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的特殊群体服务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4日 11:52

枣庄市文化馆启动艺爱行动 陪特殊群体孩子过六一

许林壁+许晓明

[摘 要]推进重点文化工程,是当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公民文化需求,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是公益性文化机构,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良好的资源建设和管理及况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十分重要,多样活动的开展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建设整体水平不平衡,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等问题,若不能妥善处理,则阻碍发挥文化馆的职能。本文着重介绍分析了文化馆为特殊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阻碍,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实践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我国公民尤其是特殊群体享优的文化服务质量和文化活动水平。

[关键词]文化馆: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35-01

一、文化馆的概念、结构、功能

文化馆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公众提供基本的、与群众需求适应的公众文化服务,开展丰富文化活动,展现深化文化内涵,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主要特点有:文化馆的公益性体现在是文化馆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包括特殊群体成员服务的,目的是提供免费且优质的公益服务。文化馆的系统性体现在它政府分级管理的,并不独立存在,是全社会的重要成分,因此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如:整体性、综合性等等。文化馆的综合性体现在,功能综合不单一:既要开展多样的社区活动、又要注重社会教育成效,还能指导文艺创作,尤其在理论建设上有着极佳的实践基础。要特别强调文化管服务的均等性,在综合考虑地区文化差异、经济背景,确立群众真正文化需求的同时,尤其强调注重群体均等,即为不仅仅保障普通人群的文化服务权益。同时要注重特殊社会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相应的公众文化权利。其中资源建设是基础,科学的管理是必要因素,改革创新是进步源泉,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群众文化活动是重要手段。

二、特殊群体的服务现状、困难

特殊群体包括社会文化的弱势群体,如生活困难群众、未完全民事行为的未成年人、生存质量不高的老年人、生活不便的残疾人,生活压力大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等等。他们由于本身的角色定位,难以融入试下流行文化圈。文化生活贫乏成为恶性循环,审美水平落后与时代。再者,日常消费能力不足、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十分容易被主流文化忽视,甚至连基本的文化权益都得不到满足。文化馆提供的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尤其应注重特殊群体的需求。很多文化馆已经在实践中,清晰的意识到这种不均衡问题的存在,然而实际的操作中仍有许多具体问题,最终造成了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得不到满足,甚至这种不均等现象加重了特殊群体的文化缺失这一现象的存在。

三、特殊群体文化服务的意义

文化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注重对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尤其是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对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传播群众文化,推动动群众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同时,发掘、发展群众文化能手,这对于了解群众需求,进行文化辅导十分重要。丰富文化服务的表现形式,比如合唱、书法、绘画等,文化馆因其广大的人民群众基础,对优秀时代文化形式进行规范整合,以适用于当地群众文化形式,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素养。通过文化馆的文化辅导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今时代下,基层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借助文化馆的群众基础和人才优势,文化辅导与培训工作得以展开,从而广泛影响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辐射影响效应,构建完整文化系统和文化辅导网络结构。将优秀的文化形式、文化作品之推进到百姓生活中,融入到社会文化中去,就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精神素养。值得一提的是,特殊人群因其具有的基本特质尤其需要文化馆的公众文化服务。

四、具体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是直接基础,消除公共文化服务弱点,避免上述问题现状。我们通过系统分析上述不足,试行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建议。

积极针对边缘群体、特殊群体参照优秀文化馆,积极推进均等服务。首先,建立联动机制,将城市和乡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出纽带作用。互相渗透,向城乡基层延伸,各级文化馆在乡镇基层设立分馆,对偏远地区进行文化辐射,以人才的流动和优秀案例的积极推广,均衡多地发展,取得带动作用。再者,从政策力度上依据实际情况对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做出保证,尤其是资金和资源的倾斜,在地域不同的情况下,保证文化馆的文化输出的均衡性。从而更加高效的推进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的整体体系建设,为社会文化精神建设服务。其三,尤其注重低收入人群如老弱病残群体、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等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基本社会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权益。从文化馆的设计落成整体过程中,进行方向把控。多管齐下,对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多样活动積极开展、因地制宜的合理项目设计与实施等多方面,从根本上意识到弱势群体的公众文化的权益必须受到保障。在具体工作中,把保障特殊人群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权益放在显著位置。

具体措施如下:考虑到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积极推进文化馆为代表的众多公共文化场所的“无障碍化”,对于不能到场或不便于实地互动的人群,提供多样的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数字文化服务。从风向上把控出台的惠民利好的政策措施,从制度上鼓励公共文化机构和社会文化力量,比如一些自发的文艺服务群体,特别针对特殊人群的基本特征和服务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备有效性和可行性的量身打造的社会公益文化服务,切实的解决特殊人群的精神生活需求。比如对于大家感兴趣的文化内容进行免费培训,以惠民利民为总之开展一系列办如艺术培训班等多方位的文化服务,对当今的技术潮流进行普及型的科普,让文化在群众中间流动起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面对上述特殊群体,考虑其经济负担和生活需求。真正切实解决民计民生问题,如免除学费和一些杂费,提供未成年人急需的学习资料用品。也可以通过文化展厅的形式,合理推出公益行动的服务项目。对特殊群众中的人才要珍惜培养,在资源上倾斜以支持,例如帮助办个人作品展等,注重降低文化服务的“门槛”,切实的让社会公益文化服务走到千家万户中,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五、总结与展望

推进重点文化工程,是当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公民文化需求,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在政府良好的资源建设下,科学管理文化馆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多样活动的开展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等问题,若不能妥善处理,则阻碍发挥文化馆的职能。本文着重介绍分析了文化馆为特殊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阻碍,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实践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我国公民尤其是特殊群体享优的文化服务质量和文化活动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霞,浅论当前文化馆在服务群众文化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文化馆为例.大众文艺,2015(07):第14+267页.

[2] 薄君,文化馆体系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定位与运营模式新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第140-143页.

生活 文化 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