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技术在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应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26日 20:13

江苏省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技术体系通过抗震性能评审 -江苏省...

赵一峰

[摘 要]外墙保温复合技术通过多层化设计、成品化生产、定型化安装,以施工简单方便及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保温、隔热、防火性能,创新了外墙封闭与保温节能合二为一,总结了外墙保温复合系统的相关理论、施工经验,对外墙保温系统的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外墙保温技术;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46-01

1 建筑行业外墙保温的概念

1.1 外墙保温技术

在我国,外墙保温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很多建筑行业,它的材料包括胶粉聚苯颗粒:由废聚苯乙烯泡沫粉碎而成,这种材料导热系数比较低,比较容易软化,因此它能进行保温。还有一种材料是无机轻集料砂浆,它的另一个名字是新型无机保温砂浆。特性是化学稳定性好,不易燃。相对安全可靠,可使用寿命长。外墙保温材料还包括其他一些化学成分和材料,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1.2 外墙保温的前提条件

外墙保温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外墙保温技术做重要的技术要求就是保温效果。在施工时应该考察材料是否有保温性能。同时还应该考虑该材料是否是施工的最佳选择,从经济成本方面考虑,为施工节省物资成本;具备粘合的安全性。在建筑施工中,要确保材料能与建筑有效高密粘合在一起,这时候就要选择质量比较高的联合材料,遇到一些恶劣的雨雪天气材料也不会脱离建筑物;全力防止墙体表面裂开。与保温材料紧密相连的是外层的建筑外墙。那么外墙应该担当起保护保温材料的责任,要做到坚固可靠,因此要考虑到各种也许会造成外墙开裂的隐患,将他们一一消除,以起到巩固保温的效果。

2 预制构件施工流程

2.1 预制构件生产

构件生产流程为:模具试拼装→模具定位线校核→窗(门)侧模安装、装饰保温层模具安装→窗(门)侧模检验、装饰保温层模具检验→模具初步固定→模具安装检验→模具最终固定→装饰层钢筋绑扎及插入连接件→插入保温连接件→结构层模具检验→结构层模具固定→结构层钢筋作业→预埋件固定架安装→预埋件安装与检验→模具安装整体检验→结构层混凝土浇筑。根据构件制作图制作混凝土构件,并根据预制混凝土构件型号、形状、质量等特点制订相应的工艺流程,对预制构件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计划管理。构件生产企业应建立构件标识系统,标识系统宜满足唯一性要求。当上一道工序质量检验不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规定时,不应进行下一道工序。

2.2 预制构件运输及堆放

2.2.1 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

预制构件进场前,项目部需会同监理、业主对新进场构件进行质量验收,对于不合格的预制构件,需进行退场处理或交由预制构件厂家驻厂工程师协调专业工人进行修补。

2.2.2 预制构件的堆放

PC构件由运输车辆卸载后堆放于每栋楼的PC专用堆场,并按照指定顺序进行归类堆放,PC专用堆场面积不得小于250m2。本工程PC专用堆场由6个区域组成,分别为环形道路、周材及耗材货架、凸窗堆放区域、PC板堆放区域、阳台板堆放区域、构造柱堆放区域。PC堆场四周采用定型化围栏围护,与周围场地分开,围护栏杆上挂明显的标识牌和安全警示牌。

2.3 预制构件安装

2.3.1 多工种间协调作业

在预制构件吊装前,需完成脚手架搭设、吊装层底板混凝土施工,待吊装层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在吊装过程中,使用塔吊作为垂直运输机械,这就需要脚手架工、混凝土工、木工、塔吊司机、指挥等多工种有序协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现场管理人员协调各工种作业顺序、预制构件吊装顺序、塔吊使用顺序及使用时间,制订吊装计划,保障吊装作业有序进行。

2.3.2 预制构件吊装顺序

利用BIM模拟,对吊装前进行预拼装,根据三维模拟,确定吊装顺序,用于指导现场施工。PC板块吊装总体原则是以每个单元平面端头第1块凸窗为起始点,按水平连接顺序依次吊装PC及凸窗板块,吊装完成后流水进行校正及加固作业。阳台和构造柱板块等可在土建楼层模板排架施工完毕后吊装,其时首先灌浆安装装饰柱,然后搭设排架吊装阳台板并灌浆相连。

2.3.3 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的加固处理

凸窗与现浇结构相连形式的加固:凸窗预制板通过预埋螺栓与现浇混凝土模板体系的围檩系统相连。凸窗预制PC板内侧为现浇梁,需要将现浇梁下部内模板深入预制凸窗80mm,模板下部用木方顶紧并增加梁下立杆;PC与现浇结构相连形式的加固:PC预制板通过预埋螺栓与现浇混凝土模板体系的围檩系统相连。PC板内侧为现浇板,连接PC斜支撑预埋铁件突出内墙模板。要求土建单位在斜支撑模板上分别配置,并在其中一块模板上开槽避开预埋钢板;阳台板与现浇结构相连形式的加固:阳台预制板搁置在排架上部,锚固钢筋锚入现浇结构梁板中。阳台预制板内侧为现浇梁,需要将现浇梁外侧模板内围檩木方横放并顶紧,在内围檩上设置厚5mm、宽80mm防漏橡胶塞。

2.3.4 灌浆施工

在预制构件吊装完成后,需对灌浆套筒进行注浆,保证预制板与现浇板之间可靠连接。灌浆料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配合专用灌浆机对灌浆套筒进行灌浆处理。在高温季节,为防止灌浆料提前硬化造成灌浆不畅或造成灌浆孔堵塞的情况出现,现场提前1d对灌浆孔进行打水湿润处理,并避开午间高温时段进行灌浆。灌浆料严格按照配比并随拌随用,灌浆时留通气孔。灌浆时从下排一侧的灌浆孔进行灌浆,直至所有出浆孔出浆,则视为灌浆饱满。出浆孔溢浆后采用橡胶塞进行封堵。

3 施工控制要点

3.1 限位拉结件

本工程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采用钢筋套筒连接。保温体系为装配式夹心保温板体系,夹心保温材料采用聚苯乙烯挤塑板,与混凝土材料结合易出现裂缝,所以在构件生产过程中,需在混凝土和聚苯乙烯挤塑板间增加限位拉结件,保证挤塑板与混凝土間的可靠连接。

3.2 预制结构与现浇结构接缝处的垂直度、平整度

由于预制结构外页板较薄,模板加固难度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损坏外页板或造成现浇剪力墙结构胀模等问题,所以混凝土浇筑前至拆模后,需对现浇结构与预制结构接缝处进行垂直度、平整度的重点监控,发现不合格处需及时调整,保证节点满足规范要求。

3.3 打胶效果检验

为检测打胶效果,需按常规质量验收要求对外墙面、屋面、女儿墙进行淋水试验,重点对准纵向、横向接缝以及窗框进行淋水试验,从最低水平接缝开始,然后是竖向接缝,接着是上面的水平接缝。在淋水试验过程中,要仔细检查预制构件的内部,如发现漏点,做出记号,找出原因,进行修补。喷淋试验结束以后观察墙体的内侧是否会出现渗漏现象,如无渗漏现象出现即可认为墙面防水施工验收合格。淋水过程中在墙的内、外进行观察,做好记录。

结束语

本文对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对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阐明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中,需对限位拉结件施工、预制结构与现浇结构接缝处的垂直度及平整度、打胶施工做重点监控。

参考文献

[1] 陈耀钢,郭正兴,董年才,朱张峰.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节点连接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11:3-5+39.

[2] 陈耀钢,郭正兴,董年才,徐兵,孙海龙.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构件工厂化生产技术[J].施工技术,2011,11:6-9.

[3] 顾春明,郭正兴,董年才.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浆锚节点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11:10-12.

[4] 汤磊,郭正兴,董年才,陈云钢.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外墙保温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1,11:13-15.

[5] 赵世明.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节点连接施工技术[J].广东建材,2016,04:71-73.

文章 结构 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