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浅谈路桥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王宗瑜
[摘 要]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不仅加快了城市建设,也对城市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工程就是其中的一项。作为城市基础建设之一,建筑工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关乎人们的正常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施工企业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管理,通过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H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048-01
1 导言
施工企业又称建筑企业,指的是从事房屋建筑、公路、桥梁等土木工程施工的经济组织,包括建筑施工企业、设备安装公司、土石方工程公司等。工程成本作为施工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用来衡量施工企业的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是评价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在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控制方法,提升成本的管控能力。
2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在项目施工中,主要目的是更好提升企业效益,保证项目管理有效进行。这个过程中,要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作为基础,合理实施规划,并进行控制。管理人员要注重项目间的协调性和组织性,合理组合生产要素,保证施工生产有较好的均衡性。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收益,更快实现项目目标。施工管理的出现,能够保证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算的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整合与协调。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是施工项目生产的主要要素,管理人员还需要准备足够的资金,保证技术手段的完善性。在实际应用中,要掌握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分配,明确这种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3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企业成本计划和成本预测管理不到位
虽然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已经在部分施工企业实施,但是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其效果仍然有限。很多管理环节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预期的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很难实现,主要表现为:首先,项目成本预测之后,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施工企业应当在先完成投标预算的情况下,才能够进入项目投标报价的阶段。然而实际中,很多施工企业却违反了这一规定,在企业各部门和各个项目中没有分解项目成本,明确的成本目标并没有形成,存在项目成本预测滞后的问题;其次,缺乏科学的成本计算基础。当前,具体的成本计划编制活动并没有得到施工技术人员的有效参与,仅将经济效益考虑进成本计划的编制中,对于技术上的可行性却没有充分考虑。
3.2 事前计划不完善
首先,成本中心设置不合理。成本中心是对成本承担控制和考核的责任中心,是工程成本管理行之有效的基础。现实中,部分施工企业对成本中心的设置不合理,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确,费用属性界限不清晰,分配给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等责任中心的成本并非该部门可控,导致各职能部门无法承担工程成本相应的责权利。其次,施工预算编制不科学。一般而言,在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将对工程进行评估,并编制施工预算,但某些企业难以保证预算方案的科学性。这些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地质、布置了解不深,编制依据不齐全,采用的编制方法与工程不符,未充分考虑价格变化、技术革新、管理能力等因素,没能将预算总额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施工管理费和分包费用编制不合理,易出现“低进高出”现象。
3.3 奖惩机制不合理
很多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项目经理掌握成本控制的主动权。但是当前并没有充分落实成本管理模式中项目经理的权、责,项目经理、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经济利益与工程项目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水平的直接联系并不显著,合理的奖惩机制不健全。因而,项目经理很难全力以赴地进行机械、材料、人工等有关成本费用的控制,这样就会出现工作责任和工作职责不对应的问题,进而对成本控制的成果造成影响。
4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提高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就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4.1.1 制定定额和预算管理制度。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编制施工预算,同时还要编制成本计划,而开展这些活动的前提就是要确定施工定额,在施工定额范围之内实施各项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有效解决超预算的现象。
4.1.2 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员要对各项费用开支做好记录工作,使资金去向都清晰明确,确保原始记录数据准确完整,为后期成本核算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4.1.3 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对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效益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另外,为了提高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的质量,还需要建立各种责任制度,将责任目标进行科学划分,从而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
4.2 组织措施
首先要进行项目措施。项目经理是成本管理的首要内容,能够全面规划项目部门的成本管理工作,及时分析盈亏情况,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工程项目实施中,技术部门与施工进度有一定影响,管理人员要在监管中,保证项目能够按照时间规定,保质保量的完成,所以应尽量采取现金的施工技术,降低整体的工程成本。工程人员要注重合同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合同管理,增加工程预算收入。针对随时改变的财政收支,管理人员要能够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精心组织班组和部门,更好的分配收支情况。
4.3 优化安全质量管理,切实执行成本计划
首先,通过市场调查和论质比价采购原材料,对于数量庞大和金额颇高的材料,施工企业应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现场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收发制度,做到账实相符;加强机械设备定期保养和日常检修,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其次,公开招标选择分包商,谨慎签订分包合同,详细划分工程责任,项目结算严格按照分包合同,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合理选择外聘人员。最后,必须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损失;寻找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合理节约工程成本。
4.4 提高信息化水平,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中,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之后企业的成本管理就会出现问题。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企业对项目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收集,进而减少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应该对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进行一个定期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其工作的能力,还应该提升其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成本管理的工作具有更高的意义。
4.5 增强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就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以及机遇,只有善于抓住发展的机遇才能够相关的单位获得更加长久的发展。要想成功的抓住机遇,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能够对发展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在工作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只有对风险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够保证施工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一个施工企业能否获得发展于风险管理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提出,加强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迫不及待,成為施工企业短期生存和长期发展的关键。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但又特别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生存,因此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有统一的思想、明确的目标、切实可行的手段,做到产量、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万国武.关于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6,(16):183-184.
[2] 徐猛,胡素雅.试论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管理[J].江西建材,2016,(07):256-257.
[3] 宫玲.施工企业工程材料成本的控制与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6,(02):377-378.
[4] 赵铁俊.试论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管理[J].财会学习,2016,(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