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会不会坍塌
郝一鹏
[摘 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创新了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在房屋建筑中,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楼板,但是一些工程的楼板会出现裂缝问题,不仅会对建筑工程造成损失,也会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也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实际施工中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本研究对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解决问题方面提出了对裂缝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6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58-01
前言:近年来,随着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建工程绝大部分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现浇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性、抗震性和结构安全性,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楼板裂缝的情况,楼板裂缝问题已逐渐成为住宅建筑的质景通病.近年来成为投诉热点。开发商和承包商为此的花费亦逐年增长。所以要控制板裂缝发生,首先要分析裂缝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措施。
1.楼板裂缝的种类和出现的原因
1.1 楼板裂缝的种类
裂缝的种类主要有收缩裂缝: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失水及材料自身收缩形成的裂缝。温差裂缝: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热胀冷缩而形成的裂缝。此类裂缝都集中于屋面板和建筑物上部楼层的楼板上。结构裂缝:虽然现浇楼板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预制多孔板改为现浇板后。墙体刚度相对增大、楼板刚度相对减弱。因此在一些薄弱部位和截面突变处。往往容易产生一些结构性裂缝。例如墙角应力集中处的45。斜裂缝,板端弯矩较大处的板面拉裂缝等。构造裂缝:现浇板厚度一般为80一100mm,住宅设计中将PVC电线管敷设于楼板内,使凡有PVC管处的混凝土厚度减薄,易出现构造裂缝。
1.2 楼板裂缝的形式
在建筑工程中,任何结构物的裂缝都是不可避免的。以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主要有纵横向裂缝:该裂缝沿楼板纵横向出现,一般于跨中、支座、PVC电线暗管敷埋处,呈直线或折线状。长裂缝:工程竣工后,明显的分布在一部分房问的预埋PVC电线管的板面上出现裂缝,裂缝宽度达0.2加.3m左右。这种裂缝仅在楼板表面出现,板底无裂缝。不规则裂缝:裂缝出现部位形状无规则,或散状或龟裂状。贯穿与不贯穿裂缝:绝大多数出现在楼板表面.为不贯穿裂缝,极个别一直裂到板底,呈贯穿状。
1.3 导致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
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有设计、施工、材料等多方面原因。由于设计市场管理不到位,有的工程设计单位及人员资质低,技术人员就采取挂靠设计形式,而被挂靠单位只注重收取挂靠管理费,并没有对图纸的结构安全、合理性、完整性等认真审核就盲目盖章、签字出图,造成部分项目设计质量低下。另外一些建设单位任意压低设计费,以收费最低为主要条件选择设计单位,同时又不讲合理设计时间周期,造成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或者边出图边施工,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然较多。
2.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措施
2.1 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屋面按规范要求设保温隔热层,使屋面的传热系数达到规范要求;外墙外表面或内表面按规范要求设置保温隔热层,外墙面宣采用浅色装饰材料以增强热反射减少热吸收;为避免结构因温度收缩应力而引起开裂,应适当控制建筑物长度,合理设置伸缩缝(间距为30m一50m)。超长时也可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方法以减少砼楼板收缩开裂;建筑物平面形状宜规则设计,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宣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平面。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
2.2 在结构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对于一般住宅建筑来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变形。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此类因变形引起的裂缝几乎占到全部裂缝的80%以上。在变形作用下,结构抗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性能,当抗拉应力超过抗拉设计强度时,应验算裂缝间距及宽度。现从住宅工程设计角度出发,结合规范提出一些工程中应采取的措施。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砼的变形,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结构抗力取决于砼的抗拉性能,当抗拉应力超过设计强度时,应验算裂缝间距,再根据裂缝间距验算裂缝宽度;现浇板厚宜控制在跨度的1/30,最小板厚不宜小于lOOmm,有暗敷交叉管线时板厚不宜小于120ram:楼板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以增加其握裹力。分布筋与构造筋宜采用变形钢筋来增加与现浇砼的握裹力,这对防止产生楼板裂缝的效果较好。
2.3 在材料选用方面的控制措施
在选用材料方面,各跨底板钢筋的间距及规格尽可能统一,以便将底板钢筋拉通布置。楼板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以增加其握裹力,不宜采用光圆钢筋。分布钢筋与构造钢筋宜采用变形钢筋来增加与现浇混凝土的握裹力,对控制楼板裂缝的效果较好。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裂缝控制验算。屋面长度大于30m时.板面沿纵横向拉通负筋布置。最小配筋牢不小于0.1%。支座实际需要量不足时,再另外加间距相同的短筋补足。在现浇板中预埋PvC电线管时,必须有一定的措施,PVC臂要有支架固定,严禁两根管线交叉叠放.确须交叉时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塑料接线盒。以防止塑料管在管线交叉对混凝土厚度削弱过多。现浇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特殊情况须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或高强度等级水泥时,要考虑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和加强浇水养护。便于混凝土凝固时的水化热释放。
3.结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只有在设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才能大大减少现浇板产生裂缝的数量,减小裂缝的宽度和深度,减轻其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并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隋长亮.关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261-261.
[2] 胡允棒.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探讨[J].四川建筑,2014,25(s1):90-100.
[3] 李舒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探讨[J].宁波化工,2013(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