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杭均
[摘 要]本文主要对于沥青路面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概述,并结合某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具体介绍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基层、面层的施工技术。这项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没有发现未发现裂缝、坑槽、车辙等质量问题,这标志着这项技术的实用性。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75-01
在现今这个发展快速的时代,市政道路的建设也迫在眉睫,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依然存在,如受施工水平低下和交通荷载等,沥青路面破损现象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利,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出行。所以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问题,急需解决。
一.沥青路面概述和常见病害
1.1 沥青路面的概述
沥青路面是市政建设中的一种高级路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以沥青结合料、集料和矿粉为主要材料,是在矿质材料中加人路用沥青结合料粘结所铺设的各种类型路面。沥青路面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抵抗行车及自然因素所造成的路面损害。由于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使用特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厂拌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贯人式路面、路拌沥青碎石混合材料路面及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等不同形式的路面。
1.2 市政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我国市政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沥青路面开裂;②沥青路面的泛油、油包、车辙、推拥;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松散、剥落、坑洞。由于沥青的材质和道路的基本情况等因素,一些新建的沥青路面道路基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裂缝,从而增加了路面的含水量,大大影响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如果裂缝不断扩展,最终会导致路面受到严重破坏,影响正常的使用。不同道路面层之间的粘结力也容易出现问题。道路设计时,如果对粘层油的负面影响考虑不够,则可能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泛油现象。当遇到路面不够平整的情况时,粘层油会集中在道路低洼处,最终会影响路面,如出现路面拥包、泛油等病害。对于在降雨条件下或富水地区时的市政沥青路面,道路荷载和温度因素都会促使路表面的水分渗透进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进而使得沥青表面剥离、集料间的粘结力遭到破坏,从而影响道路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沥青路面施工缝也比较容易出现病害,对市政路面的平整度和道路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对于沥青路面病害采取了的一些有效的措施:①对于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选择,做到严格选择,慎重使用;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进行科学设计;③注重沥青油石比的选择;④对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严格把关,力求完善安全,高质量。
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 人为因素
在市政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整个施工量比较大,施工工序复杂,各种影响因素不易控制,尤其是人为因素,是影响市政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之一。如果市政周围地质发生大规模变动,如任意取土、毁林、大面积开荒陡坡等,就会影响市政路基稳定性。另外,因为沥青市政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水塘以及河流等也会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市政施工正常进行。
2 环境因素
市政施工地点周围环境对施工质量會有影响。沥青市政建设完毕或者是建设过程中,临时堆放在施工现场的填筑土,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表土流失,降水对沥青路面影响比较严重,对路基结构层稳定性造成损坏,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对市政沥青路面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工程的质量。
二.某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1 工程基本概况
该市政道路工程是对主干道进行改建,起点桩号是K2+100.00,终点桩号为K8+600.00。该项目是在旧路的基础上进行铺设,面层结构为:上面层为4cm 的AC-13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为6cm 厚的 AC-20C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8cm 厚的 AC-25C 沥青混凝土,以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
2 工程施工工艺
2.1 基层施工工艺:在基层施工之前,必须对此项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符合规范要求的使用,不符合的坚决不能使用,在正式施工时,需要铺筑试验路段,仔细检查核对配合比,对施工工艺的合理性进行判定。对于施工中的一些技术参数,如压实机械组合、碾压遍数等,必须及时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用拌和机集中拌和,由自卸卡车搬运,施工工人摊铺。要抓好基层施工的质量,就需要抓好拌和、摊铺和碾压等方面的工作。在底基层上恢复道路路中线,在路肩的两侧外设指路桩,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数据,调节松铺厚度,然后拉线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应提前一个月按规范进行试验养生。用水泥稳定碎石,先在搅拌机中将水泥和沙砾干拌,加水湿拌,使水泥很好的分散在粗细集料中。该工程进料采用的是先进的电子计量设备,保证最佳含水量。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由自卸卡车不间断运输,以备使用。施工过程中,使用立模施工,根据松铺厚度均匀摊铺,基层顶面需要达到设计规定的路拱横坡。应先完成混合料的碾压,然后进行水泥初凝。本工程压路机先静碾压后振动碾压,直线段先边后中碾压,超高段先内后外碾压。施工时。要对每天的末端施工缝进行处理,做成竖直缝。对已经成型的基层要在七天内完成洒水和保湿养护,并且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2.2 面层施工
下封层施工:等待基层施工养护结束,表面干燥后进行下封面施工。当基层完工,表面干燥时,对基层进行清扫,洒水养护,然后铺撒碎石,用由压路机压实,压平整。
2.3 沥青面层施工:采用厂拌法拌和沥青混凝土,拌和厂配有专门的实验室,对粗、细集料分类堆放,分开堆放料源。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每一料源的材料都进行抽样,对集料、矿粉和沥青按照生产配合比准确计量。沥青混合料在运输到现场时,要保证在规定的温度下才能摊铺和压实。对于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必须保持一致,不含有花白料,不能出现粗细料离析、结团等现象,否则废弃不用。沥青混合料运输时,使用自卸卡车,对车厢的底板和侧板需喷洒柴油:水=1:3的混合液,防止粘黏。在运输过程中,要提前预防温度的下降和雨淋等情况,可以采取篷布覆盖措施。在施工路段现场,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温度检测和质量检查。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所以必须按照规范完成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生产,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也要开展随机抽样检测混合料的配合比。 碾压过程中,需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而言,上面层压实度为 98%,中面层和下面层的为 97%。在实际的碾压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主要要控制施工温度和压路机碾压方法,碾压时,要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保证匀速碾压,碾压遍数也有具体的规定。碾压过程应尽量安排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以保证最佳碾压效果。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而与此同时,路面建设方面的施工技术也日益成熟完善,这使得路面各种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并不是完美的,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这就要求要不断进行研究,使其达到预期的施工水平,发挥最大的作用,在我国市政建设事业中发挥一份作用,在沥青市政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优点,通过对沥青市政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握,可以全面提高了沥青市政路面施工的质量,从而减少沥青市政路面施工中技术问题的出现,最大化实现沥青市政路面施工工作的顺利竣工和高质量的完成,为人们的生活和出现提供最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