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随叶++张小志
[摘 要]合欢既是一种优美的园林观赏树种,又是一种良好的药用树种,它被广泛应用于园艺、医药、家具和建筑等行业。本文从合欢种子的选择、处理、育苗、间苗、定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体讲解了合欢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合欢;栽培;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TU6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05-01
合欢又名为夜合欢、绒花树,属含羞草亚科,落叶乔木,树冠呈伞形,树干高可达15m以上,树皮为灰色且光滑,枝干粗大但稀疏。叶片为偶数羽状复叶,羽片通常有4~12片,对生,小叶有10~30对,呈长圆形,向上倾斜,长6~12mm。宽1~4mm,表面为深绿色,富有光泽,为头状花序,花呈淡红色。花期为6~7月,花期长、气味香淡;果期为8~10月,荚果扁平呈长椭圆形。合欢喜温暖、喜阳光、耐干旱、耐寒、耐瘠薄、耐轻度盐碱,但不耐阴、不耐涝。同时对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且具有根瘤菌,能有效的改良土壤。
1 合欢的栽培技术
1.1 播种繁殖
春季育苗,播种前将种子浸泡8-10h后取出播种。开沟条播,沟距60cm,覆土2-3cm,播后保持畦土湿润,约10d发芽。hm2用种量约150kg。苗出齐后,应加强除草松土追肥等管理工作。第2年春或秋季移栽,株距3-5m。移栽后2-3年,每年春秋季除草松窝,以促进生长。
合欢常采用播种繁殖,于9~10月间采种,采种时要选择子粒饱满、无病虫害的荚果,将其晾晒脱粒,干藏于干燥通风处,以防发霉。
1.2 种子处理
于翌年3~4月间,将种子作处理后方可播种。由于合欢种皮坚硬,为使种子发芽整齐,出土迅速,播前2周需用0.5%的高锰酸钾冷水溶液浸泡2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80℃左右的热水中浸种30s(最长不能超过1min,否则影响发芽率),24h后即可进行播种。利用这种方法催芽发芽率可达80%~90%,且出苗后生长健壮不易发病。
1.3 育苗
育苗方法有营养钵育苗和圃地育苗。
1.3.1 营养钵育苗
常用的营养土有2种:一种是焦泥灰60%~70%、园土20%~30%、垃圾或栏肥9.5%、钙镁磷肥0.5%,混拌均匀;另一种是肥沃表土90%、草木灰7%、骨粉1%、腐熟畜肥2%,捣碎拌匀。每杯播种2~3粒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播种后上面盖些泥灰或细土25px,有条件的再撒上一些松针。把已播种的营养杯排成宽25px、长度不定的畦,畦四周培土与杯等高,以保持水分,约排18万只/hm2左右,播后1周即发芽出苗。
1.3.2 圃地育苗
圃地要选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沙壤或壤土、排灌溉方便的地方。翻松土壤,锄碎土块,做成东西向、宽1m、表面平整的苗床。播种前在畦上先施腐熟人粪尿和钙镁磷肥,再盖上一层细园土。采用宽幅条播或撒播,播种后盖一层约12.5px厚的细泥灰,然后覆盖稻草,用水浇湿,保持土壤湿润。用种量,需移苗栽植的播45~60kg/hm2,不移苗的播30~37.5kg/hm2。播种后7d内,晴天要喷1~2次水,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出土后逐步揭除覆盖物,第一片真叶普遍抽出后全部揭去覆盖物,并拔除杂草。
1.4 移栽管理
合欢密植才能保证主干通直,育苗期要及时修剪侧枝,发现有侧枝要趁早用手从枝根部抹去,因为用刀剪削侧枝往往不彻底,导致侧芽再度萌发。主干倾斜的小苗,第二年可齐地截干,促生粗壮、通直主干;小苗移栽要在萌芽之前进行,移栽大苗要带足土球。移植时间宜在春、秋两季。春季移栽宜在萌芽前,树液尚未流动时;秋季栽植可在合欢落叶之后至土壤封冻前。同时,要及时浇水、设立支架,以防风吹倒伏。管理上每年应予修剪,调整树态,保持其观赏效果。另外,还要于每年的秋末冬初时节施入基肥,促使来年生长繁茂,着花更盛。绿化工程栽植时,要去掉侧枝叶,仅留主干,以保成活,晚秋时可在树干周围开沟施肥1次,保证来年生长肥力充足。
1.5 田间管理
定苗、除草及肥水管理。苗期要做好定苗、除草、施肥等工作。当苗高375px左右时要进行定苗,株距15~500px。如果田间杂草过多可进行人工锄草或化除。定苗后结合灌水追施淡薄有机肥和化肥,加速幼树生长,也可叶面喷施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8月上旬以前要以施氮肥为主,用纯氮225~375kg/hm2,后期(8月中下旬至9月间)以施用氮、磷、鉀等复混肥为主,用量为6007~50kg/hm2,施肥时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不得施“猛肥”,以防肥多“烧苗”。由于合欢不耐水涝,故要在圃田内外开挖排水沟,做到能灌能排。若管理适当,当年苗高可达2000px以上。如作城镇、园区绿化之用,要分床定植,苗期要及时修剪侧枝,保证主干通直。
2 病虫害防治
2.1 锈病
合欢患锈病后叶背会出现一些淡黄色斑点,斑点产生白色疱状物。
防治办法:喷洒0.3石硫合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2.2 枯萎病
合欢树枯萎病是一种系统性传染病,对合欢树来说是最严重的病害。该病发生几率较大,幼苗及成品树都受到影响。
防治办法: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浅色花的驰闻、深红色花的夏洛特等,在种植形式上,最好采取单株或几株点缀种植于绿化带、花园、庭院,不宜大面积或在街道上做行道树,因为街道土壤坚实,排水不良。
2.3 虫合欢吉丁虫
鞘翅目,吉丁虫科。成虫体长3.5~4.0mm,铜绿色,稍带光泽,幼虫老熟时体长5~6mm,头很小,黑褐色,胸部较宽,腹部较细,无足。蛀于害虫,1年1代,6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干内过冬。次年在隧道内化蛹,6月上旬开始咬食树叶。多在干和枝上产卵,每处产卵一粒,幼虫孵化潜入树皮为害,到9、10月份被害处流出黑褐色胶,一直为害到11月幼虫开始过冬。
防治方法:一是6月上旬成虫羽化期往树冠、干、枝上喷1500~2000倍的20%菊杀乳油等杀成虫。二是在5月成虫羽化前进行树干涂白,防止产卵。三是幼虫初在树皮内为害时,往被害处涂煤油溴氰菊酯混合液(1:1),杀树皮内幼虫。四是注意栽前苗木的检疫工作,栽后加强管理,及早发现虫害,及时清除枯株,减少虫源及蔓延。
2.4 双条合欢天牛
成虫22~26mm,宽5~6mm,体棕色或黄棕色。背板中央及两侧有金绿色纵纹。鞘翅色较浅,每翅中央有一条蓝绿色纵纹。鞘翅刻点粗密。每翅有3条纵脊纹。老熟幼虫体长50mm左右,乳白色;前胸背板前缘有6个灰褐色斑纹,胸足3对。危害时,可造成观赏树木的大批死亡,降低木材利用和绿化观赏效果。发生规律:2年1代,翌春越冬幼虫在树皮下大量为害,成虫6~8月出现,有趋光性,卵产在树皮缝隙处。树皮脱落处,露出的木质部有幼虫蛀人时的长圆形孔。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捕杀成虫,成虫羽化期,可于晚上8点左右捕杀。二是在幼虫孵化期,可在树干上喷洒杀螟松。三是在树干基部等距离打小孔3-4个,孔深3~5cm,注入50%的久效磷1~3倍稀释液,效果较好。四是在幼虫危害期,树盘浇灌250~400倍的氧化乐果乳油,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
2.5 合欢巢蛾
鳞翅目,巢蛾科。成虫体长6mm左右,翅展12mm左右。前翅银灰色,有许多不太规则的黑点。卵椭圆形,黑绿色,成片。老幼蟲体长9~13mm,初孵时黄绿色,渐变黑绿色,背中央和侧有五条纵行黄绿线。受惊后非常活跃,往后跳动,吐丝下垂。蛹长6mm左右,红褐色,包在灰白色丝茧中。主要食叶,严重时,满树虫巢,大量叶片叶肉被啃光或残缺不全。树冠呈现一片枯干景象。
一般发生在1年2代,蛹多在树皮缝里、树洞里、附近建筑物上,特别是在墙檐下过冬。次年6月中、下旬(中龄合欢盛花期)成虫羽化,交尾后产卵在叶片上,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网状斑,稍长大后吐丝把小枝和叶连缀一起,群体藏在巢内咬食叶片为害。7月下旬开始在巢内化蛹。8月上旬第l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这时易出现灾害,树冠出现枯干现象。9月底幼虫开始作茧化蛹过冬。
防治方法:一是在幼虫期喷1500~20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杀乳油,或1000~1500倍的90%敌百虫晶体等杀幼虫。二是在秋、冬、春刷除树木枝干和附近建筑物上的过冬茧蛹并消灭。三是在幼虫作巢期,虫口不多的可剪掉虫巢,消灭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