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带周期注采效果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1日 10:25

[摘 要]D区块是某开发区的过渡带,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随着含水上升,高含水井比例增加,低效无效循环更加严重,控制综合含水上升,提高注水效率,从源头上节能控耗,可以有效的而降低油田生产成本。周期注采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注入采出量,在油层中人为地建立不稳定状态强化采油,达到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周期注水;周期采油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012-01

1.周期注采的机理

周期注水是一种不稳定注水方式,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注入量,造成不稳定的压力场,促进了毛管吸渗作用的发挥,使高低渗透部位之间产生油水交渗效应,从而增大了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周期采油通过特高含水油井周期性地开关井,改变液流方向,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国内外大量的矿场试验及室内实验均表明,通过改变油水井工作制度,在油层中人为地建立不稳定状态可以达到强化采油和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

2.周期注水应用

2.1 周期注水井区选择原则

总的原则是:依据注采完善程度、地层压力水平优选周期注水井区。一是从井网完善程度考虑,优选注采井数比相对合理的井区。二是从地层压力水平考虑,优选压力较高井区。

2.2 周期注水方式及参数的优化

(1)依据区块开发特点及调整目的优化周期注水方式

周期注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周期注水方式。目前共有两种周期注水方式,停层不停井:针对水井注水压力低、层间干扰严重、薄差油层难以达到注水方案要求的问题,采取高渗低效无效循环层段周期停注。全井停注:针对多层高含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井组,采取全井停注的周期注水方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全井停注的方式最优,停注周期为30天,恢复周期为15天(图1)。

(2)依据地层压力、含水水平及数值模拟确定间注周期。确定合理间注周期既要保证在油层中实现油水置换所需要的压力扰动,又要尽可能使含水下降增加的产油量,实现稳产。因此,需要研究两个规律:一是不同压力条件下,产液量下降幅度与间注周期的关系。二是随着井区含水升高,周期注水后含水下降值与能够弥补产量损失的液量下降幅度的关系。

结合以上两种规律,得出了不同压力及含水井区合理间注天数规律,在目前全区含水及压力条件下,停注天数应保持在30~40天之间(表1)。

3.周期注水效果

2016年D區块高压井区选取34口注水井执行周期注水,周期为40天,其中13口采取全井停的方式,21口采取停层不停井的方式,取得以下效果:较好的控水效果。截止到2016年底区块累计节约注水21.91×104m3,累计少产液2.7×104 t,控制全区含水0.02个百分点。注水压力下降。水井周期注水后,平均单井注入压力 11.64MPa,与周期注水前相比注入压力下降 0.28MPa,缓解了部分井注入困难的问题。地层压力未出现明显下降。统计8口井测压资料,周注井区总压差0.42MPa,与周注前相比压力下降0.08MPa,未出现大幅度的压力下降,保持了地下形势的稳定。

4.周期注水与周期采油相结合

在扩大和完善周期注水技术的同时,开展了周期采油方式的尝试,探索其改变液流方向,挖掘平面剩余油的有效途径。在周期采油井区选择上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平面上生产状况差异大,本井产液量高、含水高、剩余可采储量少,周围采油井含水相对较低、流压较低。二是本井多层高含水,措施潜力小,主产层平面矛盾突出。

根据以上原则于选取5口油井进行周期采油,周期采油前日产液528.9t,日产油7.4t,综合含水98.6%,周围7口油井日产液769.8t,日产油24.3t,含水96.85%,流压4.24MPa,并对其周围9口水井对应高含水层位进行周期注水。通过以上工作,周围采油井初期日产液增加198.9t,日增油6.7t,含水下降0.05%,流压上升0.15MPa,取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5.几点认识

1)开展周期注采技术推广应用,减少低效无效循环,减少注入和污水处理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2)开展周期注采技术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含水上升,提高薄差层动用程度,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立支,肖华珍.周期注水油藏因素分析[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0(4):14-16+21.

[2] 万新德,高淑明.特高含水期层状砂岩油田周期注采的实践与认识[J].中外能源,2006,11(5):42-44.

作者简介

徐龙(1988-),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动态分析工作。

周期 文章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