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部细节看木雕佛像反映出的佛教文化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3日 21:29

木雕佛像

[摘 要]佛像是一个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文化体系。佛教认为,礼拜和供奉佛像对于修行者来说,能产生无上无量功德。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佛像作为重要的佛教代表也随之兴起,并且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和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木雕佛像以其独特的表皮纹理体现出一种厚重与古拙的质感,其面部细节在展现自身材质特点的同时,也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样蕴含了大量的佛教文化。本篇论文主要从面部细节着手进行研究,举例佛教诸神的面部细节特征,加以阐述佛教的核心信仰——“觉悟之道”,从而分析木雕佛像反映出的佛教文化。

[关键词]木雕佛像 面部细节 佛教文化 觉悟之道

中图分类号:R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33-01

現存的有关佛教造像的研究文献中,研究对象多为铜鎏金佛像和石雕佛像,木雕佛像的研究较少。研究内容多为佛像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衣饰特征和地域特征等,有关面部细节的研究同样较少。研究方向多为佛教传入中国后我国传统文化对佛像的影响,即世俗化、民族化;很少从佛教本身出发,研究佛像与佛教文化之间关系,对于木雕佛像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问题也提及甚少。

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已经阐述了佛像超然、安详、静穆、崇高的神态特点,及其以意为主、以形传神,充分体现佛教大爱,低眉悲怜的美学意味。本文将从佛教的核心信仰——“觉悟之道”入手,进一步阐述木雕佛像反映出的佛教文化。

文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概括为两种,如下:

描述性研究法:对中国木雕佛像中的佛教诸神进行列举,对其面部细节进行实际性描述,力求揭示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化。

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大量有关木雕佛像和佛教文化的文献,形成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

1 中国木雕佛像中佛教诸神的面部细节特征举例

1.1 佛像概述

按照佛教的理论,佛和菩萨本来是没有形相的,他们的“法身”遍满虚空法界,宇宙中的一切皆是其法身的显现。但是大乘佛教认为,佛还有“报身”,是其积功累德而形成的无量庄严的身体。由此可知,佛教的造像主要是建造其“报身”,供信仰者礼拜和参悟。佛教造像不同于一般的雕塑,有自己严格的宗教性定则,最主要的是规范了佛像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三十二相”是指佛陀生来就有的三十二种神异面貌,如“眉间白毫相”、“四十齿相”、“顶髻相”等。八十种好是以佛的头、面、鼻、口、眼、耳、手、足等细微之处描述佛的长相,如头圆而细长柔软,不见骨头;唇色红润光泽,上下对称;面形长宽匀称,皎洁如秋月;鼻梁修长,不见鼻孔等等。一般来说,佛的相好是端正温肃,菩萨的相好是柔丽慈祥。

1.2 佛教诸神的面部细节

1.2.1 诸佛篇

民间习称的“如来佛”,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其造像多呈卧佛状,似睡未睡,似醒未醒,神态无比安详、宁静、淡泊、超然。体现出释迦牟尼精神境界的高度——“断灭”贪念,寻求净土,终结孕育着开始,寂灭包含着再生。阿弥陀佛为佛教所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曾下发四十八个大愿,其中一个大愿是凡信奉他并持诵他的名号的人,命终之时,接引其人往生自己的国土,即西方极乐世界。其像脸部表情静谧安宁,双眼修长,略带俯视,似乎在凝视着芸芸众生。嘴角略向上翘。笑口弥勒像则为圆脸大肚,慈眉善目,脸部略用红彩晕染,和蔼可亲,惹人喜爱。在佛陀造像中,还有一种苦行像。这样的苦行像,一般是脸型憔悴,双眼凹陷,给人一种视觉冲击。修苦行者认为:人生本来就是罪恶的产物,肉体是解脱的最大障碍。他们希望通过对肉体的自虐以达到精神解脱的目的。

1.2.2 菩萨篇

菩萨立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种种化身来到众生之间解脱众生的苦难。菩萨的面容,大多丰满健美,肤色润泽莹洁。双目修长而微张,樱桃小口,乌发垂肩,头上发髻高耸,顶戴宝冠。目光下敛,神态自若。

2 木雕佛像面部细节体现出的佛教核心信仰——“觉悟之道”

佛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穷大、无穷长的宇宙时空。佛教认为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世界由无数个三千大世界所构成,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即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现实世界是一个浊恶、苦难的世界,在这个苦难的世界里以“劫”作为时间周期。佛教还提出四大、五蕴,即地、火、水、风和色、瘦、想、行、识。五蕴里四个是说精神方面,一个是说物质方面,都遮盖着我们的本性,是妙明真心的障碍。未觉醒的众生误认为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迷于理、迷于事,即执著于身、边、邪、戒取、见取等诸邪见和生起贪、嗔、痴、慢、疑等各种迷惑。而轮回是佛教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期生死,而是循环无穷。生命在三世的时间中从过去走向将来,又在六道的不同生命形态中升沉。佛教所说的六道是指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为三恶道。佛教认为,六道轮回的因就是善念和恶念,只有具有善与恶的心念,就会在条件具足的情况下,因缘和合,而得到相应的结果。佛教典籍《圆觉经》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佛界就是彻底觉悟的境界,大千世界中只有佛的心离开了幻化,体会到无始无终的妙明真心。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皆因缘而生,因缘而死,没有一个固定的本体。“缘起”说明现象是存在的,而本质是“空”的。佛菩萨对“缘起”的真相了然于心,因此自然发出广大的慈悲心,救渡众生,这就是佛教的慈悲观。由此可见佛教六道轮回的理论是有着深刻的现实伦理目的的,是以一般人常有的心理来进行道德教化,具有劝善的功能。

结论

通过对佛教诸神的面部细节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诸神大多眼向下看,神态超然安详。这是因为佛是觉悟之人,明白世间的轮回之道,晓得“缘起”的真相,是超越一切束缚和痛苦的人。所以当他们俯视民间的时候,看到众生依旧不能觉悟,依旧在疾苦与执念贪念之中沉浮,便心生慈悲之情。犹如证严法师所说:“眼睛低垂下来,这既表示了佛有慈悲之心,又表明了佛是用冷漠的智慧俯视民间的。慧皎曾指出:“圣人资灵妙以应物,踢冥寂以通神,借微言以津道,托形象以传真。”木雕佛像对于传播宗教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由于木雕作品不宜保存的特性,使得木雕佛像的传世精品十分稀少,人们对于木雕佛像的了解与关注也远低于铜鎏金佛像和石雕佛像。希望通过本文对于木雕佛像反映出的佛教文化的论述,可以增加一些人们对于木雕佛像的了解与关注。同时,也希望之后的研究者可以进行一些有关木雕佛像现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年6月印刷.

[2] 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M].中华书局 2010年4月印刷.

[3]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4] 金维诺.中国宗教美术史[M].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

[5] 马书田.中国佛教诸神[M].团结出版社 1994年5月印刷.

[6] 中华书局.佛教与中国文化[M].19988年.

[7]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8年.

[8]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10月印刷.

[9] 王欣.佛像审美与鉴赏[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 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1] 黄总贤.阮荣春.佛陀视界[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

[12] 李涛.佛教与佛教艺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 徐建融.菩萨造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14] 窦海娥.抚慰心灵的艺术——佛教造像艺术与宗教[J].北京大学学报.

[15] 孙振华.当代雕塑的问题和思考[J].美术观察[J].2001.

作者简介

叶亲芳1977,女,汉族,地址:浙江省,东阳市,东阳江镇红旗村。职称:金华市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木雕工一级 研究方向:木雕佛像开脸及各种木雕工艺品的开脸。

佛像 真相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