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3日 02:34

[摘 要]工艺路线的拟订是制订工艺规程的关键,它制订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艺规程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工艺路线拟订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以及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合理选用机床和刀具、确定所用夹具的大致结构等。关于工艺路线的拟订,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已总结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工艺设计原则,但在具体拟订时,特别要注意根据生产实际灵活应用。

[关键词]工艺路线;合理;灵活应用

中图分类号:T6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0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

1.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1)各種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2)选择表面加工方案时考虑的因素

选择表面加工方案,一般是根据经验或查表来确定,再结合实际情况或工艺试验进行修改。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应同时满足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选择能获得相应经济精度的加工方法

2)零件材料的可加工性能

3)工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

4)生产类型

5)现有生产条件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工艺手段,发挥工人的创造性,挖掘企业潜力,创造经济效益。

2.加工阶段的划分

(1)划分方法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如果零件要求的精度特别高,表面粗糙度很细时,还应増加光整加工和超精密加工阶段。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粗加工阶段

2)半精加工阶段

3)精加工阶段

4)光整加工阶段

(2)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1)保证加工质量的需要

2)合理使用机床设备的需要

3)及时发现毛坯缺陷

4)便于安排热处理

在零件工艺路线拟订时,一般应遵守划分加工阶段这一原则,但具体应用时还要根据零件的情况灵活处理,例如对于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低而工件刚性足够,毛坯精度较高,加工余量小的工件,可不划分加工阶段。又如对一些刚性好的重型零件,由于装夹吊运很费时,也往往不划分加工阶段而在一次安装中完成粗精加工。

还需指出的是,将工艺过程划分成几个加工阶段是对整个加工过程而言的,不能单纯从某一表面的加工或某一工序的性质来判断。例如工件的定位基准,在半精加工阶段甚至在粗加工阶段就需要加工得很准确,而在精加工阶段中安排某些钻孔之类的粗加工工序也是常有的。

3.工序的划分

工序集中就是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工序内完成,而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却比较多;工序分散则相反,整个工艺过程中工序数量多,而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则比较少。

(1)工序集中的特点

①有利于采用高生产率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如采用多刀多刃、多轴机床、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率。

②减少了工序数目,缩短了工艺路线,从而简化了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

③减少了设备数量,相应地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

④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不仅缩短了辅助时间,而且在一次安装下能加工较多的表面,也易于保证这些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

⑤专用设备和工艺装置复杂,生产准备工作和投资都比较大,尤其是转换新产品比较困难。

(2)工序分散的特点

①设备和工艺装备结构都比较简单,调整方便,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

②可采用最有利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

③容易适应生产产品的变换。

④设备数量多,操作工人多,占用生产面积大。

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各有特点;在拟订工艺路线时,工序是集中还是分散,即工序数量是多还是少,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和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时,多将工序集中。大批量生产时,既可采用多刀、多轴等高效率机床将工序集中,也可将工序分散后组织流水线生产;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倾向于工序集中。

4.工序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

1)基准先行

2)先粗后精

3)先主后次

4)先面后孔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热处理可用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工件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消除内应力,其安排主要是根据工件的材料和热处理目的来进行。热处理工艺可分为两大类: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1)预备热处理

①退火和正火。

②时效处理。

③调质。

2)最终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硬度、耐磨性和强度等力学性能。

①淬火。

②渗碳淬火。

③渗氮处理。

(3)检验工序的安排

检验工序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送往外车间前后;重要工序和工时长的工序前后;零件加工结束后,入库前。

(4)其它工序的安排

1)表面强化工序 如滚压、喷丸处理等,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的最后。

2)表面处理工序 如发蓝、电镀等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的最后。

3)探伤工序 如 X 射线检查、超声波探伤等多用于零件内部质量的检查,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的开始。磁力探伤、荧光检验等主要用于零件表面质量的检验,通常安排在该表面加工结束以后。

4)平衡工序 包括动、静平衡,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以后。

在安排零件的工艺过程中,不要忽视去毛刺、倒棱和清洗等辅助工序。在铣键槽、齿面倒角等工序后应安排去毛刺工序。零件在装配前都应安排清洗工序,特别在研磨等光整加工工序之后,更应注意进行清洗工序,以防止残余的磨料嵌入工件表面,加剧零件在使用中的磨损。

5.加工余量的确定

(1)加工余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在选择了毛坯,拟订出加工工艺路线之后,就需确定加工余量,计算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加工余量大小与加工成本有密切关系,加工余量过大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增加切削工时,增大刀具和机床的磨损,从而增加成本;加工余量过小,会使前一道工序的缺陷得不到纠正,造成废品,从而也使成本增加,因此,合理地确定加工余量,对提高加工质量和降低成本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 3 种:分析计算法、经验估算法和查表修正法。

(1)分析计算法

(2)经验估算法

(3)查表修正法

6.结束语

好的工艺路线是工件加工完成的基础,是工艺规程的关键。所以,只有把工艺路线拟订合理,灵活的运用到机械加工中去,才能提高零件的成功率,节约耗材,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孙丽媛主编.机械制造工艺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 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向帅(1988-),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加工设计及装备工艺分析。

工序 加工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