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技术管理分析
刘江艳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人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广场、小区园林绿化工程已经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大树移植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树移栽过程中存在成本高,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影响了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及生长势。结合多年从事绿化工作以及移植大树的实践经验,总结并分析了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方法和技术要点,以期对今后的大树移植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小区园林绿化工程;种植技术;大树移植;成活率;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TP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076-01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城市的绿化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大树移植施工的成败优劣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效果和效益。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是一个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大树”移植要严格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了解大树生长的环境和条件,确定合理的移植方式和土球规格,施工应加强对根系保护,减少吊运次数,种植后要有专人养护管理,这样,才能成功地移植大树。
1 大树移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意义
1.1 大树移植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城市景观
因为大树移植是指移植胸径在10cm以上,且维持树木冠形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大型树木移植。所以大树移植一旦成活,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一个小区甚至一座城市的景观,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
1.2 大树移植能保护古老、珍稀、奇特树种
在城市化步伐加快发展的今天,一些重点城市建设工程不免要占据一些古老、珍稀、奇特树种的原生存位置,而进行大树移植,是保存这些树种的重要手段。另外,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条件的变化,有些大树原生存环境已不适应,移植到适合它的生存环境,使其得到再利用。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大树移植仍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1.3 大树移植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生态质量的高低是由绿量决定的,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叶面积的大小,一棵大树的绿量是相同种类的一棵小树经过数年的生长才能达到的。一棵直径30cm悬铃木,其叶面积约为其树冠覆盖面面积的14倍。空气湿度可增加54%,管理成本是草坪的十分之一,大树产生的生态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2 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的因素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较常规园林苗木成活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树年龄大,阶段发育老,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弱,挖掘和栽植过程中损伤的根系恢复较难,发新根能力差。(2)由于幼、壮龄树离心生长的原因,树木的根系扩展范围很大(一般超过树冠水平投影范围)。而且扎入土层很深,使有效的吸收根处于深层和树冠投影附近。造成挖掘大树时土球所带吸收根很少,且很多木栓化严重。凯氏带阻止了水分的吸收,根系的吸收功能明显下降。(3)大树形体高大,枝叶的蒸腾面积大。为使其尽早发挥绿化效果和保持其原有优美姿态,长绿树种一般不进行截枝,加之根系距树冠距离长,给水分的输送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大树移植后难以尽快建立地上地下的水分平衡。(4)树木大、土球重。起挖,搬运,栽植过程中易造成树皮受损、土球破裂、树枝折断,从而危及大树成活。
3 移植的准备和技术处理
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是一个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比幼树、幼苗明显减弱。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大树移植成活,大树挖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1 树木选择
(1)能适应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做到适地适树。(2)形态特征合乎景观要求:做到树冠丰满、树姿优美、觀赏价值高。(3)选择幼、壮龄大树。已衰老的大树移植后不易恢复健康,短期内易失去观赏价值,不宜选用。(4)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树木。(5)原环境条件适宜挖掘、吊装和运输操作;土壤不易松散,能成形。选定的大树,用油漆或绳子在树干胸径处做出明显的标记,以利识别选定的单株和栽植朝向。同时,要建立登记卡,记录树种、高度、干径、分枝点高度、树冠形状和主要观赏面,以便进行分类和确定栽植顺序。
3.2 切根处理
通过切根处理,促进侧须根生长,使大树在移植前即形成大量可带走的吸收根,这是提高移植成活率的技术关键。常用的有两种切根方法:(1)多次切根主要适用于培养大树的苗圃。一般在培育期间,依树木生长速度的快慢,每隔3~4年移栽1次,保证须根聚生在一定的范围。(2)缩坨断根适用于移植较大的或珍稀名贵树木。在移植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以胸径的3~4倍为半径画一个圆形或方形的边线,把圆形或方形的东、南、西、北分成4段,在相对的南和北或东和西两段向外挖宽30~40cm的沟,深度50~70cm(视根的深浅而定)。挖掘时,如遇较粗的根,应用锋利的修枝剪或手锯切断,使之与沟的内壁齐平。如遇5cm以上的粗根,为防大树倒伏,一般不切根,而是在土球壁处进行环状剥皮并涂抹20~50mg的生长素(茶乙酸等),促发新根。沟挖好后,填入肥沃土壤并分层夯实,然后浇水。到翌年的春季或秋季,再挖掘其余的两段,仍照上述操作进行。在正常情况下,第3年沟中长满须根,可以起挖。有时为快速移植,在第一次断根数月后即挖起栽植。
3.3 平衡修剪
为保持树木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水分代谢平衡,减少树冠水分蒸腾,对落叶树和再生能力强的常绿阔叶树(如香樟、杜英、桂花等)可进行适当的树冠修剪,甚至可以截干;而对常绿针叶树和再生能力弱的常绿阔叶树(如广玉兰、深山含笑等)只可适当疏枝打叶,绝不可拦头。修剪的重点是将徒长枝、交叉枝、下爪枝、病虫枝、枯枝及过密枝去除,以尽量保持树木原有树形为原则。
4 栽植后的养护管理
4.1 树干包扎。为防止水分蒸腾过大,可用草绳将树干全部包扎起来。每天早晚对树冠喷水1次,喷水时只要叶片和草绳湿润即可。不可喷水时间过长或水滴过大,以免水分大量落入土壤,造成土壤过湿而影响根系呼吸。
4.2 地面处理。在栽后浇完第3次水后,即可撤除浇水土埂。将土壤堆积到树下成小丘状,以后经常疏松树下土壤,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也可在树干周围种植地被植物,如马蹄金、白三叶、红花酢酱草等。
4.3 搭棚遮荫。夏季应搭建荫棚,以防过强日晒,如果这一措施不能实施则更要加强树冠喷雾。
4.4 看管围护。人流较多易遭人为伤害的地方,对新栽的大树采取围栏措施,并加强看管。
4.5 防病防虫。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一旦发生病情、虫害,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4.6 施肥。施肥有利于恢复长生势,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能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15d左右1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制成质量浓度为0.15%~1%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施,遇雨天应重喷1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植防伤根。
4.7 防冻。新移植大树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特别是对热带、亚热带树种北移。因此,一方面,在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树体及根系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自身的抗寒能力。另一方面,在入冬寒潮来临前,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 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探讨[J].刘雯.南方农业.2015(30).
[2] 城市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分析与探究[J].代思训.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