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型雷达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20日 07:51

单片微机控制雷达伺服系统的设计分析.doc

[摘 要]为了满足地面雷达要求设备尺寸小,易于拆卸和重量轻的需求。本文设计系统核心为PICI8F2431单片机,伺服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软件伺服的方法,形成全数字高精度伺服系统。由于该系统存在机械共振、力矩耦合和电气参数波动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良后的抗积分饱和相结合的PID控制器和模糊性规则。经验证,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它对于设计具有严格重量限制的X型伺服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雷达伺服;无刷直流电动机;PID控制器;模糊规则

中图分类号:TN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97-02

引言

雷达,又称为无线电定位,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他们的空间位置。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系统的核心部件为目标追踪系统,以实现对目标搜索,捕获和跟踪。我国大多数雷达伺服控制器为DSP,但这类伺服控制器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较大的体积,扩展性不足等问题,无法与现在条件下雷达系统要求相匹配。以单芯片为设计核心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启动快、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特点。

本文主要对基于ST公司和PIC18F2431智能功率驱动芯片L6235领域的X型雷达伺服平台进行了介绍,并为系统设计了硬件和软件。无论是机械结构的选择,伺服部件的选取,还是主控芯片的选择其设计过程力求简单、紧凑和可靠。依据X型雷达伺服系统控制器的特性和精度要求,设计了一种改进型抗积分饱和PID控制器和模糊规则的PID控制器。

一、 控制器的整体构成

1、控制器的硬件整体构成

雷达天线伺服系统对天线运动情况进行控制主要系统程序指令要求,并完成各种动态和静态性能指标。雷达天线主体包含两个自由度,即俯仰轴和方位轴。两种自由度有着不同的作用范围,俯仰轴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精度范围内的位置伺服;方位轴则有着更大的范围,不仅要求实现俯仰轴中所要求的功能,还要求在一定精度范围内,能够实现不同速度和不同范围下的扇扫。其中双轴天线伺服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2、控制器的软件整体构成

由于系统内部存在一些非线性且无法人为确定的因素(主要有电气参数波动、机械谐振以及力矩耦合等)的影响,因此,我们主要采用改进型的抗积分饱和的PID控制器,并且控制器中有效结合模糊规则。

图2对系统伺服系统的主要原理进行叙述。其控制策略主要是三环控制,其中将位置这一环节的反馈设置为光电编码器的回馈位置,速度环节的反馈设置为光电编码器回馈位置的微分,电流环节的反馈设置为智能功率模块L6235引出的母线电流。

二、硬件和软件设计

1、硬件结构

在第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对控制器硬件的整体构成进行了叙述。这类控制器的核心部分为单片机PIC18F2431,驱动电机旋转主要通过相关驱动芯片来进行;直线电位器给控制器提供天线的俯仰轴位置模拟信号,再经AD转化为数字量;绝对光电编码器为控制器提供天线的方位位置数字信号。通过测量无刷直流电机的霍尔信号周期来计算方位扫描速度,D/A转换模块输出与天线速度方位角扫描速度成比例的参考电压控制;通过数字隔离,RS422和天线控制器进行通信,还可以通过手动键盘来实现一些控制。控制器的两个驱动器芯片包括主电源电路和相关的驱动控制逻辑,内置过流保护电路,使电机控制变得简单方便。

进行硬件电路设计时,采用PIC18F2413的单片机,该单片机产地为微芯公司。选择无刷直流电机作为硬件电路电机,驱动主要采用智能功率驱动芯片L6235,产自ST公司,芯片的控制输入与CMOS/TTL逻辑的微处理器兼容,输出等级为DMOS三相桥电路,具有PWM、正反向、制动控制等控制功能,还具有过电流、过热、欠电压、交叉导通等保护功能。

2、软件设计

Ⅰ、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图3)

Ⅱ、结合模糊规则和改进型抗积分饱和的PID控制器

将模糊规则和改进型抗积分饱相结合的PID控制器引入到PID软件设计中,一方面能够使程序调试的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系统性能,控制原理如图4所示。模糊规则表的确定主要通过误差和误差变化,再由模糊规则表所示数据确定PID的比例、积分、微分参数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三、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大多数传统雷达伺服系统采用PID(比例,积分和微分)进行控制,具有控制原理简单,精度高,易于使用,适应性强等优点,可为许多控制对象提供令人满意的控制性能。然而,随着现代战争的逐渐发展,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但其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获得,选取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的过程也变得更加麻烦;并且随着逐步提升的战场环境复杂程度,固定控制器的适应性参数也越来越差。

因此,要结合模糊控制和传统PID控制的優点,设计出具有高坚牢度,强鲁棒性和高控制精度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不仅可以在线修改PID控制器参数,而且还可以能够适应伺服系统参数的变化。

1、雷达天线伺服系统构成

为有效提升雷达的性能,雷达伺服系统中大多将速度环、位置环和电流环三环组成的闭环控制结构作为系统的主要控制结构,主要结构如图5所示。

电流回路是伺服系统的内圈,需要其调节器快速跟踪给定电流的变化。由于内部循环系统参数更加清晰,系统运行变化小,所以选择传统的PID控制作为电流调节器的控制算法,速度环的位置处在伺服系统的次级外圈。为了提高操作的平滑度,可以使用传统的PID控制。位置环的位置处在伺服系统的外圈,其调节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跟踪给定位置,系统参数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为此,在位置环路中设计了一个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2、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以误差E和误差变化Ec对PID参数自整定的要求,并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进行在线校正,结构如图6所示。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是找出Kp,Ki,Kd和E之间的关系以及PID参数的Ec。通过在运行期间不断检测E和Ec,然后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在线校准三个参数。为满足不同E和Ec控制参数的不同要求,控制对象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

PID控制器的作用参数如下:①比例系数Kp的作用是加快系统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调整精度。Kp值越高,系统的响应时间越快,调节精度越高,但超标,甚至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如果Kp值太小,会降低调整精度,减慢系统响应速度,延长调整时间,使系统稳态,动态特性更差。②积分系数Ki是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Ki越大,系统的静态误差越快,但是Ki过大,积分饱和可能在响应过程开始时发生,导致过冲响应过程过大;如果Ki太小,会使系统的静态错误难以消除,影响系统的调整精度。③微分系数Kd的影响是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是在任何方向的偏差过程中提前改变预测的偏差。但是Kd太大,会使制动的响应过程超前,从而延长了调整时间,降低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依据上述规律特点,对该模糊推理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进行如下三点推理:第一,若偏差E值过大,则实际情况下应选取较大的比例系数Kp和较小的微分系数Kd;第二,当偏差E值为中等大小时,则比例系数Kp为帮助系统取得相对较小的超调应选取较小值,这种情况下,微分系数Kd会对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其取值应适当来保证系统获得良好的响应速度;第三,当偏差E值接近设定值或者偏差值较小时,此时应尽量降低积分系数Ki的值,而尽量增加比例系数Kd的值,当偏差的变化量Ec的数值比较小时,则比例系数Kd的取值应尽可能大些;反之,比例系数Kd的取值则尽可能小一些。

在Matlab中使用模糊逻辑工具箱,模糊控制器是通过编辑FIS文件来设计的。模糊控制器为双输入三输出控制器,输入变量E,Ec,输出变量Kp,Ki,Kd。输入和输出变量取7个语言值,其模糊子集为{NB,NM,NS,ZO,PS,PM,PB}。E和Ec与[3,3]相同。由于参数值仅由偏差的绝对量确定,如果偏差的绝对量是输入语言变量,则可以提高变量分类精度,敏感度。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模糊推理选择MAX-MIN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的反模糊,变量隶属函数为三角形,每个值采取相同的宽度范围。

参考文献

[1] 姬伟,李奇.陀螺稳定平台视轴稳定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J].航空学报,2014(1):191-195.

[2] 郭宏,蔚永强.基于变结构PID控制的直接驱动阀伺服控制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12(11):58-62,73.

[3] Ra W S, Whang I H. Robust Horizontal Line-of-sight Rate Estimator for Sea Skimming Anti-ship Missile with Two-axis Gimballed Seeker[J].IEEE Proc-Radar Sonar Navig,2015,152(1):9-15.

[4] Kumile C M,Tlale N S. Intelligent distributed fuzzy logic control system(IDFLCS)of a mecanum wheeled autonomous guided vehicle[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2012,1:131-137.

[5] 石辛民,郝整清.模糊控制及其MATLAB仿真[M].北京:清華大学出版社.2008.

[6] 曾光奇,胡均安,王东,等.模糊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邱建朋,1981年11月,男,江苏阜宁,2005年毕业湖南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雷达伺服系统。

雷达 控制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