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的探讨
李伯政
[摘 要]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正在不断的推进,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量也越来越多。但高层建筑的施工跟中低层建筑有着较大的区别,而想要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那么就应该合理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本文先分析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接着从分配位置、设置宽度和间距、选择断面形式和时间、做好养护工作四个方面,全面的探讨了这项技术的要点,推动了其在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 钢筋混凝土 后浇带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30-01
在当今我国的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随处可见的建筑类型,并且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城市建筑在以后也会向着超高层建筑模式发展。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想要在建筑施工完成后保障建筑具有相应的功能并且拥有较高的安全性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国很多高层建筑在施工的时候会出现变形、沉降等各类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团队往往都会选择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而本文也正是探讨这项技术的主要功能,并且分析了其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目前我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通常都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并且施工的难度和成本都比较高。因此,建筑企业平时的时候就应该多吸收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增强自身的施工能力,以应对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而后浇带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沉降、变形、裂缝等问题。当工程施工人员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在工程主体结构内部设置后浇带。比如为了解决沉降问题,施工者往往会使用后浇带将工程主体和裙房分隔起来,从而保证工程沉降段的稳定性。在工程竣工以后,再使用后浇带将两者融为整体,从而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品质。
二、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合理分配后浇带的位置
后浇带位置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水平和品质。因此,对于后浇带位置的确定一定要科学合理,才能够提高最终的施工质量层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很少有工程会在剪力墙的部位来设置后浇带,但是在其他部分会设置一些后浇带,避免剪力墙本身所承受的剪力过大而给墙体带来过多的压力。因此,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最好能够设置在那些外力比较小的区域和部位。
(二)设置科学的宽度和间距
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后浇带技术跟工程本身应该是一体的,因此后浇带的施工也应该注重施工整体性,不要让后浇带分隔建筑结构。在使用后浇带技术时,如果建筑工程中的梁板跨度较小,则可以一次性的配足钢筋。而如果建筑工程中的梁板跨度较大,就要按照相应规则标准进行断开,然后在之后的浇筑中需要将他们焊接在一起,从而避免楼板结构出现弯曲。在宽度设置上,后浇带技术会基于施工便捷性,通常选择700mm到1000mm的宽度,具体数值要参照建筑结构来定。
(三)选择合适的断面形式和时间
在断面形式上,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将所有的断面形式都设置成为一样的形式,从而减少因为受力问题而产生的结构变形,同时也能够很好的避免后浇带施工所引发的直缝等问题。在施工时间选择上,应该考虑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对于22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来说,通常都会在沉降工序完成的时候进行作业。而对于那些22层以下的建筑来说,就应该认真考量建筑的竣工时间,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和施工季节有差异化的设置,同时也应该在图纸上予以说明。
(四)做好后浇带的养护工作
在后浇带施工完成以后,要在最短时间内使用湿润麻袋等可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通常来说,养护的总体时间应该在二十八小时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强度跟预设的标准相差较多,那么就不能在后浇带上堆放重物,避免重物产生的压力使得后浇带发生变形。除此之外,在板后浇带中还应该设置两侧水砖墙,并且其高度还要高于墙体两侧的防水砂浆。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有积水进入后浇带,应该在后浇带两边约50cm的位置上设置两个挡水带。
三、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展开
(一)后澆带施工要求分析
在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时候,相应的人员应该严格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即以放为主、抗放结合。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都会因为外界各类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缝,这个时候使用后浇带技术就能够很好的补全这些裂缝。但是施工人员在使用这个施工技术的时候也应该进行认真的计算,控制好后浇带的间距,从而促进施工技术能够达到应有的目的。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进展
首先,施工人员在遵循相应的施工方案和细化文件的基础上,在工程结构内部预设一些钢丝网模板。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企业一定要全面进行技术交底,让基层人员能够牢记这一点,并且按照相应的技术文件施工。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应该把握好混凝土的比例,还要有意识的控制混凝土厚度。如果厚度较大,就会因为内外温差等原因而产生裂缝;而厚度较小,工程最终的质量也无法保证。最后,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特征来选择最合适的振捣器,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当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的时候,就可以放入钢丝网模板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放入钢丝网模板之前,一定要仔细的清洗,将其表面的所有杂物都去除干净。如果杂物过于顽固,可以考虑使用高压水枪等方法来增强去消除效果。而当混凝土处于完全凝结状态的时候,钢丝网模板就能够拆下来了,同时工程也随之进入人工凿毛的阶段。
结束语
在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通过会因为各类原因而产生裂缝等问题,而使用了后浇带技术以后,就能够很好的规避这些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与品质。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使用,也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工程特点和建筑结构,合理的规划施工细节。作为一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在当下的时间里也应该能够明确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在明确其施工原理、施工要点等内容上,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 杨国梅.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6,(20):42-43.
[2] 郑华琼.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福建建材,2016,(03):88-89.
[3] 苏晓凡.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5,(18):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