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之探研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7日 13:44

...举办2016年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展示活动

张慧

[摘 要]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校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如:课程设置随意,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流于形式;课程结构混乱等,本论文拟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入手,探究在高校构建“金字塔式”课程结构的可行性,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TP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73-01

前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被看做了教育的重中之重。此时,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的作用就逐步显现了出来,它作为一种面向对象较为广泛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扩宽学生对审美基础知识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锻炼学生的审美思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同步发展。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合理构建和实施是极其重要的。

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课程,它运用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在陶冶学生情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公共艺术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对于美术或是音乐等艺术品的简单分析与鉴赏,而是带领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明确美丑的界限,提升学生的精神思维高度。教育其实与情感无法分离,情感的冲动可以使人思考,从思索中受教,因此使学生具有丰富情感的内心培养在教育中是尤为重要的。

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步提升心理素质和完善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对情感的需求和思索也日渐深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引导和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辅助学生正确的提升和完善自己。素质教育中,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但是单纯的说教,无法真正使学生理解到教育者要传达的信息,而公共艺术教育能以渗透的方式逐渐深入学生内心。艺术教育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学生主动的接受老师想要传达的内容并自发进行融入思考,而不是老师通过单纯的教育让学生被动接受。艺术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氛围里接受教育,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到何为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2.高校开设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的意义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保障。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传授知识为主体,学生利用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都非常薄弱,导致高校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不强。因此,高校开设实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对于学生应用型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开设这类选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效果。高校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包括摄影技艺、影视摄制与后期制作、电影电视画面语言、动画动漫制作、传媒广告策划、当代音乐舞蹈、音乐音效制作、舞台背景设计与制作、舞台灯光音效技艺、家庭装修艺术设计、商业装潢装修艺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艺设计、书法技法、插花艺术与培育技术、陶瓷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设计、民间民俗艺术设计与制作、古玩字画的鉴赏、玉器石料雕刻技艺等。这类课程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提高学生品赏鉴别高层次艺术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创业就业的技能,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但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认知程度不够,导致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处于高校教学环节的“边缘”地带。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出发,高校应开设实用性艺术类选修课程,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方位地梳理和创新实用性艺术类课程,使其成为学生未来创业就业的翅膀和助推剂。

3.艺术拓展课程的构建

艺术拓展课程不同于基础理论课程,是在其理论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提升。是专门为热爱艺术,想在艺术上有更高追求的高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通过参与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经过大学一年级的基础理论课程的熏陶与学习,对艺术的认知促使学生对艺术的技能技巧产生浓厚兴趣,希望能通过选修课学会一种或多种艺术技能。如学会一种绘画技法(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学会演奏一门乐器(无论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学会跳一种舞蹈(无论是少数民族舞蹈还是芭蕾舞);抑或是学会电子编曲、影视剪辑等等,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艺术拓展课程以任意性选修课为主,课程开设的时间为一学年2个学期,每周2学时,每学期开设16周,各占1-2学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互动与体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美,从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拓展课程也可以针对高校的艺术特长生开设一些辅修课或任选课,并且分专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

此外,要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校园艺术文化作为学生最常接触艺术的途径,是学生培养自身对艺术兴趣的方式之一。校园的艺术文化建设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具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同学都能有自己的舞台,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公共场所开展一些艺术展览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艺术化的环境,通过校园的各种艺术文化建设,学生能在美的氛围里受到启发,感受到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变自身对于艺术的认知偏差,从而有效的使自身全面发展。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与师资建设。作为一门致力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课程,公共艺术管理应该有健全的组织,只有这样,课程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学校中应该有专门的负责人分管艺术教育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学习和培训。虽然目前我国在艺术教育课程方面的优秀人才还较为缺乏,但是在各高校艺术教学分管部门成立并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们在分管部门中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长此以往,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教师如果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就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素养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要对课程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了解的非常透彻,在自身已具备能力的基础上发现不足,积极进行学习,在教学之余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各种公共艺术教育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堂知识与体验。同时,高等院校的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上所获得的成果进行适当奖励,激励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教育职业的重要性,提升身为艺术教育教师的成就感,从而更有效的进行公共艺术教育。

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将娱乐、欣赏、学习融为了一体,成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加强公共艺术课程的管理和师资建设,使艺术教育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晶,王晓宁.综合类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兼谈美育类舞蹈课程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1:105-112.

[2] 邵陆芸.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拓展研究——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为切入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08:34-38.

[3] 王冬来,王怡.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6,19:257-258.

[4] 于丽燕,李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2:141-143.

艺术 文章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