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对干粉灭火剂粉体包覆效果的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2日 14:43

都阳++解鑫毅

[摘 要]自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Rowland教授和Molina博士发表了“环境中的CFCs”论文,发现消防行业大量使用的哈龙灭火剂是造成臭氧空洞的原因,全球掀起了哈龙替代计划。超细干粉灭火剂作为哈龙替代计划当中的研究热点,其通常做法是将基料超细化之后进行一定的特性改良。文章设置对照试验,通过设置不同超声波功率,研究了超声分散对于超细粉体在包覆过程中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U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021-01

0 引言

干粉灭火剂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灭火剂类型,因其灭火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科学家研究发现,每种超细干粉灭火剂都有一种临界粒径,只有小于此粒径干粉灭火剂才会对火焰起化学抑制作用,也就是说,粉体粒径越细,灭火效果就越好。但是由于粒子超细化后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团聚、易吸潮,导致保存时间变短,再加上一些特殊场合的需要,粉体改性就必不可少。通常情况下的粉体改性是通过搅拌、加热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超声震荡后,可以明显看到对于粉体包覆效果的影响。

1 实验仪器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磷酸二氢氨(上海沪试公司,分析纯)、硅油、人造云母、高岭土、疏水白炭黑、气流粉碎机(QJ-30)、圆底烧瓶、搅拌器、超声振荡器(CD-4862)。

1.2 实验方式

(1)将磷酸二氢氨基料与人造云母、高岭土等充分混合,放入气流粉碎机内进行超细粉碎,收集样品1,放入45℃干燥箱中干燥;

(2)组装搅拌仪器如图1-1所示,将粉碎后的原料倒入仪器中搅拌15分钟,实验分五次进行,设置超声波功率分别为0%,水浴温度为50℃;

(3)加入疏水白炭黑,调整水浴温度至70℃,喷入硅油,充分搅拌40分钟,待试剂冷凉后,取出样品2。

(4)重复进行实验,分别设置超声震荡功率为10%、40%、70%、100%,收集样品,分别标上编号样品2、3、4、5、6。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超声波对于包覆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发現,经超气流粉碎后的粉体颗粒明显变小,易发生团聚。经表面改性后,粉体的团聚现象消失,并能良好地漂浮于表面而不下沉。

图2-1、2-2所示,分别将样品1、2、3进行SEM电镜扫描,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经表面改性处理后,粉体颗粒表面粘结了致密的疏水白炭黑等物质,使得表面张力变大,表面含有大量的疏水基团,因而能够良好漂浮于水面。同时可以发现,改性后的粉体放置在空气中无团聚现象,而未改性的样品颗粒团聚现象严重。

通过图2-2与2-3的对比,可以发现,经超声波震荡后的颗粒包覆效果效果较好,包覆均匀,无细小颗粒杂质存在,且进行疏水实验时,未经超声震荡的粒子有些许粒子未完全包覆,放置在水中时,可以看到些许粒子溶于水中。

2.2 超声波功率对于包覆效果的影响

文章还探究了超声波功率对于粒子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2-4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用超声震荡过之后,粒子的包覆率明显提高。提高超声波功率,初始阶段粒子的包覆率迅速提高,再继续提高功率,粒子包覆率变缓,这可能跟超声波对粒子活性的影响有关。刚进行超声震荡后,粒子活性增强效果明显,易于发生包覆,当在不断提高超声功率时,超声波功率的提高对粒子的活性增强的影响变小。

3 结论

(1)超声波能够明显地提高超细粉体表面的包覆效果,利用超声波震荡后,可使颗粒表面的粒子包覆均匀,达到良好的包覆效果;

(2)超声波振荡功率不同,对粒子包覆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不断增大超声波功率,初始阶段对粒子影响效果较大,之后对粒子的包覆率影响变低,这可能跟后期超声震荡功率增强后,粒子活性达到极限有关。

参考文献

[1] 余明高.哈龙替代产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火灾科学.2002(2):109-112.

[2] 汪立.D类超细微粒灭火剂的设计及制备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3] 叶明泉,韩爱军,马振叶,超细粒子及其复合技术在冷气溶胶灭火剂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29(2):236-239.

[4] 卫志贤.纳米氧化锌中试研究[J].无机盐工业,1999(31).

[5] 高镰,孙静,刘阳桥.纳米粉体的分散及表面改性[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文章 粒子 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