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排行水利施工筑龙水利工程论坛
王伟
[摘 要]近年来水利工程管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对保证水利工程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14-01
引文:钢筋混凝土因为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要求很高,从而很容易受到荷载和温度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硬化后会有微孔隙和微裂缝存在着,而这些孔隙和裂缝很容易使混凝土材料造成渗漏层至降低钢筋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精细施工、严格控制质量保证其安全性。
1 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模板技术
1.1 模板材料的选择
水利工程钢筋和混凝土的施工基础就是模板,同时这也是灌注砼程序中必不可少的应用项目。通过模板的使用,可以使灌注中砂石与泥浆的渗透有效的避免,从而使灌注砼的稳定性得以保证。在构造模板材料中,要根据施工需求进行使用强度、稳定性的标准确定,在横截面积中也要根据施工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而定,对钢制的材料尽可能多的利用,使模板的强度使用要求提高,并为后期的混凝土施工提供稳定基础。
1.2 模板工程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完成模板制作后,就要进行安装施工了。在生产的过程中,主要对模板的使用强度和稳定性加以注重,那么在安装施工中也要时刻以这两点为控制要点,使模板之间的连接质量得以保证。在安装模板前,要对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质量进行审核,保证基础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实度与承重力,再根据施工面积大小对撑持板使用,从而保证模板的稳定性与衔接缝隙,在后期的灌浆中使渗漏的现象防止出现。另外,在模板的安装中,若是对预埋构件情况遇到,就要根据施工环境进行加固技术应用。
1.3 模板拆除
在模板使用两天后,内部的结构已经基本稳定成型,需要进行技术的模板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主要是注重模板外表和边角的完整性。但是在较大面积的模板拆除中,要适当的选择锚固,保证在模板与支撑架的拆除中发生下滑的现象,特别在砼工程的建设中,有效的避免了模板等对基础结构的损害。另外,在拆除过程中,要将模板与支撑架分开放置,并及时的清洗与储存,在其他的重复工序中循环使用。
2 混凝土施工中钢筋工程技术
2.1 钢筋的检验与储存
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承重结构就是钢筋,通过力学工程的设计应用,使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强度提高。并且钢筋结构具有一定的韧性,在防震结构的设计中其应用价值非常重要,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原材料。那么在使用初期,进行钢筋的采购、检验与储存就要根据施工标准。要使采购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就要对出厂证书、试验报告严格的核实,从而使每一根钢筋保证都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在储存中对地势较高的环境尽量选择,避免雨水的锈化侵蚀。
2.2 钢筋的连接
绑扎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是钢筋连接的种类。绑扎搭搭是对20一22号铁丝采用从而将钢筋就位并将需连接的钢筋绑在一起,搭接接头要有足够的长度,连接区段的长度为搭接长度1.3倍。绑扎搭接的两根钢筋会在是水平方向上产生对滑移和垂直方向上产生混凝土局部挤压裂缝,所以接头区域一定要加强配箍构造保证搭接传力。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或者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对绑扎搭接接头不宜采用,而适合焊接连接。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在结构的重要部位,比如剪力墙的端柱和约束边缘构件的纵筋、框支架、框支柱等,要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中,统一连接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面积不宜超过50%。
2.3 钢筋的安装
钢筋安装时对钢筋的安装方式和安装顺序一定要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加以考虑。散装和整装是安装的两种方式。散装是对加工成型的单根钢筋在工地中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绑扎搭接或者焊接。散装主要在小型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整装则大多在大型工程中运用。整装是根据现场结构形式和运输、起重条件将已经筋网片或钢筋骨架加工好,然后吊运至工作面进行安装。组装时一定要按照设计图纸对骨架预拱度考虑;钢筋网受力方向只有一个时,受力主筋和两端的两根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焊接网片受力方向为两个时,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其余交叉点可间隔焊接或绑、焊相间。
3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3.1 表面修补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无损伤探测技术使用后,若是发生裂缝的部位没有深化到结构的里层,就可以通过表面修补法进行裂缝的处理。常用的弥补方法是通过同样配比的混凝土泥浆注入,避免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扩大化。在现代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处理中,可以利用环氧胶泥和沥青等填补,并进行玻璃纤维的粘贴,提高了裂缝处理的工艺水平,避免在较重压力下裂缝的再一次发生。
3.2 结构加固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建筑物本身具有较大的重力效果,那么在水压力环境中,就必须要提高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强度,往往在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中不能够达到标準的使用强度,过量的原材料的使用还提高了成本投入,没有践行节约施工。那么在施工中就要优化结构设计,利用加固法进行钢筋混凝土的补强加固。在结构上可以使用预应力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和钢板外包加固等。
4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4.1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
混凝土的品种、强度都要符合设计需要,原材料要经过检验合格后入场使用。
4.2 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搅拌不应有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拌合物需均匀。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参数,不同的材料性质、搅拌工艺、搅拌设备都需要对搅拌时间进行试验,并在搅拌过程中进行随机取样检测,保证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4.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分层浇筑。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要进行控制,尽量缩短分层浇筑时间,在混凝土凝结之前就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混凝土两次浇筑面浇筑过程中会留下施工缝。施工缝就遵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浮浆、松动砂石以及软弱混凝土层、油污等,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钢筋上的锈斑和浮浆要清除干净;用清水冲洗旧的混凝土表面使旧混凝土在浇筑新混凝土之前保持湿润;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1一1.5cm与的水泥砂浆;竖向结构混凝土灌注前应先均匀铺3一5c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
5 总结
因为钢筋混凝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防水性等优势较好,因此便广泛应用在水利工程中。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在以后的水利工程中还需要施工人员进一步总结遇到的施工问题,从而使经验流实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容形成。
参考文献
[1] 杨志华,熊平.刍议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2):42.
[2] 余正昱.水利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2):180.
[3] 孙刚,陆凤霞.预防中小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的技术初探[J].江苏水利,201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