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水稻机械插秧氮肥施用技术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22日 18:44

水稻免耕抛秧与常耕抛秧的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比试验

吴秀娟

[摘 要]研究探讨机插水稻氮肥施用技术,旨在丰富机插水稻高产理论,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及科学施肥、合理用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对水稻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水稻 机械插秧 效益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359-01

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机械插秧生产技术发展迅速,成为水稻生产中的主要模式。但是,氮肥施用技术对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的变化。如果说测土施肥确定了施肥数量,那么施肥时期、施肥种类、不同时期施肥比例就确定了施肥的质量。

1.内容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供試品种:穗重型品种松粳9,穗数型品种东农429。

1.1.2供试肥料:尿素(含N量46.4%),磷酸二铵(含P2O546%),硫酸钾(含K2O50%),硫酸铵(含N量21%)。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阿城区某承包田中进行,供试土壤为草甸型水稻土,耕层土壤(0-15㎝)含有机质23.1g/㎏,碱解N含量95.6mg/㎏,速效P2O5含量6.24mg/㎏,速效K2O含量179.5mg/㎏,pH值7.02。

1.3 试验设计

N肥施用时期:基肥,耙前撒施。返青分蘖肥,返青后撒施。穗肥,孕穗期施用。磷肥全部做底肥,钾肥基肥、穗肥各50%。顺序排列直接对比。

2.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采取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机械播种、机械覆土、机械施肥、机械整地、机械插收。㎡播芽籽600克,苗龄38天,秧龄3.6叶,4.14日育苗,5月22插秧,插秧规格30×16.5㎝,每穴插5-6株基本苗。

3.结果与分析

由于基肥中氮肥数量不同,返青效果不一,返青期虽施肥量的递增返青速度快,B3较ck早2-3天,B3、B1返青时间基本一致相差1-2天,无肥区B4最晚插后10天返青。主要是插后植株能及时吸收营养迅速生长,、B1、B、B3返青时间差异小,此时幼苗需肥数量有限。

分蘖时间因氮肥施肥比例和数量不同,各处理间差异明显,两个品种表现同一规律,随蘖肥比例增加分蘖日期提前。B3、﹥B1﹥B2﹥B4,蘖肥直接决定分蘖时间和分蘖数量,此时N:C比高有利于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形成丰富的源,此时由于底肥在耕层中平均分布,根系生长量虽有所放大,但并未达到最大值,所以植株生长主要吸潜耕层区域中的养分,所以蘖肥显得作用十分明显。其分蘖数量自6.10日开始调查,分蘖期早晚顺序松粳9号B3、﹥B1﹥B2﹥B4,农425品种分蘖始期期B1﹥B3﹥B2,﹥B4,后期随着温度升高水稻生长量的增加,根系群体逐渐加大,吸收营养能力增强促使分蘖速度加快,特别是穗数型品种东农429表现最为突出。

孕穗期先后顺序为B1﹥B2﹥B4,﹥B3。蘖肥数量在30%和40%时孕穗时期基本一致,相差1-2天,较对照提前2-3天,但随着蘖肥比例增加,从孕穗期开始生育进程滞后表现,当蘖肥比例为60%时,孕穗期较对照晚2-3天,说明蘖肥施用量直接决定水稻后期的生育期,无论穗数型还是穗重型品种均表现出一致的效果。

对抽穗成熟期的影响施肥与方法密切相关。氮肥中蘖肥比例越大抽穗期越后延(无肥区除外),但成熟期的表现则与穗肥直接有关系,无肥区最先成熟,施穗肥较不施穗肥相对晚熟2-3天。

3.1 施肥技术对水稻株高、茎蘖动态的影响

自6.15分蘖始期开始调查,至有效分蘖末期每7天调查一次,在孕穗期-抽穗期-成熟期各调查一次。

株高生长量虽蘖肥增加株高呈正相关,随施肥量增加株高略有增高但并不明显,孕穗-成熟株高基本一致。其主要表现在茎蘖动态上,分蘖前期松粳9表现B3、﹥B1﹥B2﹥B4,东农429表现比松粳9突出,氮肥30-40%用作蘖肥时,田间表现生长较均匀,最多增加5.5-7.5株/穴,当追施60%蘖肥时,田间表现为叶色浓绿,后发性过于旺盛,出现疯长苗头,茎蘖数较对照显著增加。且分蘖高峰拖后,每穴分蘖数增加12株/穴,但到孕穗期随穗肥施用茎蘖变化趋于稳定,B3的无效分蘖渐渐死亡,看出B3有效分蘖率较低,无端浪费了前期的蘖肥的氮素营养,总的趋势是松粳9品种有效分蘖B1﹥B2﹥B3、﹥B4,东农429品种B3﹥B1﹥B2、﹥B4,

3.2 施肥量对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分蘖始期-孕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随蘖肥比例增大而增加趋势,调查发现与孕穗关系呈正相关其顺序为松粳9品种B1﹥B2﹥B3、﹥B4。东农429表现B3﹥B1﹥B2、﹥B4,抽穗期,穗肥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为,施穗肥的处理较不施穗肥的处理有相当明显的差异,松粳9处理B1、B2较B3干重分别增产140,122,109.㎏/亩。东农429此期干重增加高164、144、98㎏/亩。成熟期的生物产量表现更加明显,松粳9总产量B1、B2、B3高于对照397.91、372.48、349.48㎏/亩,东农429生物产量各处理B1、B2、B3、较对照569.68、513.27、458.35公斤/亩,同时施用穗肥较不施穗肥处理有角的区别松粳9号品种B1、B2较B3分别增加48.43、22.0㎏/亩,东农425B1、B2较B3分别增加111.3、54.92㎏/亩。

3.3 施肥技术对产量因子的影响

水稻产量的高低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各产量因子直接决定水稻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松9品种B1、B2㎡穗数均大于B3、分别较对照多200.6、175.6、134.6穗,㎡穗数多少顺序为B1﹥B2﹥B3、﹥B4,结实率的表现是B1、B2差异不大,分别较对照高3.82、2.98个百分点,B3则小于B46.3个百分点。松粳9几个处理的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产量结果为B1﹥B2﹥B3、﹥B4,分别较对照增产222.62、188.54、164.1㎏。东农429穗数型品种随着蘖肥比例的加大穗数明显增多,B3、﹥B1﹥B2﹥B4,结实率相近,千粒重相近,蘖肥比例一定程度影响产量的高低,顺序为B1﹥B3、﹥B2﹥B4,分别较对照增产265.14、240.63、119.7㎏。

4.结论

通过对机插水稻氮肥应用技术的试验研究,氮肥的施用时期、施肥比例对水稻生长发育关系重大,直接影响后期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4:4:2与5:3:2整个田间生长势态较平稳,适当多施蘖肥,尤其是早施分蘖肥对增加茎蘖数有很大促进作用,特别是穗数型品种影响最大,其有效分蘖数较常规施肥提高个8-17个百分点,氮肥施用技术对产量有着决定性作用,无论穗数型品种还是穗重型品种,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4:4:2比例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增产7-9.8个百分点。较对照增产65-72.5%,55.03-72.5%。

通过上述不同类型品种采用不同施肥比例的试验研究得出,以机械插秧作为施肥方法,穗数型品种按照基肥、蘖肥、穗肥比例40%、40%、20%的分配最为合理。此方法早返青早分蘖,无效分蘖少,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减少肥料的流失与浪费,相对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其次,基肥、蘖肥、穗肥比例50%、30%、20%的分配比例,保证了前稳中控后促的施肥原则,彻底改变常规的只施基肥、蘖肥的大头肥的传统施肥方法,有利于水稻的稳产增收。

调查 文章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