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污水生态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式的探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22日 02:3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6污水的处理

王骞

[摘 要]现如今,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但是同时也在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发展,尤其在农村畜禽养殖中,畜禽粪便的不科学处理成为主要生态污染问题。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就畜禽养殖污水生态处理与资源利用方式,进行简要分析。首先对畜禽养殖污水排放特点进行方法研究,而后对污水资源利用形式进行阐述,为畜禽养殖污水生态处理与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养殖;生态处理;资源化利用;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TM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370-01

针对养殖污染问题,想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畜禽养殖是一种经济效益增长不稳定、高风险性产业,因此需要寻找到一种低费用、高效果的解决方法,并能够科学利用污染物质进行资源有效利用。笔者认为:人工湿地生态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生态处理与资源利用,经济投入少、效率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一、畜禽养殖污水排放分析

养殖场污水量、水质不会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区域温度差异、饲养不同有较大差异性。据污水污染浓度调查显示:养殖场污水物质含量差异明显,但从整体上分析,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磷指标浓度高,PH值为中性,是一种高浓度有机污水。同时,污染物浓度与粪便清理也有着直接联系。例如:生猪养殖,通过干清粪技术中的CODcr浓度低于清水冲粪形式等量级,其指标NH3-、N、TP较小。根据畜禽养殖排放标准,猪场、牛场、鸡场排放CODcr高于4--115倍、1--2倍、5--25倍,TP高于4--36倍、1--2倍、0.5--5倍,猪场与鸡场污水排放中NH3-、N在标准范围内。所以,缓解地表水污染度需要确保污水在处理后符合要求后进行排放。

二、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在其污水处理上,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处理方法与生态保护方法。从资源与循环利用为落脚点,实现资源性、减量性、无害性理念。

(一)减量化方法

通过清粪工艺技术--干清粪工艺。让干粪和尿污水,进行分流处理进而降低污水量与物质浓度,简化污水处理方式,节省经济投入。

(二)资源化方法

结合种植养殖方式,单一的末端处理工艺与养殖产业存在较多影响因素、经济效益较低,使得企业经营发展受到不利影响。例如:污水加工后,提取氮、磷等物质理应用在农业种植灌溉中,剩余污水在处理后清理圈舍。寻找一种低经济投入、资源化应用效率理想状态、处理效果显著的污水生态质量方法,将其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艺技术;并且现阶段应用这种工艺技术也是缓解生态污染的主要方法。

(三)有害化

畜禽养殖污水通过资源化方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要注重无害化的处理方法,确保农产品不被损坏,健康种植。污水并不破坏成分,污染物含量要在国家有关要求范围内。畜禽污水具有一定的可生化特点,水浓度较大是沼气发酵的最佳材料。厌氧发酵能够帮助解决污染问题,同时获得新的沼气能源,也是生态缓解与废弃物处理的有效方法。对此,笔者认为:也可以利用厌氧反应装置、混合干发酵、两相厌氧发酵等形式,应用在发酵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人工湿地资源化利用形式分析

(一)人工湿地分析

人工湿地污水主要应用于生态环境处理中,也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形式。把污水有效的投配至地面中,通过土地--湿生植物--微生物等特点进行资源回收,污染水中能够分解的物质进行溶解的技术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污水净化效果,同时能够形成湿地环境。

人工湿地具有多样化特点,其中能够划分为:天然湿地、地表流、潜流等类型。现阶段,常见的形式为地表流与潜流形式。第一种形式接近于稻田,污水流流入湿地后停滞一段时间后流出。这样的方式在解决投入、操作方法上更具有一定优势;不过这种方法所需空间用地大;污水处理效率较低;对温度要求较高等问题。而潜流形式主要划分为水平潜流与垂直潜流。污水引进到人工土壤内,能够起到填料截留效果,处理效果显著,湿地表层能够进行种植。两种方式进行比较,水平潜流水利荷载较高,BOD、COD、SS等污染指标消除效率较高,并且无臭味。但是这种方法所需经济投入较大。垂直潜流湿地硝化效果更强,适合应用在氨氮浓度较大的污水中;但在其有机物处理上较弱。

(二)人工湿地资源化应用效果

1、畜禽养殖污水内N、P物质应用

畜禽养殖污水内含有大量有机物红外总磷、氮,应用湿地植物与微生物吸收同化能够让NP物质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效果。另一方面,人工湿度也能够分解矿化有机污染物、消除有害物质。所以,推荐应用在畜禽养殖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上,能够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

2、人工湿地技术活动性

因为养殖所在地理区域不一,污水处理受水体不一而具有一定差异性。污水问题解决时,可以与常规处理方法进行融合;同时预处理深度结合处理要求进行适当变动,实现预处理和湿地的有效融合,得到理想的處理效果。一般在出水标准要求较弱下,可以使用一级处理,例如:沉砂池、提升泵、沉淀池等。其标准较高,可以通过深化处理形式,例如:水解酸化、高负荷活性法等。以此根据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体提升。

3、人工湿地植物多元化

利用人工湿地方法,在污水管控上占据较大优势,例如:光合作用下能够提供能源;具有观赏性,保护生态环境;为植物提供多元生存环境等。湿地植物结合生存特点划分为:浮水、挺水、沉水植物形式,应用湿地系统包含:芦苇、水葫芦、香蒲、茭白等。芦苇能够应用在工业材料中、茭白、水葫芦能够应用在青材料中。该种方式功能多元化,不仅可以进行植物绿化,也能够用于圈舍清洗。

结语

利用人工湿地方式解决畜禽养殖污水问题,效果显著。笔者建议:在挑选耐污与分解能力植物时,需要综合考量植物生长特点与饲料使用,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龙眠,张毅敏,仇皓雨.NUA-DAS生态滤池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营养物[J].水处理技术,2015(12).

[2] 李勤生.人造生物膜——强化污水处理及污泥减量新技术及应用[J].中国水利,2016(05).

[3] 江玉龙.浅谈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04).

[4] 王建芳,王国贤.规模养殖污染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06).

文章 污水 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