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8月29日 17:05

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总结

马永丽

[摘 要]近年来,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企业更加注重内部管理的实效性。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后勤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工作内容庞杂,要想冲破固有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必须深刻意识到现有问题,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创新,进而形成科学、有效、一体化的后勤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信息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TM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17-01

1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特点分析

1.1 保障性

传统的观念中,后勤工作可有可无,繁杂琐碎的工作并未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实质上,日常企业产生的种种问题,追根溯源最后都是有后勤管理保障不到位造成的,此时方会凸显运行保障的重要性。只有在日常生产中重视后勤管理,强化生产、员工保障,才可实现电力事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1.2 服务性

服务性是后勤管理在企业中基本的属性,亦是后勤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只有为企业、员工提高良好的后勤保障,消除后顾之忧,才可不断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具体来说,后勤管理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建设、维护,只有为建设、维护提供必要而充足的物质保障,这些活动才可顺利进行;其次,服务于电力企业的生产,保证其高效性、稳定性;最后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广大职工,通过后勤体系的不断建设,可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福利,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奉献添磚加瓦。

1.3 多样性

在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中,会涉及专业上的技术,财务上的资金、管理过程中人员、企业与外部沟通协调等诸多问题。只有在后勤管理过程中,统筹协调,全盘规划,认真考虑,切实执行,才能够保证生产有序,员工稳定向上,实现电力企业不断发展。

2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问题分析

2.1 创新意识匮乏

创新、改革是现阶段电力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主旋律,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后勤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者创新意识不强,改革力度不够,一味推崇传统管理模式,致使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人员积极性不够,后勤保障不到位。

2.2 监督机制缺乏

后勤管理工作涉及电力企业建设、生产、运行、管理等多个环节,更涉及企业中的物料、设备、人员等诸多方面,故而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疏导管理。然而,部分电力企业,监督机制匮乏,整个后勤管理均处于松散无序状态。

2.3 服务意识不强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电力企业必须向服务性企业转型,然而传统电力企业缺乏完善的市场化服务意识,不能把电力客户置于第一位。

2.4 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当前社会信息爆炸,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电力企业在科技化的浪潮中存在固步自封,并未建立适应现代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导致后勤管理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建设双一流电力企业这一要求。

3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创新

3.1 科学规划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创新要根据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应用标准化、科学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有机整合后勤管理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因此,在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后勤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业务范围,覆盖相关联的各个部门,统筹各个部门的管理内容,做到一定的资源共享,提高信息数据的利用率,实现后勤的统一化管理。电力企业后勤信息化应该结合本企业实际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向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3.2 细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内容

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务必要结合新形势下后勤管理的内涵,详细调查、分析已有的业务流程、部门职责划分、工作界面等,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整合、优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根据后勤工作的特点,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①管理办公事务。后勤工作人员要负责召开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对办公环境的日常保洁等事物,工作琐碎且量大,可对这些内容实行信息化管理。②管理小型基础建设。主要包括对办公楼宇、土地、工程建设项目等的管理,涵盖基本信息、维修保养信息等内容的管理。③管理设备资产。企业的设备资产较多,相关的数据也就较多,整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使用分库数据汇总的办法,使管理的数据更清晰明了,方便查阅、维护和汇总。有利于实现对资产的实时监控、动态管理,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④安全保障管理。对企业的车辆安全、人员安全等进行管理,定期安排车辆、设备的检查,安排职工的健康检查等,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管理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对企业安全运营也起到了辅助作用,保障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安全。

3.3 推进信息化模式的应用

后勤部门的信息化对整个企业综合发展的意义重大,要制订一个合理的方案,积极推进信息化的落实。通过板报、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信息化、科技化的相关内容,增强工作人员对后勤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达到信息化的预期目标。企业后勤工作人员的任务量繁重,经常会出现忙不过来的情况,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帮助后勤人员科学、合理、规范地处理工作,提高了后勤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使每个人有更多的精力处理更多的事项,避免出现用人紧张、忙不过来的情况。

3.4 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最终还是要依靠人来实施,再好的信息化平台若缺少与之相配的人员应用,也很难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化队伍的建设。电力企业必须建立人才信息库,满足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批科技性人才、服务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全体员工共同解决难题,向着不断提升后勤管理效率的目标前进。对从业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岗位责任。定期开展对后勤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对他们的信息化技能、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促进全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3.5 建立健全后勤管理信息化监督体系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信息化实施后,多采取细化管理的措施,整个管理工作呈现出细化部分的有机配合,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但是倘若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出现某一环节的失效,必然会对整个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必须要加大监督的力度。成立监督小组,实行后勤管理监督责任制,实施监督后勤管理的细则。定期在项目进程中开例会,主要负责人回报管理项目的进度和落实的情况,并规定在每一项工作完成后要上交述职报告。在开展每项工作之前,确定好项目主要负责人,提高监督效力。一个企业只有采用了规范化的制度,才能做到对各项工作和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约束。因此,在后勤管理信息化工作中一定要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整体工作内容正常进行,避免相互影响,不利于进一步落实具体工作内容。

4 结语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既符合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又顺应了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创新性。在后勤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中,电力企业要注重完善整个管理系统内容,并配合健全的监督体系和有效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以此提升工作的整体效力。

参考文献

[1] 朱晓鹏.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22:11.

[2] 张碧龙.探究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创新[J].科技风,2015,10:276.

[3] 纪路明.浅议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5,24:77.

文章 电力企业 后勤