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探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19日 11:42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

张晶

[摘 要]为了适应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国家电网的发展亟待向互动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转型,同时继续对电网物资、财务及人力实行集约化管理。在本案,笔者主要探讨电网物质的集约化管理,以期提高电网的物资保障能力。

[关键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52-01

引言

针对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深化,其内涵包括:构建统一、高效、统筹集约的电网物资管理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建立标准先进、流程优化、界面清晰、统一监督考核及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构建协同运作、标准统一的电网物资供应链管理系统;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信息网络体系与运作平台;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综合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深化的内涵,笔者试图从物资需求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及仓储管理的角度展开讨论。

一、物资需求计划管理

为了提高电网物资需求计划的及时性、准确性,建议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并对物资的全部元素进行管控,具体如下:

(一)物资要素管理

电网物资要素管理的实质是深挖、调整及均衡电网企业的全部物资,并通过外部市场资源调配来实现经济、合理及高效配置,而在物资需求计划管理上,具体体现在:一是从制定、申报、审查到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层层把关及全程管控,以优化对物资成本的预算;二是分类、分层管理物资需求计划,并严格管理年度物资计划的总量指标,期间应坚持“计划”的根本原则,以保证物资需求计划的可行性、准确性;三是严格管理物资需求计划的编报、审批,并确定相关负责人。

(二)规范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程序

针对电网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程序的规范,具体体现在:一是严格管理计划的编制,即:按流程申报计划→内部初审→提交需求计划,其中需重点审核时间、数量、规格及参数等要素;二是严格管理计划的报送,即从批次、年度招标计划的报送等方面进行控制;三是制定完善的监督考核管理制度,并对市场供需关系、供应商产能等的改变进行动态跟踪,以保证物资采购的针对性及降低采购成本。

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电网物质的质量及提高对其的管控能力,建议在国家电网产品质量监督实施意见的指引下,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无缝质量信息共享及闭环质量风险控制。下面,笔者通过建立物资全过程质量管控模型、全寿命质量提升模型来实现物资质量“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督管理。

(一)全过程质量管控模型

对于电网物资全过程质量管控,其是在监造、抽检主网设备制造过程的基础上,扩展质量管控的广度、深度。其中,广度是立足从物资设计到运行处置的全过程,而其覆盖范围涉及不同电网等级项目;深度是转变管理方式,具体对标准化、结构化的质量问题进行归档及使产品编号贯穿在物资管控的全过程,以保证质量问题的分析性、测量性及追溯性,详见图1。

在图1中,覆盖全环节是指对从物资设计到处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问题可追溯包括对质量问题进行全环节追溯、跟踪及快速定位;结果可测量包括对质量问题进行标准化分类及进行结构化记录。在物资全过程质量管控中,要求正确识别质量风险和控制点,并深化质量管控点的业务。

(二)全寿命质量提升模型

对于电网物资全寿命质量提升,其是先通过监控不同业务环节的质量,采集准确、详实的质量数据,再据此划分供应商类型及进行差异化管理,并将质量信息用在其他业务环节,然后再运用行业质量分析模型,评估模型涵盖内容的能力及总结问题,从而获得有效的质量提升办法,如物资质量管理对策、质量绩效分析及质量风险预警机制等。其中,物质质量管理对策应立足全过程的物资质量,并先对供应商提供的文件、用户产品评估、现场、产品安装及运行事故进行认证,再以打分的形式提出某一产品的质量管理对策;质量绩效分析包括从高维度评估特定控制点的质量状态、分析特定控制点特有的信息。

三、高效的仓储管理

在深化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中,建设物资仓储与配送体系是基础要素,要求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并通过分析所属区域及市场的动态,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及降低库存成本。为了保证物资配送的及時性、高效性,笔者针对电网物资仓储管理提出下列看法:

(一)统一物资管理规范

电网物资管理规范是否统一是影响仓储管理质量的基础条件,其包括:一是优化管理流程,即仓库重新布局、运用多次配送或转移等手段集中管理、动态管理物资整个生命周期的情况、及时了解买卖方市场的转变趋势、统筹物资配送的客观条件及采用自配送+社会协助的方式完成物资配送,从而达到优质采购、集约仓储及高效配送的目标;二是严格管理采购计划,即通过严格管理订单、生产计划、物料计划与采购及库存计划与预测,从源头上实现对库存增长的控制,同时物资部门应根据全年采购预算及月度采购需求计划,制定不同方式的采购方案,以保证物资出、入库的安排合理;三是合理设置库存限额,并分类管理。

(二)合理规划仓储空间

合理规划仓储空间是影响电网物资仓储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其包括:一是整合现有仓库资源,即从客观实际出发,整合传统仓库的储运功能,并对不同辖区的仓库进行统筹管理及合理布局,以缩短物资的发、收货距离;二是实行区域联合仓储,即在同一区域或投资主体下的电力企业,实行联合仓储,以整合仓储资源及实现仓储资源共享,同时建设区域虚拟联合仓储,以降低仓储成本及提高需求类近似物资的流转率;三是合理划分仓储区域,具体可分成库外存储区、“三维”存储区及危险品存储区,并在不同存储区间隔出安全距离。

此外,运用技术含量高的仓储设施,如先进的硬件设施及存储设备软件设施、新型的装卸搬运物流设备等,可提高电网物资管理的集约化程度,同时还可运用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即其核心思想包括:集成规划、采购、出/入库及配送等重要信息;在自动化的立体仓库中,统一对库存物资编码及引入条形码;运用硬件信息采集器,以提高物资的出入库效率;运用RFID技术来全程动态管控搬运困难且昂贵的设备。

结语

综上,深化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工程又显得十分必要,因此行业应对其投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吴雪.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3,04:169.

[2] 胡海.物资集约化管理在电网企业中的相关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46.

[3] 刘欣.深化电网企业物力集约化精益管理的思考[J].品牌,2015,07:231.

物资 文章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