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拌合站建设施工技术方案 修改2016.3.24 解读.doc
何雯
[摘 要]工程技术人员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必须全面了解此项工作的技术重难点,同时充分结合其实际情况,对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管理作出相应调整,以此来构建完善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不断适应其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而对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强化控制与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H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16-01
一、引言
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沥青拌合站对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而对于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各种内外部因素均容易影响公路工程项目中沥青拌合站对施工工艺的管理应用工作,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建设阶段必须将各种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尽可能实现整个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沥青生产以控制与管理新技术为理念。只有这样,公路工程项目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才能得以强化,从而为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乃至整个项目管理打下扎实基础。
二、公路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及管理
2.1 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管理
拌合站验收沥青材料时,必须对原厂质量合格证明以及出厂检验单进行审核,而在材料进场前,实验室需要进行抽样检验,确认各项指标有无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检验通过后将结果反馈给物资部门,由其签发验收单,完成相关记录,主要涉及沥青来源标号、到货时间、发票编号等信息,同时提供相应的报告单,检验结束时,保留最少4kg样品用于备查,进行取样时,需要严格按照抽样规定、流程来实现,保证所得样品能够真正反映实际情况,存储容器应当干净无杂物,选择合适的取样阀进行处理,操作前需要放掉适当沥青,确保阀门、管道没有任何异物,不可选择沥青罐顶部进行取样,取样结束需要为样品附上标签。
2.2 干燥加热系统的施工工艺及管理
加热过程中,首先依靠手动模式使干燥滚筒、燃烧器进入工作状态,干燥滚筒预热5~10min,接着通过冷料供给系统上料,进料量以递增方式不断进行补充,监测出料口温度,自行调整供油量,在生产量、温度符合规定时,转变成自动控制方式。当冷料系统发生故障时,如无法继续供料等,需要关闭燃烧器,滚筒、引风机持续运行,待滚筒冷却时关闭。即便加热过程无任何异常,也需要根据这一顺序关闭系统。红外线测温仪必须注意清洁,若冷料含水率超过标准,自动控制系统容易出现故障,温度剧烈变化,则必须依靠手工模式进行处理,尤其是下雨天,含水量不可超过0.1%,一旦发现超过这一标准,必须立刻减小生产量,控制含水率。
2.3 热料筛分储存系统的施工工艺及管理
对于热料筛分系统来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检查系统是否过载,筛网是否完好,有没有阻塞或者破洞的现象,如往上的物料堆积过高,此时要停机与调整,定期检查热料仓的混仓率,应控制在10%以下,随时调节热料仓和冷料仓的流量,努力使两仓的流量保持平行,不能突然加大仓料的供料量,如果热料系统供料失衡需要改变冷料仓的流量,保证其不会影响集料的级配。
2.4 搅拌系统的施工工艺及管理
利用计算机对货、料的车辆信息进行记录,开机直至稳定运行时,通过计算机对2h的产量情况进行记录,然后打印,经信息汇总分析,确定系统、随机两种误差,若超过标准范围,应当立即检测系统,找出问题原因,科学处理。搅拌系统运行时不可紧急制动,若出现卡壳等情况,搅拌设备必须结束运行时,需要将搅拌缸中的混合料,待搅拌杆日常工作完成时,必须选择热矿料予以清洗,如粗、细骨料,依靠上述材料清洗1~2次,彻底清除其中的残留沥青,控制提升料斗浆混合料倒入成品料仓,需由料仓中央倒入,避免桶内发生走向分离。如果是通过刮板输送机把混合料倒入配料斗,接着倒入成品料仓时,放料过程中需要保留少量混合料,防止材料放空时由刮板运输的混合料快速卸落带来离析问题,而在成品料仓向卡车卸料过程中,卡车必须处于静止状态,成堆卸料,防止带来离析问题。卡车不可活动,也不可给料堆加盖混合料,卸料期间,卸料门必须快速开启,尽快卸下混合料,避免出现离析问题,与此同时,应当由车前端卸料,其次是尾部,最后才是车中央。
2.5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施工工艺及管理
在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沥青和各种矿料的用量以及拌合温度,准确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在加热沥青的过程中,精确控制其加热温度,保证沥青的加热温度在160℃到170℃之間,矿料加热温度在170℃到180℃之间,并且满足泵送和均匀喷出的原则,按照规定的要求频率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温度,并做好记录,如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与实验室进行沟通并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6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控制及管理
必须要控制好沥青混合料在各个施工阶段时的温度,在混合施工过程中,将混合料复合好后,出场时的正常温度一般在150℃到165℃之间,在运输过程中,注意做好保温工作,混合料运输到现场后温度不低于145℃,在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工作时,温度不低于135℃,经过碾压最终形成路面后,其温度应高于90℃,施工完成后,当温度降到50℃以下时才可以开放公路的交通运行。
2.7 装料及运输管理
沥青混合料运输期间需要注意温度变化,因此,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应当选择大吨位运输车辆,即车辆载重应当超过15t,装料前,需要对车厢底、侧板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完成清洁处理,确保没有任何杂物,待清洁结束时,需要涂抹一层极薄的混合液,混合液主要包含两种成分,即导热油、水,保证两者间的比例是1:3。然后对车轮进行清洗,确保干净无杂物时开始装料。装料期间,需要根据出料口装料案顺序,放料车来回移动,避免混合料堆积高度超过标准,借此解决粗细集料离析问题。当装料、测温两项任务均已结束时,需要选择则保温绷带进行处理,避免沥青混合料与外界接触,也可以防止温度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应当立即运送至摊铺现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而言,在整个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沥青拌合站对施工工艺的管理,各种内外部因素都容易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以沥青拌合站对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作为其依据,有助于施工单位有效提升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的品质,保障广大社会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工程技术人员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必须全面了解此项工作的技术重难点,同时充分结合其实际情况,对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管理作出相应调整,以此来构建完善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不断适应其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而对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强化控制与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总而言之,唯有保证公路工程项目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的良好管理,积极做好技术问题与创新的控制和管理,才能确保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 张其敏.刘波.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2] 程贤鹏.董超君.黄震.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07).
[3] 孙妍枫.杨志成.张锋.王连军.废旧轮胎橡橡胶颗粒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与应用[J].公路.2009(03).
[4] 任凤霞.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10).
[5] 胡艳民.橡胶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罩面中的设计要点[J].交通标准化.2010(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