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樟子松良种繁育技术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26日 17:03

...公司引进先进的良种繁育技术

刘亮

[摘 要]樟子松良种繁育是将樟子松良种扩大繁育种子、种苗的过程,以便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本文着重探讨以下樟子松良种繁育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樟子松 良种繁育 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75-01

1.前言

良种繁育,包括繁殖、保存原有的优良品种和培育新品种两项任务。品种不是永存的,如果不注意这方面的工作,优良品种也会混杂、退化和丢失。樟子松良种繁育是将樟子松良种扩大繁育种子、种苗的过程,以便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在生产性林场中,大多以繁殖和保存优良品种为主。本文着重探讨以下樟子松良种繁育技术的要点。

2.樟子松良种繁育技术要点

2.1 采种

樟子松球果在9月中下旬开始成熟。球果成熟后挂在树上达6-7月之久,采种期较长,采种最好在春秋两季,因冬季严寒,枝条较脆易折断损伤母树或发生事故。樟子松球果果鳞厚而坚硬,短期不易开裂,可用人工露天日晒干燥和干燥室进行脱粒。脱粒时,要注意室内温湿度的调解,保持种子的生命力。种子贮藏含水量为9%-10%。

2.2 育苗

樟子松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但对水分、热、通气条件要求较严。播种区应选择灌溉方便,土壤疏松的沙壤土为宜。幼苗立枯病严重,不能在地下水位高或粘土上育苗。播種前应进行土壤消毒。整地时,可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每亩5000-10000kg。播种以春播最好。当平均地表温度达8-9摄氏度时即可播种。东北地区以4月中旬-5月初为宜。播种方法可用撒播或条播。如土壤松软,化学除草,培育留床苗可撒种。一级种子,发芽率80%以上,每亩播3.5kg。播后,可用草炭末、锯末及原床土覆盖,厚为0.5-1.0cm,覆土后立即镇压,以防止和减少水分蒸发。播种后灌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灌水条件好,春季风速小的地区可不覆草,但干旱沙地育苗必须覆草,同时,在播种地设防风障。春播种子一般半月即可出苗。播种后出苗前,可喷洒除草醚除草,每平方米有效用药量为1-2g,喷后10小时不浇水。播种后至幼苗脱壳前必须做好防鸟工作。出苗后,要注意防止立枯病。樟子松二年出圃,幼苗规格:苗高为12-15cm,地径0.4cm。

2.3 造林

(一)精心选地。要根据不同的地势、土壤、气候条件和树木习性,安排营造纯林或针阔混交林。在山地砾石质沙土、粗骨土、沙地、阳坡中上部及其它土层瘠薄的地段上均适于栽植樟子松。尤其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上栽植生长最好。但在水湿地、排水不良的粘土地,土壤含可溶性盐类达0.12%以上的土壤和林冠下都不能造林。

(二)细致整地。在造林前一年秋应进行细致整地。一般采用穴状整地,规格50×50×40厘米。新采伐地和新退耕地杂草少,土壤疏松的地方,可随整地随造林;对种植点的合理配置,依地形、地貌进行。风蚀地可以不整地造林。

(三)良种壮苗。要求一律以优良种苗,对造林苗木做到“一把”是把好苗木关,做到六有:苗木管理有专人管理,选苗有前棚,运输有包装,山场假植有覆盖,苗木领取发放有制度,领出退回有记录。

(四)精细栽植。在土壤条件好,杂草少的地区采用窄缝栽植法,但苗木必须蘸泥浆,防止窝根,如苗木侧根发达,最好用穴植法造林。要严把栽植关,细致栽植,做到三保(保证苗木罐内有泥浆、保证不丢损苗木、保证不漏穴);“五好”是植苗穴要创好、树根要流展好、栽苗培根换土好、踏实覆土好、穴面平整好;“六不准”是不准大把拿苗、不准窝根、不准歪斜、不准过深过浅、不准栽靠穴壁、不准刨一镐就植苗;“三坚持”是把好验收关,坚持一日三检,即个人自检挂牌,班组内互检,场段抽检,坚持随造林、随检查、随验收;坚持三不验收,即密度不足不验收,不适地适树不验收,合格率不足98%不验收。

(五)适时造林。造林时间以春季最好,尽量顶浆造林,春季多风干旱的地区,也可雨季造林,造林用的苗木应在两周前原床切根,待新根分化,即可起苗,进行雨季造林,这样造林成活率较高。要严格掌握造林时间(适时顶浆造林,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全面实行先阳坡、后阴坡:先小苗后大苗;先山头后山脚;先阳性树种,后阴性树种);严格操作。

(六)合理密植。对于各类纯林的造林密度,严格执行技术规程的要求,栽植樟子松,为3300至4400株/公顷,防护林一般采用株行距1.5×1.5m,用材林用2×1.5m的初植密度。在流动沙丘地及半固定沙丘栽植樟子松,关键是保护幼树免受沙埋、沙割及风蚀侵害。首先,应栽植固沙的植物,然后再造林,沙地栽樟子松主要用小坑靠壁栽植法及窄缝栽植法,要强调深栽。

2.4 幼林抚育

抚育年限一般为3年,各年抚育次数以2-2-1为宜。山地造林,松土除草要和培土结合;沙地造林,后期可割大草留草带,以防冬春起沙,在风沙干旱地区,造林当年及第二三年冬季给樟子松幼苗培土,以防生理干旱及动物危害,培土时间在土壤结冻之前,撤土时间可在翌春萌动前进行。过早撤土幼苗易受风害,过晚则易引起苗木腐烂,必须做适时撤土。

3.樟子松良种采收技术重点

良种的采集关键是适时。如果采种期有误,则会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确定适宜采种期是至关重要的。而准确判别种实的成熟期并了解其脱落特点,是确定采种期的关键。樟子松种子成熟时,球果颜色由深绿色逐渐变为黄褐色,这时就可以采种了。采种方法主要有立木采集法,即利用采种梯、升降梯人工进行采集。良种采集后,及时在晒场自然干燥,即利用阳光曝晒,使球果干燥,多数球果鳞片失去水分后,向外反曲球果开裂,种子即脱出。球果内种子全部出来后,要立即进行净种,用人工筛选或风选,除去混杂在种子中的夹杂物,便于贮藏。经过净种以后的种子,必须进行干燥处理,主要采用自然干燥法,使种子的含水量达到能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含水量,即安全含水量。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购置烘干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一是试验用种采收和加工管理半同胞测定种子应分无性系单采、单收、单调制,要标记系号单独保存,防止系号混杂;全同饱测定种子应按组合单采、单收、单调制;单独保存,要标记清楚,防止组合混杂。二是生产用种采收和加工管理采用混杂采收,加工调制后面向社会销售。

参考文献

[1] 陈铁英.试论樟子松选择育种及良种繁育[J].吉林林业科技,1990(5):1-4.

[2] 梁苗苗.樟子松沙地实生苗培育技术[J].生物技术世界,2013(8):25-26.

文章 良种 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