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隧洞TBM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浅析
刘云兵
[摘 要]文中分析了加固原则,阐述了工程地质情况,并提出了注浆加固施工及注浆质量检测,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加固原则;工程地质;注浆加固施工;注浆质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168-01
1、工程概况
道路为双向八车道,道路结构层下方设计污水管道。污水主管道设计长度1528米,管径1650mm,纵坡由南向北1.1‰,管道最小埋深15米,最大埋深17.3米。为减小顶管施工对道路结构层的影响,拟采用人要顶管施工,由于顶管施工本身的局限性及砂层的特殊性,在顶管施工完毕后,防止管道上方地表出现塌方,或地表未出现塌方的地段管顶上方存在大量空洞,同时管顶上方土体受到扰动出现大面积的松散现象,存在很大的塌方隐患,需对沙层进行预加固处理。鉴于该地段地质以细中砂、中粗砂为主,注浆采用P.O42.5 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水泥、粉煤灰重量比为1:5。
2、加固原则
2.1 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2.2 技术可靠性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依据本地及其周边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2.3 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注浆加固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的。
2.4 环保原则
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施工中认真作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排放。施工过程实施ISO14000标准,进行环境管理。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
3、工程地质情况分析
结合西安当地地质情况,并参考施工图设计及地勘报告,尚航路沿线地质自上而下分如下:
3.1 素填土:层厚度1.4-1.7m。层底标高381.52-383.96m。
3.2 黄土状粉质粘土:层厚度3.8-8.3m。层底标高374.69-377.72m。
3.3 细砂:层厚3.3-6.3m,层底标高371.23-372.02m。
3.4 中砂:层厚2.9-4.6m,层底标高366.89-368.46m。
3.5 中粗砂:该层未钻穿,最小揭露厚度9.2m,最大揭露深度为25.0m,最深钻至高程358.62m。
施工中的实际地质与施工图及地勘大致相同,但实际地质中圆砾及卵石含量较大,管道顶进中极易出现塌方。
4、注浆加固施工
4.1 注浆范围的确定
根据扫描结果计算出注浆的范围及深度,管顶上方注浆深度以管顶为准,管道两侧深度超过管道底两侧50cm,宽度为管径两侧各50cm。
4.2 钻孔
采用φ120mm 潜孔钻机按照提前布置的孔位进行钻孔,注浆孔纵向间距离为2m,横向布置4排,呈梅花形布置,方向垂直于管道纵断面方向。
4.3 注浆管制作
注浆管用外径φ89m,壁厚4mm 热轧无缝钢管加工制成,注浆管大样见《注浆管大样图》。导管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前端加工成锥形。加固范围内注浆管四周钻三排φ20mm 的注浆孔,加固范围以外管段不钻孔,作为注浆用导浆管(图1)。
4.4 安装注浆管
本工程地质以细中砂、中粗砂为主,自稳能力极差,钻孔完成后极易塌孔,钻孔完成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注浆管安装作业,如出现安装困难,可以使用挖掘机等辅助安装。
4.5 制浆
注浆采用P.O42.5 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水泥、粉煤灰重量比为1:5,配制时先在搅拌机内放入定量清水进行搅拌,放入水泥和粉煤灰,继续搅拌3min 即可。每吨水泥粉煤灰混合物处理2M?松散土体。
4.6 注浆
注浆终止压力0.3MPa,扩散半径为R=1.0m。注浆方式采用一次性注浆,开泵前旋转压力调节旋钮将油压调在要求的油压刻度上,随注浆阻力的增大,泵压随之升高,当达到调定值时,会自动停机,不致于产生超压注浆的危险。注浆泵流量大小由注浆泵的排量調节控制钮和排量记录仪加以控制。
当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至设计终压,且进浆量小于20L/min后,继续注浆3min以上,注浆孔完成注浆,进入下一孔进行注浆,如此往复。注浆段落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
4.7 注浆效果检查
钻孔时,在四周及最深处,均布设观察孔,以随时了解注浆情况,检验注浆质量。
5、注浆质量检测
常见注浆效果检查有三种:
5.1 分析法:分析注浆记录,查看每个孔的注浆压力、注浆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注浆过程中漏浆、跑浆是否严重,从而以浆液注入量估算浆液扩散半径,分析是否与设计相符。
5.2 钻孔检测法:用地质钻机按设计孔位角度钻检查孔,提取岩芯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检查孔的吸水量(漏水量)单孔时应小于1L/min·m;全段应小于20L/min·m。
5.3 声波监测法:用声波探测仪测量注浆前后岩体声速、振幅及衰减系数等来判断注浆效果。
第一种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进行测算,地质稍有变化可能导致结果偏差较大;第二种方法直观、可靠,但操作比较繁琐;第三种方法主要声波衰减来推算压浆密实程度。综合考虑,本工程采用的钻孔取芯法发现,该地质情况下,采用以上比例的注浆方式,芯样完整,尤其是在细砂层和中砂层,浆液与砂层结合效果更佳,总体质量更好。
参考标准
[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4—2015).
[3] 《注浆地基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1040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