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农村规划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5日 17:24

绿十字 乡村历史文化价值观的保护与传承

郑晓燕

[摘 要]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根源。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驱动,新农村规划发展的脚步也紧跟着越来越快,农村的面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发展对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了新农村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新农村规划对于研究和保护优秀乡村文化,加强各界文化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农村建设;乡村文化;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41-01

引言

我国乡村文化、经济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为了全面落实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有关专家呼吁,谨慎发展农村、杜绝借“新农村建设”为名的一切损害性建设、阻止一切违背可持续发展及农民意愿的规划行为等。如何在建设中对乡村文化加以保护成为新农村规划的新问题,而且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及保护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也越来越值得人们去探究。

1 新农村规划的基本情况

1.1 新农村规划的现状

新农村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新内涵,新风貌的农村,其基本特点是“五新”,即新技术环境、新自然环境、新体制环境、新分工环境、新居民主体[1]。能够形成拥有以上特征和内涵的新农村的一切措施和行为,称之为新农村建设和规划,其中包含改革的推进、生产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公共事业的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等。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一并被提出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可见,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值相当受国家重视的一项长远工程,新农村规划任重而道远。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自上而下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2]。

1.2 新农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1.2.1 规划制度的不完善

新年农村目前最大的阻碍是制度问题。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大部分地区经济不协调、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大、农村和城市的关系不合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规划建设思想上认知错误,行动上无动于衷,成为了新农村规划最大的阻碍。

1.2.2 规划整治不科学

农村规划整治的方法欠缺可持续的眼光,新农村规划中出现的脱离农村经济实际,重视建房、修路、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轻视发展生产、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普遍地存在。为整治农村风貌,诸多不合理的整治行为极大的破坏了乡村的自然风貌,造成无法恢复的损失。

1.2.3 乱用土地滥拆滥建

一些农村规划出现了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出现滥拆滥建的现象。滥拆滥建使得乡村原本淳朴的自然风貌、协调的环境景观等全都被破坏殆尽,建设出一个模子的“克隆村”。

2 我国乡村文化的特征和意义

2.1 我国乡村文化的特征

(1)民众性。居住在农村的民众给乡村文化提供了社会基础,也是乡村文化成为最广泛的民众文化的原因之一,它具有坚实的大众基础。另外,它也是分层次的,它能被各种阶层的人接纳,深受基层人民爱戴。

(2)本土性。乡村文化由于受本土观念的影响,长时间下来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使之具有鲜明的本土色彩。这种特性随着物质与精神传递给大家,通过居住、服装、餐饮、行为、风俗和生活习惯等得以体现。

(3)血缘性。乡村文化的血缘性很早久在遥远的古代形成,血缘、宗法、家族等的关系,产生了有差异的文化传统。

2.2 乡村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大背景中的意义

每个民族的乡村文化是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同有财产。某些富有营养的传统农村文化的想法,经过常年的积累,提供给我们好的学习内容,让我们有了自己的风格和气质。挖掘、学习、传承、保护乡村文化意识的增强和行动的有效性,对文化的传承、团结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文化沟通有着深远的意义。

3 乡村文化保护建设的现状和必要性

3.1 乡村文化保护建设的现状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追溯历史,城市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风浪掀起,已对乡村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由于新农村规划建设效率不高、许多资金技术不到位、发展不协调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文化在大浪中颠簸。政策上的滞后,使我国许多地区的乡村文化保存与建设长期被忽视,对农村文化工作的管理体制仍然沿用传统办法,造成很多地方对乡村文化保护工作长时间的处于空洞状态,容易被忽视。

3.2 乡村文化保护建设的必要性

乡村文化是一个农村的灵魂,發展农村经济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把文化建设渗透到发展农村经济中去,一是要着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文化含量;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只有同时把乡村硬件条件与历史传承下来的乡土文化全够建设好,才谈得上实现了新农村建设。

4 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对乡村文化保护的具体方法

4.1 乡村文化保护从立法开始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不同地域、不同范围内在对乡村文化的保护的问题上有各自的方法和途径。但是,立法保护才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从各个层面对宝贵的乡村文化给予真正切切的保护。在立法的基础之上,加快全面保护性规划工作的制定,使得给各地区的新农村规划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4.2 确立文化保护的重要地位

确立文化保护在乡村规划的重要地位,主要目的是让各界从根本上认识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和根本地位,从意识上肯定保护优秀农村文化工作的艰巨任务,建立保护意识,真正理解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首先,从政府及相关部门做起。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政府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其次,从项目规划者入手,可以在高校培养高素质高文化的规划师,在规划课程中設立文化保护课程,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杜绝培养只顾经济利益或没有自身想法和认识的“机器人”。

4.3 新农村规划中确定文化保护的工作重点

(1)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村民团结友爱的乡村生活环境。新农村规划应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为重点,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至下而上开展,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来构建农村的良好环境,使农村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文化也得以保护和传承。

(2)乡村文化特质的村落布局等文化遗存应尽可能保护保留。新农村规划应充分利用好现状,遵照自然发展,立足当前放眼未来。规划中顺应自然,做到能不拆就不拆避免大拆大建;尊重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借住规划手段,提高村落间互相传播学习各自优秀乡村。

(3)重点加强对乡村非物质遗产这种中华名族文化瑰宝的保护,杜绝一切以旅游开发为名带来的破坏。不被利益所驱动,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方法,不以为迎合大众口味,做任何规划开发前三思而后行。

5 总结

乡村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根基,凭借这个基础,中国多样的文化发展至今生生不息。在经济发展,祖国繁荣,新农村建设脚步飞快的今天,科学有效的对农村实行改造、规划、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规划新农村的同时,在给农村建设更好的公共设施基础,在美化农村的同时,重视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为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乡村文化我们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阳.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

[2] 程高峰.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7):92.

新农村 文化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