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元宫建筑形制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6日 09:57

崔俊

[摘 要]三元宫是廣州市现存历史记载最早,规模最大的道观建筑,从最初的越冈院,到明朝改为三元宫,再到清朝的屡次扩建,历经多次修葺,形成今日之规模,是广州最典型道观之一。本文通过对三元宫总体布局及各组成单体分别进行论述,重点分析主体大殿的平面、立面、梁架、内部空间等特点。

[关键词]三元宫;总体布局;三元殿

中图分类号:T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50-02

广州三元宫位于越秀山西南麓(现解放路北应元路),相传为了纪念东晋时期著名道士葛洪、鲍姑而建,原名越冈院。据记载明万历及崇祯年间,由旧有的越冈院更名为三元宫。乾隆六年(1741)魏绾重修、陈张翼编撰的《(乾隆)南海县志》,云:“三元宫在粤秀山,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建,名越冈院,万历及崇祯重修,改名三元宫。顺治间修复。康熙四十五年(1706),左翼镇重修,名斗姥宫。”另有《明末屈大均手抄本》,云:“明崇祯十六年(1643),因尝时有钦天监从北方来广东,对羊城绅士耆老说:‘天上三台列宿,应连照临穗垣,正照越冈院,应在越冈院中加建一座三元殿,以应上天垂赐。祥瑞之吉兆,极利五羊城,绅耆老与群众,一致赞成,扩建越冈院,改名三元宫。”

1 选址

道教建筑选址重视传统风水学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藏风聚气。广州市属丘陵地带,北高南低,北部山脉——越秀山,风景秀美,环境幽雅,南向山麓是古代修道人建设道观的首选之地,图1为清末民初时的越秀山,顶建有观音阁,观音阁下为三元宫,照片中间的歇山顶大殿便是三元宫的三元殿。

2 总体布局

三元宫在清朝经历了多次修复,曾一度规模庞大。乾隆五十年《重修斗姥殿碑记》记载了当时三元宫的具体情况:“山门内,前殿以奉三官大帝,此观所由名歟。历东西包台拾级而登,则斗姥在焉、老君、五祖两殿左右夹辅。”除此等殿宇,观内还有北极殿、鲍姑祠、五祖洞、礼拜亭、斋堂、祖堂及惜字亭等。道光十七年(1837),三元宫主持黄明治刻立的《重修三元宫碑记》里,记载了当时的重修范围包括:“将头门、斋堂、香亭、三官殿、灵官殿、雨仙殿、观音殿、祖堂、新客厅、山舫各处或加以补葺,或始事经营。”

现存的三元宫大致保留着清末重修时中轴基本对称的格局。三元宫利用地势层层组织院落,院落之间用步级逐渐抬高,次序清晰。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灵官殿、三元殿、老君殿,两侧另建有鲍姑亭、钵堂、斋堂、客堂、鲍姑殿、天后殿、吕祖殿。每个殿堂为一级平台,层层渐高(图2)(图3)。三元殿平台最高,建筑高度也是最高,是整个道观的最高点,以其明显的主体地位统率整个宫观。

广州市有历史记载的的十方丛林有三元宫和应元宫。应元宫已消失,现在的三元宫仍可称为十方丛林,但较以前的规模少了许多,现总占地面积有三千多平方米,道观的管理方式较以前也有了灵活变动。三元宫现管理人员以道侣为主,与道教传统分工和地方习惯相结合,设住持、都管、巡照、知客、文书、库房、殿主、都厨等。根据三元宫的功能分区布局,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主要区:祭祀区、本观道士生活区、挂单道士接待区。其中以祭祀区为主,包括供奉神灵的殿堂和庭院;本观道士生活区包括斋堂、后花园、宿舍;挂单道士接待区包括钵堂和客堂。

3 主要单体建筑

3.1 山门(灵官殿)

三元宫的山门与灵官殿结合为一体,迈入山门,抬头便可看到山门正中上方供奉灵官。山门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建,为广州现存道观中规模最大,总面阔五开间,共23.12米,总进深三开间,共16.95米,人字形风火山墙,两侧为耳殿。石门额上刻有“三元宫”,两侧石门夹刻有对联:“三元古观”、“百粤名山”。

3.2 三元殿

广州道教建筑通常等级不高,大殿规模较佛教的要小一些,常见为三开间、五开间。三元宫的三元殿(图4)(图5)是广州现存道教宫观中体量最大的大殿,平面共五开间,通面阔18.64米,五进深,总进深16.98米,阔深比1.1,接近方形,心间大于次间,柱网整齐。大殿前建有拜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祀空间。三元宫的拜廊做法独特,大殿之前为拜廊,两侧为钟鼓楼,拜廊的屋面与钟鼓楼连为一体,同时也与大殿檐口屋面相接,且用减柱造,既增大了祭祀空间,又衬托大殿入口空间高大雄伟(表1)。

三元殿正立面(图6)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底层为坚固的石基座,中间为黑漆木质圆柱,上部为碌灰筒瓦覆面的歇山顶。大殿的基座较高,利用地势高差,殿前有多级台阶,显得大殿雄伟高大。建筑基座、柱础为石质,这与广州潮湿多雨的气候有关。檐柱为圆柱,木质,无升起,广州道教建筑色彩比较简单且偏灰色调,柱子多涂黑漆。

三元殿(图7)心间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组合梁架,架桁屋前后七步梁,前后檐用乳袱和插拱出挑。殿前拜廊八架卷棚顶,减柱造。广州道教建筑较少采用斗拱,三元殿仅在檐廊采用隔架科斗拱(图8)。

广州道教建筑屋面多平缓,这与广州地区台风多有关,屋面平缓有利于抗风。大殿屋面明显呈柔和曲面,坡度下缓上陡。殿身前后挑檐枋水平距离为1786cm,举高为491cm。举高比为1/3.64,坡度平缓。根据下面列表,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三元宫的三元殿建筑屋架的举折最为平缓,较《营造方式》规定的1/3要小得多(表2)。

三元殿内神像前面摆设两排两列加正中共五张供桌,如果道士人口较多,在后排继续增加供桌,三元殿内一般共摆设10张道士使用的供桌。这个具有神圣意义的区域是不容许普通人随便进入,所以我们常会看到有栏杆将此区域圈围。道士们在此做早晚经课,或主殿神灵的神诞、重大节日,在此做斋醮科仪,每个桌子上放有不同的法器,正中的桌子放置道教小五供。在神灵塑像前搁长条形香案,放置祀奉神灵用的香花供果,灯烛宝瓶等。香案前留出一片空间,放置一些跪垫,供善男信女跪拜祈愿用。

3.3 其他建筑

除三元殿以外,三元宫另有老君殿、鲍姑殿、天后殿、吕祖殿,置于三元殿后侧和左右两侧,建筑等级相对稍低。殿堂尺寸较小,硬山屋面,一般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梁架结构相对简单,殿前当心间设门。钵堂、客堂、斋堂等附属建筑位于中轴线两侧或后面的配属用房承担。办理挂单事宜的场所为“钵堂”,位于三元殿的右侧,正中设门,装饰简朴。三元殿左侧另辟一四合院落建客堂,留宿挂单道侣,平日里三元宫的道士也住此院内。

4 小结

广州的道教宫观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也具有很强的民俗色彩,不像佛教寺庙那样规范化,也不像孔庙那样近于刻板。三元宫是广州市典型道观代表之一,历史悠久,多次修葺仍大致保留着明清时期总体布局,是广州市内现存规模最大的道观,至今香火依旧很旺,其选址、总体布局以及建筑形制等遵从道教的核心教义,又体现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广州宗教志编撰委员会编.《广州宗教志资料汇编(第二册道教)》.1995年

[2] 乔匀.《中国古建筑大系——道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杨崇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道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黎志添.《广东地方道教研究》.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年

[5] 潘丽娟.《道教建筑制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

三元 文章 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