石、水泥和外加剂等,要正确的选择,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充分,在具体的选材方面,要选取发热量较低的,含碱量也相对较低的材料;同时,还要选取塑性性能较好的原材料,并且要控制严格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前期材料的进货渠道,保证原材料的整体质量良好。二是要谨慎考虑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在详细的材料配比上面,对水泥的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形成科学有效的运用模式對其余砂石、水分的配比,还要考虑充分混凝土的凝聚力、保水性等特点,选取良好的粉煤灰和外加剂,以便更好的来降低水分的水化的现象。

2.2 整体技术的全面融合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当中,对于出现砼裂缝的现象,要在全面考虑温度影响的因素下,注重全面优化施工技术,特别是把握工程的整体质量,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样可以更好的使砼裂缝的现象降低,一是注重振捣作业的效果,应用先进的平板振捣或渗入振捣器的运用方法,特别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使用振捣的方式为插入式,从纵向和横向来进行振形成力量上的吻合。二是对于混凝土模版的搭建,需要有一定的水分,进行无缝的混凝土浇筑,在表面水湿的基础之上,完成这些之后,合理地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处理。

2.3 防治干缩裂缝的措施

产生干缩裂缝大多出现在砼浇筑完成之后的一周时间左右或是砼养护完成后的一段时间的水泥沙浆中水分的蒸发,并且这种是不可逆的收缩。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网状浅细的裂缝或平行线状裂缝,宽度大多在0.05-0.2mm的范围之内,体积较大的砼中平面部位出见较多,薄的梁板中大多顺着短向分布。砼干缩主要和砼的水泥成分、水泥使用量、集料性质和使用量、水灰比、外加剂的使用量有关。

3 常见的水利工程砼裂缝补强方式

3.1 贴补法

在砼表面的裂缝处进行素水泥的涂抹贴补,通过此方法填充砼裂缝。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以及有害物质进入裂缝造成砼结构的进一步损坏;还可以通过表面贴补法进行防渗防漏的处理。但该方法只适合砼裂缝较浅的情况,若裂缝触及钢筋,则不适用该方法。

3.2 填充法

这种方法主要对于较宽的裂缝来进行补强,操作简单,费用偏低,是通常使用的裂缝补强手段。通常顺着裂缝的轴线来开凿V型槽,在槽中进行小型号钢筋填充,并且将钢筋用铁丝固定,之后涂防腐材料、环氧类胶状物等在钢筋的外部,最终使用素水泥来使混凝土的表面抹平。该方法适用于范围较小的规则裂缝,但不适用于不规则的裂缝或大面积的裂缝。

3.3 灌浆法

最为常见的进行裂缝补强的方法就是灌浆法,从局部到大面积的裂缝,从细小到较深的裂缝,灌浆法全能够很好的进行处理。我国一些大型的基础建设产生出来的裂缝,一般都应用此方法来进行补强。例如辽河坝工程、葛洲坝水电站二期工程等。灌浆法的原材料主要为胶泥与混凝土溶剂的混合物,不但保证了强度,而且具有一定的粘合性。

4 结语

结合上文总体来讲,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中,产生砼裂缝是不能避免的,通过控制有关施工环节,选取对应的策略,进而来减少裂缝的产生。在施工进行中,应当强化全体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在施工、设计和选材等不同的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使其符合相关的的质量标准,认真的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得具体工作和施工后的善后工作,让水利工程中砼裂缝问题能够有效的控制,保证工程的安全、确保工程的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 冯焕芹.浅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09(12).

[2] 谢文俊.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3).

[3] 赖胜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技术分析[J].广东科技,2009(22).

裂缝 文章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